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浙江大学的前尘往事
来源: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9-09-02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建筑结构、牌匾画幅、装饰雕刻,都带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看不见的光阴和看得见的建筑交织成经纬,呈现出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城市气质。


赤日炎炎,暑气蒸人。人吃过午饭便不愿多走动,近几日爱穿过马路,去浙大超市买一根冰棍吃。超市门口立着一座雕有人像的石碑,仿佛是一座装饰,与这城市融为一体。而正是这块西迁纪念碑,记录了浙大成长的一段历史,诉说着玉泉校区的陈年旧事。



   西迁纪念碑与校园变迁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1897年由当时的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学校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



谈到浙大,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如今,浙大校园里还能看到他的两个著名叩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在竺可桢当校长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浙大被迫西迁,历时3年,行程五千里,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当时国内物价飞涨,师生们一路奔波,生活困顿。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竺可桢校长倡导“求是精神”,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胡刚复、蔡邦华、王国松、王琎等一代知识分子精英。他们胸怀报国之志,陋室栖身,俭餐淡食果腹,创造了累累教学可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新一批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子。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发展储备了重要的人力资源。1946年秋,学校迁回杭州。


如今,这段历史被浓缩在西迁石碑上,传承着老一辈学子的坚韧精神;而竺可桢校长的雕塑静静立于图书馆前,温和的目光穿越时光,注视着如今的莘莘学子。


   校园一览


玉泉校区是原浙江大学所在地。


走进校区,满目苍翠。右手边第十一教学大楼前,香樟树下,赫赫有名的求是书院界碑静卧于此。该界碑原立于求是书院原址(今上城区大学路),1992年由于城市改造被挖掘出土,移至玉泉校区。



往内走,不少游客在毛主席像前合影留念。毛主席塑像背西面东,前面是一片宽阔绿荫,后面是浙大图书馆。


这座背靠老和山的浙大图书馆,听说其前身是求是书院的藏书楼,如果有机会,很想进去,享受一下午的读书时光。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建筑群包括1-6号教学楼、11号教学楼以及3、4号学生宿舍楼和产业楼。其中1至6号教学楼为浙江大学内最早的一批教学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色建筑: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均采用传统式的宫殿大屋顶和西式房屋主体完美结合,厚墙重基,大气庄严,四角有江南民族形式的飞檐翘角,细部装饰多为传统中式。



第一教学大楼的设计完成于1954年3月,建于1954年至1956年间,大楼为用于教学、教师办公的内廊式建筑,整个建筑流线简洁明确,体型稳重,形象古朴,富有我国传统建筑特色,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典雅大方。此后十余年间,相继设计建造了第二、三、四、五、六教学大楼,六栋建筑依山取势,由西向东,一次排列,大致呈南北对称布局,奠定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主轴线骨架。


第一教学楼

(1950年代末 照片为浙大档案馆藏)


第一教学楼

(1980年代初 照片为浙大档案馆藏)


第十一教学楼,亦为浙江大学内早期的教学楼,平面大致呈“Z”字型,中间用敞厅相连,楼层分3层和5层,错落有致,西式建筑,细部采用中式装饰手法。


听住过7舍的小哥哥说,春夏季节,宿舍外长藤绕满了架子,明月下,邀三五好友,来两瓶二锅头,谈古论今,臧否人物,意气风发。而在冬天,南面窗下是一排腊梅,星星点点的黄花缀于枝头,香味清冽入鼻。腊梅傲寒开,令人想起求是钟碑文一段话:一九三六年竺师可桢教授长校务,定求是为校训,并于大学路求是湖北建钟一座。铭曰:“莫谓常少年,光阴来转毂”;以励诸生。


校园一角

(1960年代初 照片为浙大档案馆藏)


玉泉校区内道路比较规整,名字也充满希冀。崇德路、体苑路和智泉路,呈南北走向;求是路、树人路,东西走向。正好是“德”“智”“体”协调发展;实事求是,要做事先做人。



   关于校园的一段野史


内战甫定,国内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亟需人材,髙等教育急速发展。除院系调整,52/53届提前毕业外,工程类专业要大规模扩招。原庆春街大学路校区容不下学校扩建,须另觅新址。万松岭坡地是浙大地産,但地皮不大,况葬有好几位浙大先贤志士(梅光迪、于子三......),故需另找。最后找到玉泉校区现在这块地方,由时任校长的刘丹拍板,总务长严文兴负责新建,当时称作黄龙洞新校。


学校全景

(1950年代末 照片为浙大档案馆藏)


黄龙洞(玉泉)校区北枕老和山、南接灵峰玉泉、西望黄龙金鼓洞、东南近松木场、东北通古荡。该区块原是浙江省第一公墓所在地,北侧即现在的医院所在附近的一小块是原省女子蚕桑学校校址。当时有教学楼(教1、2、3)、学生宿舍(3、4、5、6舍)。5舍是女舍,6舍也按女舍建,其厕所无男小便斗,但住男生。1956年,当年入学新生达1800人,蚕校的排房也安排学生居住,后来称之里平舍。几年后学生全部迁入陆续建成的7、8、9舍,里平舍安排职工居住。这座藤蔓覆盖的学生7舍,是校园里的“网红”建筑,玉泉校区许多故事就发源于此。对于7舍这所最古老的宿舍,玉泉还流传的一个说法:多亏了以身试法的信电系,才让其他系的学生过上了好日子。


在学校东边和北边建有教职员工家属宿舍,即求是村和求是新村。求是村与学校之间由护校河分割。


航拍校园

(1980年代末 照片为浙大档案馆藏)


新校园最早开建时,说是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在飞机上看了不满意,说主轴缐和杭州市规划的中心出发的放射缐不一致。为了这一点,浙大以后所建房子、教学楼宿舍,包括求是村,朝南方向均不对准正南,而是偏向西20度,这一改,使得夏天西晒更猛,在无空调时代不大好受。


细想来,杭城的校园大多是现代化建筑,而这里,香樟树叶绿了又黄,辗转已60余年。走在林荫道上,感受过去与现在的交汇,没有一个人的孤单,阳光好像也不那么刺眼。


(资料来源:杭州历史建筑、浙江大学校友会、浙江大学团委;校园野史部分来自浙大往事、微博杨亮的日志)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