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乾潭人,没有人不知道马鞍岭的。在1990年代之前,马鞍岭就是乾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时,现在乾潭镇所在的高楼大厦还是一片稻田。 笔者小时候,马鞍岭就是“街上”, “街”念作“ga”(第四声),这是中古音。那时的马鞍岭,就是一条主街,北高南低,最北边是粮管所和医院,医院的东侧,一条弯曲的山路在两座相连的山岭之间穿过,向西北通向西桥和陵上,向东北通向老鼠窖。在1970年代,通往老鼠窖的那条路上还有一个废弃的养猪场。 粮管所往南而下,便是最繁华的街上。两侧有理发店,但最主要的便是供销社。人民公社时期,供销社是农村一切商业物资的来源。供销社有副食品店,销售油盐酱醋,那是笔者打酱油的地方;再往下便是书店和卖鞋帽衣物的地方。从1970年代到1990年前后,商业逐渐兴旺,店铺逐渐增多;供销社也建了新楼,不少店铺换了位置,但大致还在这条街的两侧。 当然,当年的区政府和乡政府也在这条街上;穿过区政府,在山坳里还有电影院。笔者记得很清楚,放映《少林寺》的那几天,电影院附近人山人海。这也是中国电影事业的黄金时期吧。 这大概是那时乾潭的中心,不过是一条主街而已。 那么,马鞍岭的名称因何而来?查建德县志可知,马鞍岭因形而名。因为这条主街原来就是一条官道,从乌龙岭翻越乌龙山而下,向东北跨越两条溪流,便到了大畈村;从大畈村再往北,便到了马鞍岭。马鞍岭恰在两个山坡之间,形状宛如马鞍,便以此为名,曰马鞍岭。 不过,民国时期的马鞍岭非常荒凉,没有几户人家。外婆告诉我,她小时候从马鞍岭到高家地或者崎头,都要经过马鞍岭,而马鞍岭两侧的山包都是坟头。笔者小时候也有几次从穿过马鞍岭去西桥的经历,但那时候(1970年末1908年初),这条路很少有人行走了。 有人会问,可是,320国道不是在马鞍岭西侧么?320国道的前身是在民国时期修建的公路,当时采用了炸药爆破新技术,把马鞍岭西侧的山坡炸开了,从而官道(公路)就离开了马鞍岭这条小路。如果稍加注意,我们也可以知道,现在从乾潭去牌楼乃至罗村的道路,也是开山而来,这同样是民国以来新修的道路,和过去的官路有所不同。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