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图正式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1910年J.G.巴塞洛缪所著《欧洲文学历史地图集》的出版。文学地图走过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历史形态
●原始形态的“文学地图”
萌芽于远古时代的地理想象——人类在文字发明之前,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图画或实物图形作为描述环境的工具。(代表:《山海经》)
有学者指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尽管学界对此存在争议,但至迟在东晋时代尚有《山海经图》流传于世,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可证。《山海经》的“图”“文”合体,实际上可视为原始的文学地图。
●附属形态的文学地图
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中国“图”“书”合一的“配图”方式,还是西方作为小说的插图,此时的“文学地图”仍然是文学的附属品。(代表:“十五国风地理之图”、“地狱意象图”)
汉代以降,《诗经》及其他一些文学题材陆续走进绘画领域,如东汉刘褒“云汉图”“北风图”,到东晋史道硕“蜀都赋图”、戴逵“南都赋图”,南朝宋时史敬文“张平子西京赋图”,唐代著名的王维“辋川图”等。但真正具有区别于绘画的地图意识,标志性事件是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杨甲所绘“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的问世。这是专为《诗经》周南至风之十五国风绘制的地理图。
在“十五国风地理之图”问世三个多世纪之后,西方开始出现小说的地图插图,早期的发轫之作如1506年由意大利诗人兼评论家吉罗拉莫·本尼维尼为但丁《神曲》添加的“地狱意象图”。
●独立形态的文学地图
19世纪流行起来的旅游指南直接催生了文学地图,作家的地理游记地图和配合文学创作的自绘地图也为其“独立性”作出了巨大贡献。(代表:“伦敦的文学与历史地图”、“巴比特地图”)
1899年,英国著名的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制作了一幅名为“伦敦的文学与历史地图”,“文学地图”(Literary Map)一词开始得以在英语世界传播。
“巴比特地图”由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为其获奖小说《巴比特》所作。1921年7月20日,刘易斯妻子格蕾丝给出版商写信,强调她丈夫在着手写作该书之前就已经画好了一整套的小说发生的地点“泽尼斯”的城市地图,包括城市规模、市中心办公大楼、市近郊别墅等等。该地图对美国城市空间生产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置换,从中也可以看到空间区隔对城市人所造成的戕害。
本土学界文学地图绘制的开端之作是1978年陈正祥所著《诗的地理》,其中“江南的开发与繁荣”一节附有 “唐代之诗人”“宋代之诗人”“明代之诗人”三幅诗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