1963年10月,西泠印社召开建社六十周年庆祝大会。闭幕那天晚上,沈尹默应邀为大家写字。约一盏茶工夫,沈尹老搁笔休息,便一起谈起天来,从书法谈到毛笔的质量问题。于是提出:西泠印社应出品有自己牌号的毛笔;要切实保证质量,要有自己的特色……
沈尹默
说话间,省委书记霍士廉走过来说道:“听说湖笔质量下降,我想请你们到湖州王一品笔庄去试试笔,分析一下问题,你们想去吗?”
大家听了,不约而同产生一种敬意,霍书记真是关心事业呀。当即都表示愿意去。于是一行六人——其中霍士廉书记、王黎夫副秘书长、沈尹老及其夫人褚保权、冷老(张宗祥),分乘两辆轿车来到湖州王一品笔庄……
参观之后,遵照霍士廉同志的意见,安排了一个老师傅座谈会。 “湖州毛笔在历史上名气很大,有‘湖笔颖技甲天下’之称。可现在质量下降,毛笔容易脱落,甚至新毛笔也会松动掉落。今天特请著名书家沈尹默、张宗祥来和老师傅开个会分析研究一下,以便提高质量。请大家发言。”霍士廉同志的开场白,提出了问题。
老师傅发言很热烈。
“过去扎笔头,使劲扎紧,所以结实耐用;现在马马虎虎,不用力,因而松散掉毛。”
“为什么现在不肯用力呢?”
“过去家庭是工场,爸爸是师傅,因此,既认真,又听话。现在青年工人是分配来的,小青年兴趣不在这里,他们想到大工厂去。”
“还有,做好做坏一个样,老师傅不敢管。”
冷老提了个问题:“现在的羊毫为什么没有弹性了?”
沈尹默补充:“恐怕是选料与工艺有问题。”
“对的。湖羊的品种变化了。从前的湖羊,肉少毛多,而且柔韧有弹力;现在的羊,肉多毛少,而又弹性极差。”
最后,霍书记略说了几句,大致是:湖州应专门饲养一些传统湖羊;要讲究工艺工序;老师傅可以挑选徒弟,也可以传授子女;要订立奖惩制度,等等。
会后,主人请沈、张二老试笔,留给笔庄。其中冷老一幅内容是:“笔尖儿横扫千军,西厢一句。”
我们回到住处,晚上闲聊。
我问沈尹老:“您曾说过,凡字写得好的人,有的是书法家,有的是善书者,请问二者有何不同?”
冷老插话道:“这是沈尹老的一个创造。”
“噢,那是我的看法。”沈尹老说:“我认为一个文学家不仅要写优秀文学作品,还要熟悉文学史、文学批评。书法家也一样。他不但要写得一手好字,而且要熟悉中国的书法演变过程,即懂得书法史、书法理论,真草隶篆也应会……”
对沈尹老的这种观点,我从内心里赞成。但我还是提出问题:“这样的要求是否太高了?”
“称为书法家要求是要高些的,但这并不苛刻,例如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以及西泠诸子,他们不仅符合要求,而且都有创造性,兼有自己的面貌,像我则是不学无术的,非常惭愧。”
我听了不禁肃然起敬,连说:“沈尹老太谦虚了。”于是大家休息。
在我们返杭之前,又游览了太湖。我坐在船上不觉心旷神怡,忽然想起沈尹老曾经为我写的条幅,我便默默地念起那首诗来: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