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史林春秋
 
林正秋与杭州城市史研究
来源:  作者:龚玉和  日期:2019-06-17


多少年来,历史教学关注世界史、中国史,很少有人愿意将一生的精力化费在系统的地方史钻研上,尤其是将城市发展史研究成果,与现代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林正秋教授,可谓首开先河。

倾其毕生精力的投入,写出了杭州这座古城长达千余年历史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建设、文化沉淀、学士良吏,一直到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无不面面俱到,动辄就是一大本厚厚的书稿。

坦率地说,近现代史上,对于杭州单个城市的深入研究,较著名者,也只有二人,一是钟毓龙与他的《说杭州》,一种横向面的对一个城市的研究;

另一个人,就是林正秋了,他是对杭州的历史发展“竖向面”的考察,并且,将史学应用于地方经济开发的实践。

从远古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把杭州发展历史分为六个时期:

原始社会,杭州只是一个小村落;

秦汉时期,只能作为一个县份;

隋唐是一个州治所在地;

五代吴越国时,一个小国的都城;

到了南宋时期,成为一个大国的首都;

元代至民国,杭州成为一个州府与省会所在地,并且,肯定了南宋时期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南宋军民抗金、抗元斗争,提出正面观点。

此文刊载后,在杭大师生中引起反响,地理系主任严德一教授说道:“这是一篇研究城市经济的好文章,对于这类论文,应当多加鼓励。”

当时这样的划分与研究方式,可说是一个破天荒的举措。

一九七六年,林正秋在《杭州大学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城市史论文《古代的杭州》,,对杭州城市发展史的划分,引起了学报主编王驾吾教授的重视,迄今为止(2019),五十四年的执教与写作生涯中,一门心思的投入,仅杭州城市史研究,就撰写了十余部专著,培养了无数史学界的后起之秀。

浏览一下他所编撰书籍名称,就能若有所悟,《浙江地方史》、《浙江经济文化史》、《西湖景观史》、《浙江地方志概论》、《浙江美食文化》、《南宋都城临安》、《杭州西溪湿地史》、《浙江历史与旅游文化》、《杭州道教史稿》、《杭州土地志》、《杭州历代名人传略》等等。

从杭州城市的发展、社会生活,西湖演变、衣食住行游、宗教信仰一直到周边区域湿地的研究,无一不倾注了其毕生心智与才华。时至今日,全市高楼林立,仍居住在八十年代建造的宿舍里,见到这位学术前辈,每天蹒跚上楼,慢步走进四楼那间堆满文献的书斋,让人无不肃然起敬!

编撰地方史教程

一九六O年,林正秋在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当助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教学与科研陷于停顿,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逐步走上正规。

一九八O年,林老师调到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执教,适逢改革开放之初,各行各业掀起了经济建设高潮,他向领导提出开设地方史课的请求。

须知道,当时内地中、小学历史课恢复不久,就是大学历史系,主讲的也只是《中国史》与《世界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地方史课的院校可说凤毛麟角。

他说,在历史系开设“地方史”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一是基于爱好,另一个原因是“地方史”,不仅是个冷门,也是一个空白点。如果是中国史,或世界史,杭师院那能与全国知名学府拚高低?

惟有乡土史,尚处于萌芽阶段,一个不可多得的强项;

另一个原因,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在全国故都研究上,可以起到领跑作用。

实际上,近代以来,专门研究杭州地方史的人不多。

清末民初,只有简单文字的乡土记录,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浙大史地系张其钧教授(1)撰写过论文,作了一些探索(但手边没有资料)。

后来,谭其骧教授(2)也撰写过类似文章,只是谈不上系统研究。

林说,我的主张提出来后,领导相当支持,随即在师院成立了浙江地方史研究室,初始只有三个人,除了我之外,还有陶水木与徐海松二位。

自此,师院历史系开设地方史课, 安排林正秋主讲本省历史。

不过,没有现成的教材,只得自己编写讲义。

自此,才有了机会潜心研究地方史了。

当然,这门课尚属“前无古人”状态,也没有现成教材可参考。

于是,四处寻找,搜集地方史资料,自己编写教材。

林的嗜好

那个时期,林老师常常一个人整天呆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做了许多笔记,写了成千上万个条目。按制度规定,读者在古籍部看书,如果借阅的是珍籍资料,中午必须交回,下午开馆再续借。

孤山图书馆附近没有食堂,中午赶到学校吃饭,会浪费许多时间。

管理员见这位读者来回跑,很辛苦,同情地说:“这样好了,中午闭馆时,你借的书就不用还了,你泡瓶热水,你带点干粮来,在馆中吃饭罢。”

上世纪八十年代,林只是一名讲师,常常自己带上二个馒头,用热开水泡壶茶,简单地解决了午饭问题。

老师说,那时没有课题费,一切费用全要自掏腰包。

古籍部的复印是收费的,每页二元。对于一名青年讲师来说,成为一项不小的负担,大多是自己手抄,实在不得已才去复印。

管理员见他复印数量多,又是自费,起了恻隐之心,说道:“我们开个特例,照顾你,每页只收一元。”

林老师惟一的嗜好,就是看书、购书,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次在旧书店见到一套清代版《咸淳临安志》,那套书出价是一百五十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林老师二个月工资。他见了爱不释手,马上将那套书买了下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听说台湾出了一套张其钧主编的《中国文化大词典》,仅管要三百多元人民币,仍然咬了咬牙,将那套书买回家了。

时间泡在故纸堆里悄然流逝,终于整理出一套系统的浙江地方史讲义(《古代的杭州》)供师生研究与教学之用。

林说,多年以来,讲义是内部印刷教材,延用了十几年,直到二00二年,行将退休之时才正式出版,成为全省大专院校历史系的课本()。

上世纪八、九十年,频频有外宾到访杭州,接待者要向他们介绍城市历史,可手边没有现成资料,于是,文化局就将林老师写的那本讲议借去。前段时间(2018),当年的文化局长(胡效琦)特地将这本讲义还给了林老师。

有人说,林老师笔录的地方史研究资料,以及写的成千上万个条目,在漫长的五十多年里,悉心购买的珍籍,难道不能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存放在杭州文化博物馆,作为城市文物、也作为地方文化的见证?

编写《浙江地方志概论》

1981年,中央在武汉召开首届“全国地方志编撰大会”,由曾生主持,大会点名,杭州指派林正秋出席。此时,林老师正在批阅考卷。

如果坐火车赶去,赶不及了。大会电报过来,立即乘飞机出发。

林买了张机票,当天飞赴武汉。

未料,回到学校报销机票成了问题,根据财务规定,只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有权坐飞机,而林老师只是讲师,财务科依例不予报销。

会计说:“其他住宿、会议费均可以报,只有机票,你必须自理。”

无奈之下,林老师只得找到了校长,校长思想倒很开通,说道:“大会指定林老师出席,这是杭师院的光荣,怎么能不给报销呢?”

当即,特例给予批准报销。

不久,杭州历史学会恢复,杭师院派二个人(李老师、林正秋)出席。

在会上,林老师当选为历史学会理事,而李老师却落选了。

虽说李老师五三年复旦历史系毕业(林老师六O年杭大历史系毕业),只是李没有著述,而林老师早在七六年就有史学论著发表,小有名气,此举也为林老师后来发展铺垫了基础。

我国地方志编撰早在南宋时期,杭州作为都城,就有《咸淳临安志》这样详尽志书流传下来,为编写地方史留下确凿的依据(同期西方国家尚在摸索阶段)。为此林正秋编了本书《浙江地方志概论》,可说首开地方志研究先河。

应当有“二碗饭可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杭州被评选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随后,市委召开了一次专家咨询会议(每个学校派一人),希望与会者对城市发展提出建议。师院党委书记(程融钜)说道:“杭师院只有林正秋研究地方史,他去比较妥当。”

还有九位与会专家均为各大学或研究院的领导同志。

在会上,林老师实话实说:“杭州人应当有二碗饭可以吃,一碗是西湖,一碗是南宋都城,可是,只吃了一碗,还有一碗白白浪费掉了,说什么‘偏安一方、投降主义。”

市委书记厉德馨听了,说道:“林老师讲得好。”

次日,党报刊载新闻报导,其中有这样的文句:“出席会议的人有….、林正秋等教授出席。”(林老师排在最后一位)

系里一位杨姓老师见了,忿忿不平,立即向领导告状,说道:“林正秋在外面招摇撞骗,不是教授,一个讲师,居然冒充‘教授’”。

好在程书记听了,说道:“那次会议是我派林老师去的,上面文件没要求写职称,别人是教授,也许,那位记者粗心惹的祸。”

才算给林老师解了围,林说:“否则的话,真的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正是那次会议以后,林老师在地方史上的研究引起各方关注,

普及地方史知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民对家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产生了兴趣。

一九八三年,《杭州日报》编辑邀请林老师为该报“南宋故都”栏目撰文。此举与林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接受任务后,一气写了40多篇短文,就南宋的方方面面,在杭报上逐周刊载,《南宋定都杭州始末》、《凤凰山东麓的皇宫》、《望仙桥东的德寿宫》、《六部桥与中央官署》等。

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南宋时期杭州的建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等,肯定了南宋定都临安,对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林正秋第一次为报刊写专栏,不仅通俗、流畅、易懂,且具有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知识,获得了读者好评,也成了市民的闲谈资料。

这些系列文章不仅普及了市民的历史知识,也让南宋时期成为杭州历史文化中最值得骄傲的一页而深入人心。

为旅游服务

一九八四年,杭州的几家酒店(梦梁楼、八卦楼、楼外楼)等开始研创仿宋菜肴,餐馆经理徐荣海、厨师叶杭生登门拜访,他们向林先生请教关于宋菜的制作方法,以及它的文化内涵,如何才能做出地道的南宋菜。

老师不仅详尽地介绍了南宋时期的餐饮特色、制作方法,以及它的文化内涵,耐心地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他特地从书架上拿出自己在《中国烹饪》上写的“南宋临安府饮食”一文,提供给他们参考。

他的文章为餐饮业挖掘南宋饮食文化提供了最初的依据。

林正秋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南宋时期,由于大批黄河流域的人民因战乱而流落到临安,他们的饮食习惯与杭州居民不尽相同,因而,当时临安的烹调以面食为主,时称“南料北烹”,尔后,才逐渐发展到“南料南烹”。

他与楼外楼、梦梁楼等餐馆一起研制仿宋菜肴多达30余款。

尔后,楼外楼餐馆的“仿乾隆船菜”,也是林老师与厨师共同开发研制的。林老师与厨师一起创制了“龙凤呈祥”、“五子登科”、“脯雪黄鱼”、“八宝鸭羹”、“一品豆腐”、“西湖莼菜羹”、“芸豆太极糕”等乾隆南巡时吃的菜肴点心多达二十余种。贵宾们乘坐在龙舟上,一边观赏风光秀丽的西湖景色,一边品尝“西湖御宴”,此举一直延续下来,成了游览湖上的极品之旅了。

一九八五年,中国国际宋史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十多个国家的八十多位宋史专家齐聚杭州,在林先生的引荐下,一同来到八卦楼餐馆品味南宋风味。

在餐馆里,他与大家一边品尝风味独特的南宋菜肴,一边向众多宋史专家介绍了南宋菜的特色与典故。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邓广铭教授在品尝了宋菜后,大喜过望,当场赋诗一首,曰:“我读南宋史,不知南宋味;

今晚八卦楼,方知宋菜美。”

一九九五年,杭州师范学院创办全省首个旅游文化专业,林被安排担任了旅游教研室主任,并承担《中国旅游文化》与《浙江旅游文化》二门课的教学。同时,还为多所高等院校的留学生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不仅传播中国旅游文化,而且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外人才。

对于林老师来说,可谓正中下怀,他可以在历史教学基础上,对于旅游文化,及地方史的研究上更上一层楼。

传播城市文史知识

宋城景区对外开放以后,游客如潮,电台举办了一个“宋城与宋文化”讲座。在节目中,林担任主讲人,每周一次,每次三十分钟,一连播讲了三十多次。

前半段由林在电台上讲,后半段则由听众打电话提问,由林当场解答,气氛活跃,深受市民喜爱。

他分别介绍了南宋时期,杭州人的衣、食、住、行、娱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令听众兴趣昂然。此举不仅扩大杭州旅游的影响,也在市民中普及了历史知识,“爱我乡土、爱我杭州”之风,在市民中悄然形成。

林正秋还编撰了一本书《南宋生活风俗研究》,分门别类地论述了宋代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宋时的菜肴、饮茶、喝酒、节日、婚嫁、服饰、建筑、园林、交通、旅游、商贸、娱乐、养生以及文化生活等等,史料丰富,不仅为杭州影响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宋史研究填补了空白。

出版后,被评为杭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以史学为经济建设服务

南宋时杭州是都城,在凤凰山下建有壮观雄伟的宫苑楼台。

只是千百年以来,沧海桑田,早就成为一片废墟与民居所在了,如何才能恢复南宋王宫的现代功能,多年以来,一直是林正秋的未了心愿。

先生对于凤凰山南宋皇城的考证与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他不仅钻研古籍中关于皇城的记载,而且,自己多次跑到南宋皇宫遗址地点的杭州凤凰山作实地考察与探访。在史料与现状的基础上,写出了九十余万字的论文《南宋皇城探索,兼补订〈宋史〉》,此文刊载在《中国地方史》杂志上。

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也是史上第一次对方圆九里的南宋皇城中的数十个宫殿分别作了详实的考述,提供了确凿的史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000年初,市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的王玉宝主任找到了林先生,他们谈到如何保护凤凰山南宋皇宫遗址问题。王主任希望林老师能够为凤凰山南宋皇宫遗址的开发利用出些主意,并为保护好南宋皇城做个课题研究报告。

他欣然接受了这个课题。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写成了《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利用》,上报给市委。

市委书记作了批示:“建议与设想很好,建议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应列入我市‘十五’计划……。”

政府邀请了浙大亚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省旅游科学研究所、市规划设计院三家单位,对皇城遗址公园项目进行了科研性考察,提出了规划建设思路,制定了保护规划。他的《南宋皇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索》,刊载在《杭州市蓝皮书》文化卷上,令皇城遗址公园的建设进入了议事日程。

00二年,林老师从杭师院退休,并没有就此“告老还乡”。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受聘担任浙大亚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院长。

自此以后,他成为一个将自己的学识贡献于社会的“公共专家”。

他和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众多地方。

为这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出谋划策,根据那些地方的山水风貌、物产资源、经济特色、地理交通,以及人文历史、区位等,为地方发提出了卓知灼见。

与此同时,林接受西溪指挥部邀请,担任文史组组长,撰写了《西溪历史与文化》一书,接下来,又编写了《西溪名人录》。

0一二年,撰写了《杭州道教史》,,可说首开全国研究地方宗教文化先河。他的全都时间都献给了西湖,贡献给了各个需要他的地方,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挖掘城市文史为现代建设服务,直到今天(2019),他的另一本新书《十二、三世纪的世界名城杭州》将出版,又将杭州城市文化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注1 张其昀(1900-1985),字晓峰,鄞县人,曾任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文学院长、中国地理学会总干事,著有《南宋都城之杭州》、《政治地理学》、《中华五千年史》等。

注2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嘉善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


相关内容
中古史纪念|田余庆先生的“治学段子” 2024-12-20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唐五代江南史研究的广阔天地——张剑光教授访谈录 2024-11-26
学缘中的恩情与亲情——深切缅怀恩师金普森先生 2024-11-22
张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类别与特点 2024-10-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