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2014年夏日的一天,在杭州桐庐卓创旅游规划公司姚总的陪同下,我们走访了坐落于桐庐天子岗山麓、天子源和青源两溪流之汇的环溪村。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村落深澳古镇(现属江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也是《爱莲说》作者,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十世孙周廉溪于明洪武年间,率族人迁居于此)的聚集地。 顺循古村落的导游标识系统,从爱莲堂出来径直朝前,走过一段不太长的小巷左拐就到了尚志堂,这是一座建于晚清咸丰年间的硬山顶四合院式江南民居建筑。未进大门,石制门额的题词(铭文)顿时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2002至2003年,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正式颁布前,作为试点的浙江省在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后,首先在杭州地区各县开展现场培训,我“奉命”带着由十多位师生组成的小分队“进驻”桐庐。一日,按预定的工作计划,我们在深澳镇文化干部的引导下对所辖的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当时曾在一座晚清民居建筑前看到过形制、质地、大小以及题词(铭文)字体、内容都与尚志堂一模一样的门额。当时队员们就按国标对资源单体调查技术规范的“五定”要求一一进行记录,但时题词(铭文)中四字的认定(这是工作所必须的)产生了困惑:书体偏近为金文大篆,只是因艺术美观的需要在笔画上稍作了变形处理。四个字中第一、三、四(按旧时横书自右向左)分别为“恒”“履”“泰”问题不大,可第二个字的识别对于我们这批都没有接触过文字学的理科生来说,的确是有点勉为其难了。 带我们去的文化干部似乎也看出了这点,就告诉我们说以前来过这里的一位上海某著名高校教授看后说此字应该是读“粪”字,这样四字连起来就读成为“恒粪履泰”了。 “恒粪履泰”?当时,我嘴上不说,心里顿时留下疙瘩,总想不可能吧—一虽说刻在石头上的“粪”字作为文字本身并不“龌龊”,但门额按在大门之上,这户人家的家人、邻居和客人每天进进出出,长年累月的头上顶着个“粪”字,总是有伤大雅、不成体统吧;再说,“履泰”还可以领会,“粪”为名词,“恒粪”怎样解释呢;而最重要的是门额第二字是三部分组成的上下结构,对照繁体“粪”字写法仅粗看形似,但关键的中间部分是“田”字,与原刻字相去甚远呀。 当时的网络系统远不如现在完善发达,再说毕竟是隔行如隔山。于是考察一结束,我便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同校古籍研究所任教的邻居方教授。不日,他告诉我,此字为古汉字“登”字,下面是上托的双手,中间是“豆”,盛物的器皿,上面是“米“,此门额的题词(铭文)应该读成“恒登履泰”。经他这一点拨,我茅塞顿开,大有“柳暗花明”之感!后来,我又查了“登”字,其造字本义:手捧装满丰收的粮食的盛器,走上祭台敬献上天神灵,显然它是一个会意字,这样“恒登”与“履泰”前后呼应、珠联璧合。是呀,耕读传家曾是我国理想的传统农村家庭生活方式,而小农经济和科举制度是形成耕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长期以来,受到“崇文尚志,读书明理”家训熏陶的周氏后代以及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广大中国农民,他们以“恒登履泰”作为追求目标,祈望生活、事业和家族的“亨通泰平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步步高升”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十多年前深澳村的那次旅游资源调查,让我对“学无止境”这个大家都熟知的格言警句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如今故地重游,在环溪村也看到了“恒登履泰”,令人睹物思情,记忆犹新。 为保护古建筑,桐庐全县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尚志堂进行了保护性整饬和复修。作为环溪村的旅游景点,在它的迎门墙上安上了统一有环溪村LOGO的标识牌。走近一看,对“尚志崇文”诠释中“晴耕雨读家所宗,恒丰履泰尚志同”的联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门额题词(铭文)的第二字不为“登”而是“丰”?诧异中,正在旁边的一位中年村民主动走过来告诉我,据他现在还在县城从事文史工作的老师说,此字为“粪”,但放在门头墙上实在不妥,而粪施在田里能使禾稻庄稼获得养分增产丰收;且“粪”“丰”两字发音又很相近,所以把“粪”辖意(义)为“丰”,就成为“恒丰履泰”了。(他说的是桐庐话,若我没有听错,大意应该如此)这倒是一种新的说法,况且“登”字作动词解是有成熟丰收的释义,于是再一次地激起我想对它继续进行探究的念头。另外,他还告诉我,尚志堂的建造人(堂主)也是苦人家出身的,清道光年间,从小就被送到杭州一家纸厂(或纸店)里去当学徒。由于聪慧勤快肯吃苦,二十岁便独立开店了。后来发迹赚了很多钱,用箩筐装好,从杭州乘钱塘江船在桐庐横山埠靠岸运回环溪老家的;也就是用这个钱在咸丰年间造了尚志堂这幢房子。邂逅的这位中年村民姓周,家住尚志堂隔壁,也是世居环溪村的周敦颐后裔。交谈中,他谦逊而又真诚,平和而又不失热情。当我握手向他谢别后,他仍坚持送我们到村中银杏树下的停车场边。 在回城里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请有关部门或地方专家把探究“恒登履泰”的故事再梳理一下,进而挖掘环溪村里古建筑门额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导游和其他网络媒体平台向旅游者及社会群体进行传播,这样不仅传承了环溪村的生活方式和历史记忆,保护了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打造新的旅游吸引物,彰显江南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作者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杭州文史》第八辑 文章原名《从“恒粪履泰”到“恒丰履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