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权的建立者高宗赵构一度有过亲生儿子,但都夭折了。赵构把北宋灭亡和缺乏继承人的原因归咎于宋太祖的后代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故在太祖的直系后代中寻找继承人。为此他从宗室子弟中挑选了几个小男孩入宫抚养,同时暗中考察挑选合适的继任人,不合适的人选则早早遣送出宫。最后入围的人选只剩下两个,一个叫赵瑗(初名赵伯琮)、一个叫赵璩(初名赵伯玖)。按照辈份,他们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但赵瑗长后者三岁。赵瑗是在绍兴二年(1132)五月被领养入宫的,赵璩则是绍兴四年(1134)夏才入宫的。由于这两个人都非高宗亲生之子,因此没有嫡庶之别(即正宫皇后所生为嫡子,其他嫔妃所生为庶子),只有长幼之序,这样看来赵瑗继承皇位的赢面很大。 宋孝宗 绍兴十二年(1142),16岁的赵瑗顺利地自建国公受封普安郡王,并出宫(南宋称“出阁”),另赐府邸居住。郡王是仅次于一字王的爵位,率先受封郡王后,通向太子之位的路一片光明。甚至当时有个算卦术士私下里对秘书省校书郎张阐说:“‘普’字拆开来正是並、日两个字,‘日’是象征着皇帝,这表示现任皇帝和继任皇帝同时出现了。普安郡王就是铁定的继承人,以‘普’字入封号,可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张阐连连称是。其实呢,在赵瑗之前,“普安郡王”这一爵位曾被两次使用(建炎三年、绍兴六年),受封的对象都是皇后之父或皇太后之父,当时没见算命的跑出来拍“普乃並、日二字”之类的马屁,这种过度解读,无非反映了朝中有一股支持赵瑗的势力。 但是,秦桧主导下的反对赵瑗的力量也不可小觑。绍兴十五年(1145),同样年满16岁的赵璩被封为恩平郡王,而幕僚属官的配备和相应礼仪都与普安郡王一样,恩平郡王府和普安郡王府号称东、西二府,这引起了轩然大波:“自宗藩并建,道路切切,颇有异言。”(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信王璩》)至此,皇位继承人还是一个“二选一”的猜谜游戏,高宗赵构却迟迟不肯揭晓谜底。 经过15年的等待和阴晴不定的政治行情,高宗最终于绍兴三十年(1160)二月立普安郡王为皇子,并晋封为建王,改名玮;他的竞争对手恩平郡王赵璩则于三月被命判大宗正事,出居绍兴府。换言之,赵璩未得到皇子的名分,还被请出了临安府。这样,储位的归属已经昭然若揭。但是谨慎的赵构还留了一手,建王仍然只是唯一的皇子,而非皇太子。又经过两年 的考察,赵构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二十八日才下诏立建王为皇太子,改名昚(shèn)。“昚”字即使在南宋也是非常生僻的字,因为建王即位为皇帝后,臣民势必要对他的名字避讳,用生僻字作为皇帝的“御名”可少掉很多麻烦。六月十日,赵构宣布禅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建王至此功德圆满,不过,这一年他已经36岁了。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孝宗从一个被收养入宫的宗室子弟,过五关斩六将,成为皇帝,经历了煎熬的30年,却只当了12天名副其实的皇太子,这一经历自然影响了他对接班人的考量:首先,皇位继承是国之根本,规划不妨要早,但决定必须绝对慎重,合格的继任人应该具有超常的耐心,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其次,国赖长君,南宋的半壁江山与其让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胡搞, 还不如由自己多执掌几年,等到继承人心智健全后再考虑政权移交。
文章原名《孝宗:当了12天皇太子》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