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我常以「綜合格鬥技」作爲比喻,它並不是單獨的出拳或使腳的功夫。我自己的研究成績並不突出,但由於有機會跟頂尖學者交流學習,因此有一些心得可以提供初學者參考,相關內容也可參照上面第三題。
1、必須要以「興趣」爲出發點:我上課常告誡研究生,古文字的研究異常辛苦,除了要面對大量的出土資料外,還得時時關注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並舉復旦大學光華樓27樓徹夜燈火通明的美麗風景來恐嚇學生。有些意志不堅定的,隔周就自動消失了,剩下的同學真是衝着興趣而留下來。做任何事情要能持久不懈,要能樂在其中而不感到辛苦,必須有「興趣」作爲支撐。有興趣就有學習的動機,自然就會想要探求學術的真理。
2、大量閱讀「集釋類」的論文:古文字學之所以讓初學者卻步,原因在於要消化的材料太過龐大了。我通常建議我的學生從研讀碩博士論文開始,特別是「集釋類」的論文,這類論文有助初學者快速掌握研究成果的現況。我並建議他們由資料新的往舊的讀,比如先從《清華九》的集釋論文讀起,因爲後出的可以涵括之前的。這類型的論文我很推薦吉林大學研究生的作品,主要是資料蒐羅齊全但不濫收,學術格式比較嚴謹,作者按語也有相當的水準。初學者在研讀的過程中,對於比較重要的文章一定要找到「原文」來閱讀,畢竟「集釋類」的論文只是摘錄,難以掌握文章的全貌與精髓。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最好自己能嘗試將簡文字句翻譯看看,然後再看看諸家是怎麼看待問題的。比如甲與乙與丙爲何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丙批評甲的說法是否有道理?我自己是否跟甲有一樣的誤區?丙提出的觀點或材料有哪些是我沒有注意到?這樣持續自我挑戰,很快就能看到成績。
3、要認真摹寫字形、觀察字形:以「楚文字」的學習來說,初學者務必觀看「原簡」認真摹寫,行之既久自然能增強字形的熟悉度,將來面對新出字形自然能快速反應寫出一錘定音的好文章,楊鵬樺:《楚帛書“有淵厥渴”考》便是很好的範例。此外,對於形體與常見標準文字不同者,哪怕是多了一筆或是筆劃方向不同,都要能在不疑處中有疑。很多改釋前人錯誤認識的文章,都具備這樣的特質,比如劉釗:《“癟”字源流考》、趙平安:《戰國文字的「」與甲骨文「」爲一字說》、陳劍:《說慎》、《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郭永秉:《談古文字中的“要”字和從“要”之字》;鄔可晶:《戰國時代寫法特殊的“曷”的字形分析,並説“”及其相關問題》;郭永秉、鄔可晶合著:《從楚文字“原”的異體談到三晉的原地與原姓》;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蔣玉斌:《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等等都是很好的範例,值得再三研讀仿效。
4、勤翻「文字編」並隨時補充新的字形:「文字編」對於熟悉古文字的異體寫法有很大的助益。我記得《上博六》出版時,其中《莊王既成》簡1-2「吾既果成亡(無)鐸(射)以供春秋之嘗,以待四鄰之」,末一字我馬上聯想到平常翻閱的《楚文字編》中所收錄的《包山》92「」作「」,從而將《莊王既成》的字形釋讀爲「賓」。這是我使用文字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也說明勤翻文字編對於考釋文字確實有所幫助。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中心爲了加深研究者對古文字的認識以及增強使用的方便性,首創在每輯《清華簡》後面附上文字編,之後《安大簡》以及《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等也仿效這種做法,這實在是功德無量的好事。此外,很多學位論文也針對各種簡牘製作文字編,頗便使用。但由於文字編的製作速度比不上新出材料,我建議初學們可以選擇資料較爲豐富的一種作底本,再將後出的異體字形加在上面。比如我自己在收集漢代文字時,是以于淼先生的《漢代隸書異體字表》爲底本,然後用PDF的剪貼功能將新出的字形歸在《異體字表》相應的字形下邊,再加上簡單的註解,這樣的電子本使用起來既齊全又方便。
5、將出土文獻打字成電子文本:由於出土材料太多,如果沒有打成電子文本,很不利於檢索。沒有基本的文本,進一步的寫作會很困難。
6、要勤於收集「通假」資料: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收錄古書、古文字通假例證的書,這方面的書大家很熟,不用多介紹。「古音小鏡」(http://www.guguolin.com/)所收錄的「通假字12部」頗便檢索,不過這些例證是建立在作者自身的文字考釋成果之上,有些例證還有商榷的空間。此外,新出材料的通假例證這些書籍還來不及收錄,因此平常看到特殊的例證應該加以收集,這項工作對於寫作論文有很大的助益。有一回我跟孟蓬生先生同車,車上我請教孟先生論文的通假資料是怎麼收集的,他說有個本子專門記錄平常讀書所得的資料,這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鏡。
7、要關注「上古音」的研究成果:我們在講文字通假時,如果能有例證那是最好不過了,如果恰好沒有例證,那音理的論證就非常重要了。現在古文字學界也慢慢重視上古音的研究成果了,不少學者都橫跨兩個領域並做出出色的成績,初學者可以關注孟蓬生、王志平、葉玉英、趙彤、張富海、鄔可晶、沈瑞清等學者所撰寫的文章。
8、要具備「語法」素養:楊樹達曾說:「余生平持論,謂讀古書當通訓詁、審詞氣,二者如車之兩輪,不可或缺。」這是很有道理的。正確的語法觀念,對我們在斷讀、解釋出土文獻字詞時,比較不容易出錯。最近沈培先生在廈門大學中文系2020年暑期課程中以《談談語法觀念和知識在研讀戰國竹書中的作用》爲題做了一次線上講座,有興趣的同好可以收看學習。
9、以「主題式」的方式收集資料:面對龐雜的電子資料,我們可以使用「主題式」的方式歸納電子資料。比如建立「秦漢簡用字習慣相關問題」的資料夾,將大西克也:《從里耶秦簡和秦封泥探討“泰”字的造字意義》、《放馬灘秦簡用字的幾個特點》;海老根量介:《放馬灘秦簡鈔寫年代蠡測》;田煒:《談談馬王堆漢墓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的文本年代》、《談談北京大學藏秦簡〈魯久次問數於陳起〉的一些抄寫特點》、《從秦「書同文字」的角度看秦印時代的劃分和秦楚之際古文官印的判定》、《論秦始皇「書同文字」政策的內涵及影響-兼論判斷出土秦文獻文本年代的重要標尺》;翁明鵬:《秦統一後的字詞關係調整和新見字研究例說》等等主題相似的文章歸在一起,這樣寫作相關主題的文章時,搜尋起來比較便利。
10、要勤於動筆寫作:以前我當學生的時候,時間較多,精力也旺盛,比較常寫論文。先不論結果是否正確,只要是思考過的問題,動手找過的資料,直到現在都還有印象。所謂寫作,除了撰寫論文之外,也指我們在研讀資料之後,必須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加上按語。有任何新的體會,一定要分門別類記錄到電腦中,方便日後搜尋與補充。2016年陳劍先生到彰師大上課,我看到他上課所使用的電腦檔案中,有一個便是「讀書筆記」。他上課的口頭禪之一便是將某某資料「記上一筆」,還有他著名的「資料長編」,這些平常的厚實準備都是陳劍先生的論文不同凡響的最大原因。總之,凡是思考過的東西才爲轉化爲自身的養分,否則很容易看過就忘。
11、台灣有位作家寫過一本《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我認爲「書名」完全可以用來描述目前古文字研究的現況。以前剛入行的時候,由於戰國文字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當時出版的《郭店簡》、《上博簡》可以選來考釋發揮的文字太多了,其中還包含一些是整理者比較低級的失誤。現在經過20年了,一眼可辨的錯誤大概都清理得差不多了,這些低層、唾手可得的水果摘完之後,接下來只能往上攀爬摘取更高端的果實了,願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培養各種能力寫出更有意思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