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特别关注
 
高宗退位之后玺印为什么没有被…
张宗祥的家国情怀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汪华与忠天庙
武林旧事
 
解放前拱宸桥的教育及医疗卫生简况
来源:《杭州文史丛编》教育医卫社会卷  作者:何水荣  日期:2020-08-10

拱宸桥地区在民国初年才出现私塾,文化教育事业相当落后。当时只有一所公立小学即现在的拱宸桥小学,叫国立大同小学,校长俞永年,只有4年制。

其他有2所私塾,一所叫“小竹小学”,原址在“八二五”厂附近,有学生20来人,后迁址到宁波路;还有一所在福海里,校长姓蔡,也是教教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启蒙小学。

杭一棉职工子弟小学的开办,意义比较大,因为它是当时仅有的能让职工子弟上学的学校。这所学校是由于抗战胜利后,杭一棉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产销两旺,我地下党朱文伟同志乘机以办职工福利合法的名义,通过劝说的方式向资本家争取得来的。

在旧中国,拱宸桥几乎没有医疗机构,只在20世纪40年代年代政府才在拱宸桥设有北区诊疗所,原址在现拱宸桥工商银行(拱百隔壁),但没有住院部,也没有开刀等手术,只是各科齐全,面积约有200300平方米,后来改为拱墅区卫生所,迁往卖鱼桥,在大同弄留下一个卫生站。拱宸桥的私人诊所在解放前夕增加了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

江理陵诊所,是当时最有名气的,诊所在原丽水路,就是大同街轮船码头下客站旁。1946年开诊,主要有内外科、小儿科、妇产科,诊所有100多平方米,有10多位医生护士。值得一提的是诊所的主人江理陵先生,他原是国民党的少校军医,医术高超,精通几国外语,对贫民百姓持同情态度,经常免费为一些水上船家及穷人看病接生,甚至倒贴药费,在当地有口皆碑。江理陵先生解放后是开业医师的小组长,民主促进会的小组长,市二医院的业务骨干,可惜英年早逝。

徐宝华诊所在拱宸桥边原豆制品店过去二三间门面,诊所只有夫妇两人,专门西内科,后调往剪刀厂做厂医。

张瑛助产所在永和弄,原拱宸桥石油商店旁的弄堂内。

潘德荫、胡京吾诊所在丽水路156号,开设牙科诊所,后来都并入市二医院工作。

另外,在福海里三八酱油厂内原来有西医诊所,有三间门面,专门看小儿疳结,医生姓顾。

 

 

本文根据范传根、邓琴香等口述整理。


相关内容
发现良渚文化的双子星座 2025-02-18
古今西湖名人缘|鸿雪径中埋印藏 2025-02-14
湘音汇|安仁当的兴衰 2025-02-11
湘湖轶事|顾小家而怀乡情的张文瑞 2025-02-07
湘音汇|著名金融家金润泉对湘湖的影响 2025-02-0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