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虞集等人的一次春游,为“龙井茶”写下了“史诗”
来源:《杭州茶趣》  作者:姜青青  日期:2019-05-05

虞集像.jpg

杭州茶坊岭位于吴山西麓,因为南宋时此地有几家叫座的茶肆,故名。从这里上吴山、游凤凰山,甚为便捷;朝西出清波门便是西湖,踏春游湖可率性前往。元朝国子学儒学教授虞集(字伯生)这年春天访友来杭,其弟子本地人张雨(字伯雨)为了方便老师吟咏湖山,便在茶坊岭觅得一处雅舍,供其起居。

 

虞集抵杭次日晚上,张雨邀了老师的旧友邓文原(字善之)、袁桷(字伯长)和杨载(字仲弘)等人,在河坊街张二家酒楼为虞集洗尘。这酒楼原是由前朝张循王府临街屋子改建的,张二的父亲是张府最后一任管家,所以张二对张府名人从名将张俊到词人张炎如数家珍,王府遗珍也略知一二。这天见虞集等人衣冠整洁,谈吐文雅,想必高门阔绰之辈,便在他们酒兴正酣时,献了一个“雅集”的主意。张二说,他至今还留着一些张府过去收藏的名人字画,比如苏东坡手迹。果然,虞集等人听到有东坡帖子可观,兴致高涨,都有些急不可耐了。可张二说,今晚天色不早,要看东坡名帖自然是明晚为宜,地方嘛仍在这张二家酒楼。

 

等于是付了双份的酒钱,加上索价不菲的香茶珍果,虞集等人在第二天晚上,总算如愿以偿让张二捧出了东坡手泽。帖子徐徐展开,原来是东坡的《天际乌云帖》,讲述了北宋著名茶人杭州知州蔡襄在斗茶中输给杭州营妓周韶的故事,并记述了之后周韶在杭州知州陈襄宴请过境官员苏颂的一次饭局中,应命即兴赋诗脱籍的佳话。大家都是文坛名士,也是东坡墨宝的品鉴高手,皆呼其妙。虞集喜不自禁,向张二讨来笔墨,在卷后空处题下《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一文。此帖是个长卷,其中还有一幅难得一见的苏东坡像,身着道袍,头戴纱帽,正从锦囊中取出皇上御赐的龙团茶饼,汲泉取水,碾罗烹点。传神之处可以让人想见,微风吹来,茶香四溢,这仙风道骨、茶人风范,令人好生羡慕。虞集意犹未尽,又在刚才的题跋之后为东坡茶事题诗一首:“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虞集《道园遗稿》(元刻本)中的这首龙井品茶诗.jpg

夜深三更,虞集等人品茶论诗,依然兴致勃勃,还嚷嚷着要张二尽献其宝。张二架不住众人的左唠右叨,终于又捧出一件名人墨迹,却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龙井记》。秦文米书,堪称合璧,众人赞叹不已,心向往之。临到散场,张二少不得又多讨了二两碎银,却戏称是“茶剩钱”(一种茶税钱)。

 

隔了两天,张雨来到虞集住处, 说是清明节将临,邓文原好友龙井寺的澄公大师来了请帖,该寺张罗的今年第 一场龙井斗茶将在清明节亮相,有意请邓文原及其挚友一起莅临寺院,亦品亦评,见证盛会。虞集大喜,让他尽可能把袁桷、杨载二位也叫上,一起上龙井品评斗茶。

 

清明这天,虞集、邓文原、袁桷、杨载、张雨等五人着麻布登山鞋,人手一根藜杖,起一大早,结伴而行。他们想象着当年苏轼、秦观游龙井的可能路线图,出清波门后,先买船游湖,沿净慈寺、雷峰、南屏一线, 穿过苏堤吊桥,直到浴鹄湾靠岸,然后循小麦岭而上。一路春风熙和,山花烂漫,松岗溪涧之间树叶沙沙,流水铮铮,天籁之音美不胜收。众人取道白莲寺,转过风篁岭,辛苦半日后终于登临龙井寺。清明天气变幻莫测,大家不及歇口气,山雨忽然乱下,便急急冲进寺里避雨,混乱中有人在长满苔藓的地上滑了一跤,鞋都脱脚了。进了龙井寺院,打量这方名胜风景,但见山寺古建檐牙高啄,各抱地势于山崖绝壁之间,甚是幽雅。澄公大师闻声相迎,安排众人在一处春花焕彩的庭院里坐下。一会儿,澄公从那口龙井中亲自汲取了一桶水。虞集久闻龙井之水大名,上前取一瓢细细品鉴,果见清澈明亮,泠泠之中映照出四周群山的一片翠色,煞是好看。

 

午后天色转晴,龙井斗茶开始了——清明时节南山游人本来就多,此时的寺院讲堂内坐满了应邀而来品茶鉴水的嘉宾,讲堂之外,甚至附近石阶上也坐满了观看斗茶的人,品头论足,很是热闹。

 

比斗的茶叶均为这两天采摘炒制的西湖绿茶,但不再像以前那样要细细碾磨了再煎煮,而是散茶入壶,用龙井水直接煎茶。是以转眼之间,人人座前茶香飘逸,又见完整茶芽如旗如枪,嫩黄鲜绿,相比细末粉状的 团茶煎煮法,别有一种茶叶自然的色香味形之美。细啜一口,满颊生津,清香、苦涩、甘洌、醇厚,奇妙无比。一会儿工夫,各色茶汤数盏轮过,五脏为 之一濯,心气为之一澄,但觉两腋习习,好似清风自生。众人默默品饮,不闻咂舌,仿佛轻咳一声都会消损这撩拨心灵的极品滋味。时时晴晴雨雨间,斗茶告终,人声渐散,群山又沉寂下来。虞集一行人循原路下山,到浴鹄湾觅舟回城时,夜幕已合,灯火点点的西子湖上,一首渔歌清丽婉转,飘散在夜色之中……

 

龙井一日游,品茶又斗茶,让虞集颇多回味,他甚至感怀起自己蒙童时的纯真年代,觉得这些年来做官是那样的乏味。回到住处,他忍不住研墨铺纸,为龙井斗茶赋诗一首:“只今谁是钱塘守,颇解湖中宿画船。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诗后又附注:“白乐天、蔡君谟、陈述古、苏子瞻,皆杭守也。”然后连夜跑到河坊街张二家酒楼,要张二把那幅东坡《天际乌云帖》再拿出来,要补写上这首诗。张二瞧他说得认真,故意推三阻四,最后伸出一只手,叉开五指翻了一番。虞集瞪大眼睛。张二道:“十两,如何?”偏是虞集出来得急,别说十两银子,便是十个铜板也不曾带有。虞集心想这不是存心敲竹杠嘛,一扭头,不题也罢。

 

次日午后,邓文原过来,问他昨晚回城后又去哪里了。原来,邓文原回家后赋得龙井茶歌一首,回头来找虞集一起品评,却吃了个闭门羹。虞集说 自己又去张二家酒楼了,差点吃那厮给诈了。邓文原大骂张二贪吝小人。虞集呵呵而笑,说不值得为这种人动怒,又伸手向他索取诗稿。吟诵一过,虞集连称好诗,说:“你让我来了兴致,就和你一首茶歌吧。”喝口清 茶,吟哦起来:

杖藜入南山,却立赏奇秀。[南山:西湖南高峰一带群山]

所怀玉局翁,来往履旧。[玉局翁:指苏轼。履:麻布鞋]

空余松在涧,仍作琴筑奏。[一路松风溪流,仿佛弹琴奏乐]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辗转上龙井,云雨多变幻]

入门避沾洒,脱屐乱苔甃。[避沾洒:避雨。苔甃:长苔的砖]

阳冈扣云石,阴房绝遗构。[云石:大石。遗构:前代建筑]

澄公爱客至,取水极幽窦。[幽窦:深井,此指龙井]

坐我薝蔔中,余香不闻嗅。[薝蔔:也称西域薝卜,二三月开白花]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清水倒映着群山的青翠之色]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黄金芽:春茶嫩芽]

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邓文原年长,作者只摹写余者]

讲堂集群彦,千磴坐吟究。[讲堂内外坐满了品评斗茶人]

浪浪杂飞雨,沉沉度清漏。[时间随纷纷山雨而过]

令我怀幼学,胡为裹章绶?[幼学:蒙童。裹章绶:做官]

 

《天际乌云帖》中后人摹绘的苏轼像.jpg

这邓文原在杭州也是一方名士,但一生著述大多佚失,诗歌之类更是 一首也没留下了。所以,后人只能在虞集《道园遗稿》卷一中读到这首题作《次韵邓善之游山中》的诗了。袁桷唯一传世的一首茶诗《煮茶图并序》,其中的几句倒是与龙井品茶意境甚合:“平生嗜茗茗有癖,古井汲泉和石髓……齿寒意冷复三咽,万事无言归坎止。”另外,也不知道张二是否做了手脚,东坡这幅帖子上并未存留虞集的题跋墨迹。后来虞集在大都(今北京)时,意外地再次见到《天际乌云帖》,又写了两首诗,却依然未见与帖子一同传世,只在《道园类稿》卷十中留下了他对这幅帖子题的四首诗以及其他跋文,清代收藏《天际乌云帖》的翁方纲最初就是从虞集书中了解到这幅名帖的。

 

对于杭州“龙井茶”来说,虞集唱和邓文原的这首诗,极为重要。西湖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时,天竺、灵隐二寺所产茶叶被陆羽《茶经》评为当时全国名茶之一。北宋时杭州产茶已见于经传,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了作为贡茶的葛岭宝云庵“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香林茶”和上天竺白云峰“白云茶”等。但作为今天中国十大名茶之冠的“西湖龙井”起源于何时,早先那些文献都没有提到。明代嘉靖年间,有一天田汝成撰写《西湖游览志》,翻阅到虞集的这首诗,他一看,这写的不就是“龙井茶”吗?于是大笔一挥,将原题改作了《次韵邓文原游龙井》。后来很多学者就把这首诗当成“龙井茶”的“史诗”了,因为它除了没有正式出现或命名“龙井茶”外,有关西湖“龙井茶”的其他要素,一一具备。所以其历史意义非同小可,凡说“西湖龙井”起源,必称虞集这首诗。

 

 

文章原名《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虞集等人的一次春游,为“龙井茶”写下了“史诗”》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