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且吃了“赵州茶”去,九溪“林海亭”藏着一则很有内涵的典故
来源:  作者:姜青青  日期:2019-08-16

前清护理两江总督、79岁的樊增祥来到杭州西湖游览,是在1924年(民国十三年)的时候。当他来到九溪十八涧一带时,眼前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让这位连慈禧太后都很待见的文学家思绪纷然,一生的宦海浮沉和时局巨变叠印在这片漫山茶园的自然风景中,令他感慨万千。在途中的“林海亭”小憩时,看着这座凉亭的几根石柱,一副对联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在纸上写下“天琴道人樊增祥撰书,时年七十有九”的落款后,他感到心里轻松、放下了许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颇多精彩叫绝的楹联,也是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樊增祥的这副楹联算得上是写得最为轻松、明快和潇洒的,至今仍广为传诵。那么,楹联中的“赵州茶”究竟为何物?翻开《五灯会元》卷四,即可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某日,从谂禅师问一位刚来的僧人:“你以前可曾到过此间吗?”

僧人回答说:“到过。”从谂说:“吃茶去。”

从谂又问另一位新来的僧人:“可曾到过此间吗?”

回答是:“不曾到过。”从谂说:“吃茶去。”

一旁的院主听了从谂与两位僧人的对话很是纳闷,便问从谂:“为什么到过的说吃茶去,不曾到过的也说吃茶去?”从谂听罢叫了一声:“院主!”院主应了一声,从谂说:“吃茶去。”从谂(778897),俗姓郝,曹州(今山东菏泽)郝乡人,幼小时出家,师事南泉普愿禅师而得法。后住赵州(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观音院,其禅语法言传遍天下,时称“赵州门风”,并自立禅关称“赵州关”。

禅门公案中,以饮茶作为机锋而广泛流传、颇具影响的,首推这桩“赵州茶”(或称“吃茶去”)。

从谂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自己所在的禅寺,而是指参禅了悟了的境界。

从谂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已经了悟和尚未悟之人,都回答“吃茶去”,表现了他“了悟如未悟”的更高一层禅学境界,即抛却了一切差别与执着,达到平等的境界,用一颗平常心喝茶,体悟自心,参悟佛道。

从谂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后来被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并成了禅林中的一大著名典故,经常在禅家的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据《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书记载,僧侣说法问答中,其机锋用语常常就用“吃茶去”。例如:虔州(今江西赣州)处微禅师问仰山禅师:“你叫什么名字?”

仰山回答:“慧寂。”处微问:“哪个是慧?哪个是寂?”仰山回答:“就在您眼前啊。”处微说:“那还有一前一后的区别吗?”仰山反问:“谁前谁后暂且放下不提,大和尚您现在看见了什么?”处微回答说:“吃茶去。”

 

有人问定州(今河北定州)石藏慧炬禅师:“造什么样的房子才称得上是寺院?”慧炬回答:“就像我这个寺院吧。”此人又问:“如何做才算得上是寺院中的人?”慧炬:“你想做什么?到底想干吗?”此人问:“如果忽见有客来访,怎样做才是待客之道?”慧炬说:“吃茶去。”

有人问吉州(今江西吉安)资福贞邃禅师:“古人曾说:‘前三三,后三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贞邃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报上了自己名字,贞邃说:“吃茶去。”

有位僧人问泉州(今福建泉州)卢山小溪院行传禅师:“我面朝卢山石门参禅好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入不了您的门?”行传回答:“那是因为你在求法上是个比较愚钝的人。”僧人问:“那您如果忽然遇见一位敏捷机智的人,是否就答应他入门了?”行传说:“吃茶去。”

有人问漳州(今福建漳州)报恩院行崇禅师:“如果公事私事都不可涉及,我们应该如何说话?”行崇回答:“吃茶去。”

升州(今江苏南京)清凉院文益禅师问一位僧人:“你从什么地方来?”僧人说:“从报恩寺来。”文益问他:“众僧现在还安好吗?”僧人说:“安好。”文益说:“吃茶去。”

明州(今浙江宁波)天童寺有一天来了一位和尚,咸启禅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和尚回答说:“从伏龙山来。”咸启问:“那你伏得了龙吗?”和尚说:“不曾伏过这个畜生。”咸启说:“吃茶去。”……

陆羽《茶经•七之事》记载,南北朝刘宋时僧人法瑶在武康小山寺吃饭时便有茶饮,八公山昙济道人因有两位王子造访而以茶待客。这些是寺院僧人自己饮茶以及以茶待客的较早记录。茶与禅的结合,可从禅宗达摩祖师谈起。相传达摩祖师面壁打坐九年期间,时常因打瞌睡而感到苦恼。某日,他因被睡魔所困愤而将自己的眼皮撕下,丢在地上。不久之后,地上长出一株绿叶植物。有一天,达摩的弟子在这株植物旁煮水,一阵风吹来,正好将绿色叶子吹落在锅里,达摩喝了这锅水之后,精神非常好,打坐时也不再打瞌睡了。从此以后,达摩坐禅时都用这种叶子煮开水喝。

在禅门中,许多禅师喜欢用“瞌睡汉”来责备未能“顿悟”的僧徒。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说法,而相比之下,“吃茶去”显得意味更为深长,而且对照禅门公案中许多非常粗鲁、粗俗,甚至呵祖骂佛的用语,则更显得典雅、亲切、自然,富有品位。这也是“吃茶去”之所以能成为禅门一大典故,且广泛流播、历久不衰的原因。

“林海亭”这副对联的下联则说了一个吴越王钱镠的典故:钱镠一位爱妃每年春天都要回临安省亲,有一回他思念不已,便写了封信告诉她:“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一介武夫,殊少文采,但信上这句话却意味深长,妙不可言。春暖花开时节,且当惜春探春,莫辜负了这世间的花样年华。这句话传到民间,成为一首曲调婉转凄美的民歌,后来苏东坡也被感动,以《陌上花》为题写了三首诗。

九溪十八涧是西湖风景区一处以自然山水称绝的景观,茶园漫山遍野,山花一路烂漫。流连此地,眼中所见山也罢,水也罢,心中所念来也罢,去也罢,都可以一份“平常心”,去感悟美好年华中的那一杯“赵州茶”——任他重重叠叠山,任他曲曲环环路,任他叮叮咚咚泉,任他高高下下树,“吃茶去!”

 

 


文章来源《杭州茶趣》

文章原名《且吃了“赵州茶”去九溪“林海亭”藏着一则很有内涵的段子》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