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乃至整个浙江最早的防空工事修建始于1927年。省政府首先在杭州的一些民用建筑中修建不同形式的地下室或在一些近山地区修建防空洞。 修建防空工事,对于杭州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新鲜事。 防空工事的具体形式呈多样化态势,主要是修建地下室、防空洞和防空壕等。杭州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很多,主要有:1927年在杭州新新饭店修建的412平方米的地下仓库;1931年,在浙江图书馆修建的900平方米的地下书库;1931年,杭州积善坊巷11号兴建的399平方米的地下室;1933年,在现杭州第十四中学兴建的625平方米的地下室;1937年,在杭州惠兴路电信局(老楼)修建的395平方米的地下仓库。 杭州的防空工事建设也带动了全省其他各地的建设。宁波在抗战初期首先在永耀电力公司、太丰面粉厂等处修建了20个防空洞,共计300平方米。温州在中山公园积谷山麓、永嘉县署等处修建防空壕20余条,并在精美协记公司、庆余国药号等处建有私人防空壕。另外,衢县在府山公园、化龙巷等地构筑防空洞4个,防空壕375道。汤溪县在县城筑有防空壕洞31处,可容纳避难者3000余人。永嘉县政府构筑了南马防空工事。临海在北固山、巾山、靖江山等地也筑有防空洞。 中央航校修建的防空工事(占领杭州的日军拍摄) 1938年10月,省防空司令部拟具《增筑各县防空工事计划》。该计划经省政府核准通饬各县。因各县筹措经费困难,大多不予重视,呈报完成者不多。 1943年1月,省会机关在云和县鲤鱼山顶建成“凸”字形防空洞1个。该洞宽7米,长7.8米,高1.8米,洞内设座位3排,最大容量可纳80人避难。 比较而言,省内修建的防空工事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多。但是,在杭州,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杭州花家山坑道,宽6米,高4米,长100余米,上下加筑钢筋水泥,以增加其强度。另一是杭州南屏山麓净寺后的防空洞。该洞宽6米,高4米,长57米,洞内上下左右均筑有钢筋混凝土墙壁,有电动滤毒通风机、防毒钢门、自来水、电灯等设施。次洞为防空机关所建。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政府的漠视,加之民众缺乏经验、经济困难以及建筑材料不易购买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杭州及整个浙江的防空工事的建筑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1937年7月,省政府先后拨法币12万元,筹划在杭州建造“省会避难工程”。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展,两个月后成立浙江省会避难工程委员会,分别以张绍棠、吴烺 为正副主任委员,督促办理。10月29日,该会在杭州钱王祠开会,制订 《省会避难工程委员会组织条例》《办事细则》和《经费预算书》,讨论了工程进展有关事宜。会后,印刷、传播了一些绘有防空壕(洞)图样的宣传品。之后,在杭州佑圣观路和涌金门外等处修筑了防空壕和地下室。 九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杭州,这些防空洞还有一部分在继续发挥作用,要么用于贮藏,要么用于市民的夏季纳凉,也有的用于娱乐开放。 文章节选自《民国杭州航空史》,稍有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