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对以SCI论文为代表的量化工具的盲目滥用败坏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风气,已成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一种桎梏、一个陷阱。尤其是,对所谓权威刊物、顶级刊物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发表一篇高级别刊物论文形同加冕,若干著名编辑部因此已成无冕之王。而且,这种SCI论文至上的做法业已蔓延到人文社科领域,SSCI成为学术评价指标中的新宠。我们人文社科研究也正在走上片面迎合量化标准的道路。唐德刚先生早就指出:美国学界的规则是,不出版就死亡,只有那些读三本书能写五本书的人才能生存下去。当下中国学界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结果只能是指标越亮丽,学术越平庸,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内在的匮乏。文件的发布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至为重大的问题:学术究竟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这一问题的提出,将为拯救病入膏肓的科研评价体制带来希望。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肯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指望一纸文件就能一举解决目前丛生的乱象。
在笔者看来,学术评价归根结底是学术界内部的事情,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具有较高门槛的工作,具有一定学术资质是从事学术评价活动的前提。它实质上是学术共同体内的一种自我认定、自我调控。学术评价不能独立于学术研究之外,二者是连体共生的。学术评价必须遵循学术研究自身的逻辑和行规,只有深谙学术研究之道方能担当学术评价之责。学术评价被期刊等级牵着鼻子走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另外,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也加剧了量化标准的滥用。即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人们试图寻找一个考量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准。这种标准还最好能够量化为若干指标,进而依据这些指标的高低排序来评定学术和学者。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失败的,定量分析不能代替定性分析,复杂的价值判断终究无法化约为简单的事实判断。严格意义上,学术评价是无法量化、指标化和客观化的。学术评价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软性的同行评议,这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笔者相信,只要在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下,主观性的评价是有望能达到结果上的客观公正的。
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究竟如何进行,离开了量化指标,是否就会随心所欲,无章可循?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术界对什么样的学术成果是有价值的,其实是有公认的原则和标准的,只不过这些原则和标准外行人难以把握和操作罢了。当然这些标准也并非完全不足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