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典近照 资料照片 拜访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教授的时候,他正忙着准备一个会议。尽管已经64岁,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后,他和记者畅谈了近两个小时。 “我对《光明日报》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史学版对当时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就读的我影响非常大,至今我都保留着1979至1989十年间的报纸。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为全国第一届史学理论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答辩时,当时的史学版主编苏双碧先生出差路过济南,全程旁听了我们答辩并刊发了消息,这对当时的我鼓舞颇深。”一见到记者,王学典教授便聊起来他和《光明日报》的渊源。 从山东大学毕业后,王学典留校任教,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和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并在《光明日报》刊发过十多篇理论文章。特别是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王学典围绕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作了发言,之后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明天下之大德做原创之学问》的理论文章,引起了热烈反响。 近年来,王学典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国际史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子课题“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地位研究”、山东省政府特批重大项目“山东文献集成”、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专项“中国史论通史研究”等。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俯下身、沉下心,忧国家之所忧,以学术实现报效国家是王学典从未改变的人生信念。近年来,当儒学的身份被“合法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作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一直在思考研究,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创造儒学和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新形态? 王学典认为,落实和推进“两创”,就是对中华文明、对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的处理和冶炼,儒家学说只有经过这样一番升华和处理之后,其精华才能进入现代知识体系和现代思想体系中去,才能对治国理政具有更加直接的指导意义。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必须依赖现代社会科学,必须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的样态来将传统文化重新理论化、概念化、体系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依托现代社会科学的实证手段和分析技术,赋予它们全新的现代学术品格。从西方移植过来的社会科学必须中国化或本土化,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思想必须社会科学化或现代化,这样才能赋予儒学以更强的生命力。 “儒学塑造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如今,我们必须跳出儒学看儒学,通过与国际上其他文化的对话,将其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作用。”王学典说。 学者要有使命感,要时刻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王学典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近年来,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他提出了“提倡国家公职人员从事义工活动,进而改善干部队伍形象”“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等诸多提案,致力于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繁荣。 虽然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十分繁忙,但王学典依然不忘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职,现在他还带着12个博士生和5个硕士生。他担任全国知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文史哲》杂志主编已有14年,这一杂志横跨儒学、中文、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领域。王学典笑言:“这正是我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的奥秘所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