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书沪渎 再还杭城
丁氏兄弟抢救之库书已运沪,加之辗转托书商周汇西搜救之库书残编八百多捆陆续运抵上海,丁丙遂着手爬梳整理,并列出待访书目。
同治三年(1864)二月二十四日太平军撤出杭州。三月十日,丁申、丁丙即雇舟载书自沪返杭,因《四库全书》为皇家藏书,虽经劫难,然地位犹尊,其时文澜阁业已倾圮,无法贮书,丁申、丁丙经商议,拟将原藏文澜阁之幸存《四库全书》贮于杭州府学尊经阁(原址在今杭州碑林,尊经阁现已不存)。为此丁申向杭州知府呈报: 敬禀者:窃西湖孤山之麓,乾隆年间敕建文澜阁尊藏《四库全书》三千五百余种,计三万六千余册,准士子钞写诵习,嘉惠艺林,诚亘古未有之旷典,亦海内罕遘之巨观也。咸丰庚申、辛酉,杭州再陷,阁即仅存遗址,书亦散佚无余,职与弟丙,当虎口余生之际,每见丛残遗籍,上钤御宝,知系阁书,即留心敬谨珍收密藏僻地。兹幸省城克复,重睹升平。所有陆续收获阁书共八千六百八十九本,恐蹈亵藏之咎,理应恭缴,惟阁未建,复无地尊藏。查有杭州府学尊经阁燹后岿然尚存,堪以珍庋。谨缮书目清单,呈祈察收。拟请檄饬府学教授验明暂储,遴派董事,督同管理。并请转详各宪备案,嗣后遇有遗书随时续收拟缴。是否有当,伏乞公祖大人察核俯赐施行,实为公便。右禀杭州府正堂薛。同治三年十一月初十日。(《文澜阁志》卷上)
尊经阁位于图中左上角。杭州府学在今杭州劳动路杭州碑林内,尊经阁今已不存。 由于此次丁申呈报“谨缮书目清单”,故“收获阁书共八千六百八十九本”当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其时杭州知府为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清安徽全椒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历官嘉兴、嘉善知县,杭州知府,兼署督粮道,代行按察使、布政使。所至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同治三年(1864)在杭州知府任内创东城讲舍(丁丙曾助之董其事),先后修建遭兵燹后之诂经精舍,敷文、崇文、紫阳书院,有功于杭州,卒后杭州东城讲舍、西湖薛庐皆绘其像以祀之。
薛时雨见丁申禀文,即大力支持,是年六月(丁氏兄弟先是口头向杭州府府申请库书入藏杭州府学尊经阁一事,得到允许后于六月将库书迁入。此后在尊经阁内整理清点库书,最后再写成正式报告呈报杭州府。所以才会出现报告写在十一月而库书已于六月入藏尊经阁的情况。——编者注)遂将八千六百余册库书贮于杭州府学之尊经阁。为保护阁书,当局选派董事四人,丁申为董事之一,与府学教授督同管理库书。是年丁丙于上海遇见陆光祺,陆光祺原为文澜阁旧人,兵乱前曾管理文澜阁,丁丙遂请他整理暂贮杭州府学尊经阁之库书,并请绘图以记其事。此即《书库抱残图》之第一图。
自同治五年(1866)至十年(1871)间丁申、丁丙兄弟于城乡继续搜集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先后搜到三百余册,其间丁丙又命兄子立诚赴四明(今宁波)访购遗书,得遗书数十册,又得震泽徐茂才(葵之)收集到的五百四十九册,至此贮于杭州府学尊经阁的库书总数已达九千六百册,由杭州府学教授选派有学识门斗封锁守护,每年由丁申提供银六十两,以供晒书等日常开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