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鹁鸽诗》,宋高宗被扣上了近千年“荒淫无道”的帽子 何忠礼 南宋定都临安,以凤凰山原杭州州治为皇宫。凤凰山间隔钱塘江和西湖,此地环境幽静,花草繁盛,树木扶疏,其宫殿数量和规模虽然远不能与汴京的大内相比,却错落有致,别有一番天地。绍兴初年,宋高宗赵构在听政之余,闲来无事,养了一群鹁鸽以为消遣。消息传出,便有太学生作《鹁鸽诗》进行讽喻,其诗云: 万鸽盘旋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 何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 这首诗借喻大雁传书的故事,希望高宗不要只顾自己享乐,忘记恢复中原,迎回徽、钦二帝的重任。于是后人便将《鹁鸽诗》作为高宗“荒淫无道”“玩物丧志”的一个证据。 说句公道话,高宗在临安城做了30年的皇帝,一不大兴土木,二不外出游山玩水,个人生活尚称节俭,对经济和民生也较关心,若仅凭养一群鹁鸽放飞,就被扣上“荒淫无道”的帽子,恐怕有些过当。 翻开历史,历代帝王大多有个人爱好,不过程度和态度并不一样。如腐朽统治几致李唐亡国的唐玄宗,他的一大嗜好就是斗鸡,为此玄宗还专门设立“护鸡坊”,挑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封禅泰山,笼鸡300只从行;在华清官还设过斗鸡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直”。一个年龄只有13岁、绰号“神鸡童”的贾昌,因善于驯鸡,被玄宗封为“五百小儿长”,备极荣华富贵,故时人以为:“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与唐玄宗的喜爱斗鸡相比,宋高宗养鹁鸽的举动,其腐朽程度何啻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即使历史上被人称为“明主”的帝王,也大多有个人嗜好,但他们能够听取臣下意见,及时收敛这些嗜好,不使其发展下去贻误政事,以下仅举两例。 一是唐太宗养鹞子。鹞子是一种小型猛禽,搏击和飞翔的能力都很强,经过训练后,它可以受人指纵,上天抓飞鸟,入地猎狡兔,因此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太宗在后宫时,经常将鹞子架在肩上出入。一次,宰相魏征人内奏事,太宗急忙将鹞子笼入怀里,以免被魏征见到。实际上,魏征早已远远地看到了那只鹞子,所以故意把奏对的时间拉长,还说了一番帝王不可沉溺于享乐的道理。待魏征奏毕离去,鹞子已闷死在唐太宗怀里。 二是宋太祖养鹞子。宋太祖也喜欢玩鹞子,一日,他在琼林苑放鹞子,事先命令左右:不是急事不可让外人进入苑内。适值有大理寺官员雷德骧抱了两宗案卷,要求面见太祖定夺。他见苑门紧闭,便不顾一切地大叫起来,非得打开苑门不可。太祖见雷德骧后,知道这不过是一件普通公事,便不高兴地说:“这又不是急事,何必非要入苑求见?”雷德骧却不肯示弱,回答道:“岂不急于放鹞子乎!”太祖听后勃然大怒,认为他如此顶撞,实有损自己尊严,便动手打了雷德骧一个巴掌,并将他赶出苑门。可是过了一会儿,太祖对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后悔,便重新召回雷德骧,对他好言安慰,深表歉意,并赞扬道:“朕若得如卿十数辈,何忧天下乎!” 那么,宋高宗见到那首《鹁鸽诗》以后,他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据史书记载:宋高宗不仅从此再不放养鹁鸽,而且还“召见士人,即命补官”。从这一点看,宋高宗的纳谏气度,实超过了唐太宗和宋太祖,更是其他帝王所不能及。可惜由于他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又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所以人们对他一直不能谅解,他的一些长处,后人不愿意加以提及,也就可以理解了。 (作者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