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人工治理篇)
来源:《民国杭州西湖景观与文化传播》  作者:赖骞宇 徐玉红  日期:2020-04-17


西湖是中国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完美结合的“人间天堂”。“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这固然是因为杭州的西湖天生丽质,但这自然的湖光山色尽管波光潋滟、层峦叠嶂,如果没有周围的楼台亭榭、没有喜欢舞文弄墨的古代文人雅士以诗文碑画所完成的人文建构、 没有民间的美好传说,西湖的自然之美,恐怕也不过是闲云野鹤,无人知晓。西湖美景,千百年来倾倒过无数文人墨客。“文以地生辉,地以文益秀”。在历代士大夫和文人学子创作的大量诗、词、曲、赋、文、联、剧、画中,西湖之美诗化了,升华了,凝聚为具有高度审美特性的典型的江南山水文化景观。

 

 

隋通江南运河,杭州初兴

今日杭州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在现在杭州的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但是有明确文字记载却是在几百年后的隋朝。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於潜、武康六县。“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州治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591),在凤凰山麓的柳浦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大业六年(610),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的拱宸桥,全长400多公里。从 此,杭州到中原,有了直达的水路交通。杭州成为江南运河的起迄点,又是运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处,而作为州治的柳浦,又是南渡去会稽(今绍兴)的要津。这样,古代杭州就占据了一个极为便利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了它的第一个繁荣期。《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口。

 

唐代治理西湖,奠定了杭州繁荣的基础

大运河通航带来杭州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唐代,置杭州郡,后改为余杭郡,治所在钱唐。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唐太宗时杭州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於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今江干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增加,唐贞观(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年间(713741)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的饮水问题日趋严重。唐大历年间(766779)杭州刺史李泌凿六井引西湖淡水供市民食用,同时,由于城市的繁荣,纺织、制瓷业兴起,使杭州 成为江南一带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李泌凿井引西湖水,开始了西湖与人类的互动关联。李泌所凿六井并非从地下取水,而是引西湖水入城,所以六井其实不过是六处蓄水池,用瓦管或竹筒从西湖引水。这个引水工程不仅解决了城市饮水问题,而且使西湖的存在成为杭州城 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避免了它自然淤塞的命运。

 

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这时离李泌凿井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西湖淤积严重,蓄水量下降。白居易作为父母官,首先要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他先是疏通六井,然后便整治西湖,在石函桥附近即今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增加西湖的蓄水量。从此,西湖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人工湖。这个时候的西湖,“周围三十里”(白居易《钱塘湖石记》)。

 

湖泊的沼泽化是一个日积月累、永不休止的过程,西湖也是如此。白居易疏浚西湖,开始了西湖历史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西湖人文化的新时代。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对西湖的疏浚治理,并且在保持西湖自然生态、维护西湖水系、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为西湖增艳添色,使西湖人文色彩越来越浓厚。

 

唐以后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时期,杭州成为吴越国的都城。其时距离白居易浚湖将近百年,葑草淤泥使西湖面积缩小,湖底淤浅。吴越国王钱镠建立了一支一千人的“撩湖兵”,专门负责西湖疏浚工作,才有效地阻止了西湖的淤塞。在吴越国时代,西湖获得了较好的整治,杭州城市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北宋进一步治理,西湖景观格局基本成型

北宋时期疏浚西湖、畅通六井是施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有过多次大规模的工程。景德四年(1007),知州王济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宋仁宗时代(10231063)的知州郑戬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沈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 与日俱增的用水需要,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元祐四年(1089)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 西湖水浅葑横,淤塞其半,面临严重的威胁。苏轼向朝廷上《乞开杭州西湖状》奏章,获准进行疏浚工程。苏轼主持的这次疏浚工程不仅规模空前,而且是西湖景观建设的肇始。他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对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今日苏堤)。长堤之间由六桥相接,以便水流,堤边广植桃、柳、芙蓉,造就西湖“六桥烟柳”的美景。又在全湖最深处即今湖心亭一带建立石塔三座(今三潭印月),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淤浅。同时,他又修复当时已经逐渐淤塞的六井和沈公井,用瓦筒取代竹管,并盛以石槽,使底盖紧密,经久耐用,并且还利用多余的水量在仁和门外离井最远处新建二井,使西湖水流遍及全城。自此,西湖景观格局基本成型。

 

南宋作为都城,西湖成就了其繁华胜景

南宋(11271279)一百五十余年成就了杭州历史的辉煌。作为都城,杭州城市人口骤然增加,乾道年间(11651173)增加到五十余万人,南宋末期人口超过百万,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城市的饮水供应完全依赖西湖,西湖成为百万人口的命脉所系。因而南宋一代,对西湖的整治,是不遗余力的。此外,作为都城,杭州有的是风流才子和附庸风雅的富贾商绅,紧邻都城的西湖山水景观自然成为他们最好的去处。吴越国建都的一百五十年中,这里已经有不少寺院、宝塔、经幢和石窟等佛教建筑。南宋一代,王室、官宦、富商竞相在西湖周边建筑宅院、园囿、亭台楼阁,湖山天然胜景之间骤然增加许多人工雕琢,其中不少规模宏大、构筑精巧。西湖被开辟成风景区,更有瓦子之类的娱乐场所在湖山各处营业,真个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整个西湖周边成为杭州城外一个巨大的“公共花园”。

 

明清进一步治理,西湖形成独特的景观

直到明朝中期,西湖又有了一次重大的改变。此时的西湖长期失修,葑田连片,所剩水域淤浅。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杭州知府杨孟瑛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说动朝廷,开始了大规模的疏浚工程:拆毁葑田三千余亩,疏浚全湖,使西湖恢复唐宋时期的规模。这一次工程规模之大,挖出来的葑泥不仅将苏堤填高、拓宽,恢复昔日的“六桥烟柳”旧景,在“三潭印月”之外,又修建振鹭亭(即今湖心亭),与“三潭印月”交相映衬;而且还在苏堤之西另筑一堤,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是为后人所称的“杨公堤”。

 

清朝有两次大的浚湖工程。雍正二年(1724),浙江总督李卫疏浚西湖,使湖水加深数尺,所挖大量葑泥筑建金沙堤。嘉庆五年(1800),巡抚阮元再次浚湖,所挖葑泥筑建成阮公墩,西湖湖中二洲增为三岛。自此,西湖水域“两堤三岛”(白堤、苏堤以及湖心岛、阮公墩、小瀛洲)景观格局定型。从西湖湖面看去,湖心岛、阮公墩、小瀛洲三个小岛各建有亭阁,白堤之上有断桥和锦带桥,苏堤之上更有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和映波桥六座桥。这些亭阁与孤山上的建筑和苏堤六桥以及西湖周边的寺塔相呼应,把西湖山水装点成一幅完美无缺的风景画。西湖的山水与堤岛共同构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西湖景观中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以及众多文化史迹等在上述格局框架之中错落分布,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西湖文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特征。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