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钱汉东:吴越钱氏怎样守护“铁券金书”
来源: 东方讲坛微信公众号  作者:钱汉东  日期:2019-08-12

由于钱镠的战功显赫,曾获得唐朝皇帝颁发的铁券金书,俗称“免死金牌”。中国历朝历代所赐予的铁券不胜枚举,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灰飞烟灭。唯有钱镠的铁券金书,经历千年,饱经磨难,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并由浙江嵊州长乐钱氏后裔捐献给国家,成为一级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


“免死金牌”发明人为刘邦


  铁券金书,又称丹书铁券、金书铁券,是古代皇帝和臣子所订的契约,通常用丹砂或金等写在铁券上。因其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


  铁券外形如筒瓦形的铁制品,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给功臣,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验真假。铁券上的信词,最初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后用银粉填字,故《资治通鉴》记作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书;因铁券可世代相传,《明史》又称其为世券。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考证,铁券金书发明人为汉高祖刘邦。史料记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丹书铁券中,有如下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大概是觉得竹木易朽,不足以表达自己拥有天下并与功臣世代永享富贵爵禄的决心,汉高祖遂“易之以铁”。《后汉书·祭遵传》云:“丹书铁券,传于无穷。”受赐者莫不感到皇恩浩荡,表示会世代效忠朝廷,并将其装入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


  其实,皇帝信誓旦旦,但认真兑现承诺的并不多。如韩信、彭越等都是大功臣,结果还是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至于功臣子孙更无免罪特权,稍触刑律即绳之以法,如丞相陈平的后裔抢他人老婆,被处以死刑。司马迁曾做过统计,“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汉武帝太初时,只过了一百年,仅有五个功臣后裔保留封为侯爵,其余均因犯法而获罪。


  自汉高祖开启以铁契褒奖、笼络功臣的先例,后世帝王纷纷仿效。他们觉得,这种政治策略和手段对于加强统治权力十分有效。三国时期,为笼络周边少数民族,蜀汉对南中诸夷,曹魏对关陇氐、羌,都赐予铁券金书并与之会盟。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铁券金书的誓词由汉初的世袭爵禄改为免除死罪。到了唐朝,免除受赐者叛逆罪之外的死罪一次或数次,成为赏赐铁券的主要内容。唐末,不仅受券者有免除死罪的特权,而且还涉及宽宥其子孙的死罪特权。


  文学作品也常常渲染铁券金书,进一步增加了“免死金牌”的神秘感和影响力。小说《水浒传》里介绍柴进时说:“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钦赐予他‘誓书铁券’在家。


  此誓书铁券,是铁券金书的一个异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故赐铁券金书以示补偿,约定柴氏后人犯罪不得施刑。这在历史上是确有依据的。


造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晚唐五代十国被史学家称为“乱斯极矣”,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灾荒频繁,北方十室九空,“江南大旱,饥人相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钱镠就生于其时。他出身贫寒,少喜习武,因系长子,16岁便冒险去海盐等地,贩卖私盐到安徽等地,换回钱粮侍奉父母。21岁时,钱镠投身行伍,“骁勇绝伦”,胆识过人,受到重用。


  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巧妙地解围。第二年,为保护地方安定,董昌、钱镠建立“八都军”。董昌其人缺少远见、昏庸残暴、野心日增,平定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叛乱后,僭位称帝。


  公元895年,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钱镠初念董昌提携之恩,且又是同乡,两次劝告对方不要叛逆。谁知,董昌联合淮南节度使秘密偷袭苏州、杭州,才使钱镠下决心攻克越州(今为绍兴)。董昌在被押前往杭州的途中,自惭无颜,投江自杀。


  公元897年,钱镠因讨伐董昌有功,被唐昭宗特赐铁券金书。该物铁质,形如覆瓦状,中穹旁垂,质如绿玉,上嵌金字350个。在诏文中,唐昭宗褒奖钱鏐削平董昌的功绩,称其“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慰社稷,惠以福生灵……志奖王室,绩冠侯藩”。因此,“赐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永袭宠荣,克保富贵”。券文还进一步明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钱镠获得这道铁券金书时,感动得哭了。他感叹“自己才46岁,就受到皇上如此厚赏,恩重难报”,并以此教导子孙“要谨当日慎一日,诫子诫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贾祸”。同年10月,钱鏐请人起草《谢赐铁券表》,向朝廷致谢。


  江南文化的核心为五代吴越国文化。宋人编《百家姓》将钱家排在仅次于赵宋皇家的第二家,表明世人对钱氏家族家国情怀的肯定。钱镠平息战乱后,维护地方安宁,建立吴越王国,定都杭州达80余年,造就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格局,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


  据说,钱王的仁慈和贤明,还使西湖化解了“千年之劫”。当时,朝廷准许钱镠造一座王府。风水先生认为,填了西湖造王府是最佳选择,因为这里风水好、有王气,钱家可享有千年江山。但是,钱镠坚决不同意。他说:“百姓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我还要王气干什么?”不仅没有填埋西湖,而且还招募7000名“撩浅军”,专门从事西湖等水域的疏浚工作。后人用“留得西湖翠浪翻”的诗句,赞颂钱王的行为。


  钱镠对杭州先后进行3次扩建,大大拓宽了杭州城的范围。杭州城留下的99眼井,就是钱王开凿的,故俗称“钱王井”。钱镠还大力发展经济、扶植农桑、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将杭州建成了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杭州户籍仅15380户,至五代吴越盛时增至10万余家、50万人。


  钱王同样重视苏南重镇苏州,虎丘塔即为其所建。他派出第六子钱元璙驻守苏州。元璙最喜园林,治理苏州30年,颇有政声。


  81岁时,钱镠在杭州病亡,谥号武肃。他遗言要“子孙善事中国”“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并立下“八训”等,后演绎为著名的“钱氏家训”,使后裔长期受益、人才辈出。


历经战火风雨“世守不坠”


  钱镠的铁券金书经宋代陆游、明代刘基等人题跋,还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和清高宗等帝王御览,成为国宝。历经战火风雨、颠沛流离,这件国宝能完好地保存下来,真是一段千古佳话。


  钱弘俶归宁后迁宫至河南南阳,但铁券金书及历代皇帝所赐的竹册、玉册、诏诰等仍留在杭州钱氏祖庙。公元990年,杭州官员将铁券等吴越旧物,全部运往汴京献给宋太宗。为安抚钱氏,宋太宗观赏后下诏,将铁券等归钱弘俶之子安僖王钱惟濬保管。钱惟濬去世后交给他的弟弟钱惟演收藏;钱惟演去世后,铁券交给他的二子钱晦保管,继而传给钱惟演之孙钱景臻保管。


  公元1075年3月,钱景臻被选为宋仁宗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的驸马。婚后,钱景臻受封会稽郡王等。大长公主聪明贤惠,是宋仁宗最喜欢的女儿。金人入侵,她决定变卖全部家产,支持朝廷抗金。徽钦二帝被掳、赵宋皇室南渡后,她召集皇族、大臣,主持推举赵构为皇帝。


  公元1131年,钱忱奉母之命随宋室南迁,居台州府所在地临海。钱氏到台州以后,逐渐成为当地的大族、望族。公元1134年夏,宋高宗赐大长公主“一行”宅,并御题“忠孝之家”四字,让她安享荣华富贵。“一行”宅位于今浙江临海台州中学老校园的东侧。铁券金书亦由钱忱藏于临海宅第,成为台州钱氏的“族宝”。


  公元1276年,当元兵将至天台时,钱氏家人负铁券逃难,不料死于途中,铁券不知去向。然而苍天有眼,56年后,铁券金书被一个渔人从泽库的深水中捞了上来,并卖给邻村的一个老学究。钱氏14世孙钱世珪闻讯后,用10斛谷买回了铁券金书。但由于浸水太久,嵌在铁券金书后半段的金字剥落了许多。此后,铁券金书长留临海达700多年,世守不坠。


  公元1136年,十二三岁的陆游得以拜见大长公主,看到铁券、节度使印等宝物。他后来回忆:“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筩瓦……后十字,盖文僖手书。某家旧藏文僖书帖,亦有押字,皆与此同。武胜军节度使印,则文僖尹洛时所领邓州节钺也。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