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岳飞遭冤杀,祸首是谁
来源:《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  日期:2020-08-20

金熙宗继位后,调整了太宗的好战方针,他从金朝自身的力量出发,决定接受南宋提出的议和请求,以达到战场上所没有达到的目的。绍兴八年五月,王伦与金朝使臣一起到达临安,宋金议和谈判正式启动。

宋金议和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遭到包括左相赵鼎、参知政事刘大中在内南宋朝野的一致反对。大将韩世忠、岳飞、张俊也都上疏要求拒绝与金议和。岳飞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他不能言高宗,只能说秦桧。一个武臣公开指责宰相考虑不周,这在有宋一朝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当然引起秦桧的不快。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秦桧决定单独面见高宗,以坚定他议和的决心,并趁机排挤赵鼎。一日早朝毕,秦桧留下奏事,君臣之间有着下面一段对话。

“臣以为与金人讲和是一件好事。”秦桧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对宋金议和的态度。

“当然,这样打下去,我大宋的经济实在支撑不住了,很是危险。”高宗皱皱眉头说。

“朝廷上反对讲和的官员,都是没有亲眼目睹金人力量的人,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只会夸夸其谈,与这些人讨论和战,实在是筑室道谋,浪费时间。陛下如果真的下决心讲和,请只与臣讨论,不允许群臣干预,这样才能把讲和的事情办好。”秦桧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打算。

“好的,朕独与卿商量。”高宗回答得很干脆。

秦桧怕高宗的态度会有反复,说:“陛下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了呢?还请陛下再精加考虑三天,然后让臣别具奏禀。”高宗点头表示同意。

三天后,秦桧再留身奏事,问高宗是不是已经下定决心与金人讲和了,高宗回答如初,而且口气更加坚决。但是,秦桧认为高宗对讲和的决心仍然不够强,可能会有动摇,所以要求高宗“更思虑三日”。

又过了三天,秦桧用同样的问题问高宗,见高宗的态度确实“坚确不移”,并再次答应:“凡属议和之事,仅与卿一人讨论,不许群臣干预。”至此,秦桧拿出自己的议和方案,递给高宗,主要是争取挞懒的支持,通过挞懒,再做好金熙宗的工作。高宗看后,连连点头。

为了扫除朝廷里的议和障碍,高宗于当年十月罢去了赵鼎的相位和刘大中的参知政事,开始了秦桧独相的局面,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这在宋朝建立以来是从未有过的。

秦桧当政后,加快了宋金和议的进程。这时候,金朝政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绍兴七年(1137)七月,好战的粘罕病死,主战派遭到沉重打击,主张与南宋议和的宋国王宗磐、兖国王宗隽和左副元帅挞懒一派占了上风。在挞懒一派看来,“大齐”政权原为粘罕所支持,可是建立七年来,非但没有起到屏障的作用,反而因为力量过于薄弱,经常将金朝拖入到与南宋的战争中去。十一月,在挞懒等人的请求下,金熙宗下诏废刘豫,原属“大齐”的河南、陕西地,暂时直属金行台尚书省,从而为宋金和议扫除了障碍。绍兴八年冬,双方基本上达成协议,南宋以向金朝称臣纳贡的条件,换得原刘豫所占据的河南、陕西等地,以及归还徽宗梓宫和韦太后、钦宗的许诺。于是,高宗命大将刘锜率兵北上,准备首先收复汴京。

不料到绍兴九年秋天,金朝政局出现了反复,以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在争权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熙宗以谋反罪处死了宗磐、宗隽,又下诏捕挞懒。其中给挞懒的一条罪名是“与宋交通,而倡议割河南、陜西之地”。挞懒在从燕京逃往南宋的途中,为兀术所追杀。这中间,我们似乎看到了秦桧与挞懒秘密议和的影子,并出现一个非常令人玩味的现象:南宋有人说秦桧是挞懒纵归的奸细,是一个卖国贼(今人也有人持此观点);金朝则说挞懒通宋,是南宋的代理人。今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不难看到,加在他们两人头上的这项罪名,实际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只是各为其主而已。

绍兴十年五月,金熙宗采纳都元帅兀术的建议,公开撕毁早先与南宋达成的议和条款。金兵在兀术的率领下,分道伐宋,以重新夺回河南、陕西之地。于是,北上的南宋军队,有的退却,有的抵抗,宋金战争再起。

南宋军队在岳飞、刘锜、韩世忠、吴璘等人的领导下,奋起反击,阻止了金军的大举进攻。尤其是岳家军在河南战场上先后取得郾城、颖昌等大捷,收复了大批州郡,给金军以沉重打击,迫使金朝再次回到议和谈判的桌子上。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谈判,终因高宗求和心切,到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基本上答应了金人提出的和议条件。

高宗以为,南宋已经有了与金人议和的本钱,同时为扫除军队中反对和议的障碍,加紧筹划收夺兵权的事,岳飞也就成了他秋后算账、重点对付的对象。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可谓家喻户晓。他自二十岁从军,到三十九岁遇害,在抗击金兵、伪齐和游寇的战场上,英勇奋斗了一生。他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为收复中原故土,与金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高宗曾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具有高超的指挥战争的才能。人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作风正派,不娶妾,不歛财,不贪位,清正廉洁。有人问他,天下何时能太平?他的回答是:“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中国历史上,像岳飞这样德才兼备的武将,可以说罕有其匹。

那么,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高宗为什么要自毁长城呢?这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是赵宋统治者对武臣的压制和猜忌所至。他们只允许武臣俯首贴耳地服从帝王旨意,不能有半点异议。绍兴七年七月,高宗曾当面警告过岳飞:“太祖所谓‘犯吾法者惟有剑耳。’”但是,南宋建立之初,高宗要南逃,虽然当时岳飞还只是一个小军官,却要高宗“亲帅六军,迤逦北渡”;武人不能干预朝政,岳飞却上疏立储;高宗要与金人议和,岳飞却坚决反对;高宗要收回兵权,岳飞却有抵触情绪。这一切,从岳飞来说,虽然都是从爱国的目的出发,却犯了高宗的大忌。

此外,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至今尚未搞清的问题:绍兴十一年初,南宋获得情报,说金人准备再次大举南下。不久,兀术的军队进至庐州(安徽合肥),为此高宗十七次写信给岳飞,要他迅速增援淮西,但向以兵贵神速的岳家军却迟迟没有行动。对此,岳飞的解释是“方苦寒嗽”(患重感冒)和“乏粮”。这是实情还是他对高宗阻挠北伐不满,有意延迟增援?人们至今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又,金人为挑拨高宗与岳飞的关系,散布谣言说:岳飞与钦宗有勾结,要迎他回来复辟,更使高宗对岳飞由猜忌发展到了愤怒,达到动辄可杀的地步。

从主观上来说,岳飞也有一些弱点。他出生于生活贫苦、民风粗犷的北方农民家庭,在二十年行伍生涯中,又一直处于严酷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环境,这就造成了他刚直不阿而过于峻急,勇敢豪迈而有点轻率、忠诚执着而过于倔强的性格。早年,他作为王彦部将,因求胜心切,擅自率部出战遭到惨败。后来,当刘光世解职后,他希望合淮西军以壮大抗金力量,因没有达到目的,赌气擅离部队上了庐山,部将张宪以下纷纷仿效,要不是参谋官薛弼多方劝说,“此军亦乱矣”。都可以作为例子,古人说:“峣峣者易缺。”在封建社会里,有这样性格的将领,往往会遭到不幸。

高宗与秦桧密谋后,决定这次收兵权的计划,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学习类似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办法,以官位换取三大将——京东淮东宣抚使韩世忠、淮西宣抚使张俊、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的兵权。绍兴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下诏任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并宣押赴本院治事”,就是说要他们离开军队前往临安供职。五月初三日,又下诏:从今以后,各路大军皆由高宗亲自统率,即使偏裨小将,都可直接向高宗奏事,不必通过主管长官。高宗和秦桧为减少罢兵权的阻力,事先已与张俊秘密约定,罢诸大将兵权后,“悉以兵权归俊”,首鼠两端的张俊,便带头交出所管军马,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收回三大将兵权的第一步。

收兵权后,韩世忠继续上疏反对和议,“言桧误国”,并要求辞去枢密使一职。岳飞对不能直接上前线去收复中原,只能做在行在办公的枢密副使,也表示不满。韩、岳两人关系很好,他们在军队中都有一定影响,高宗和秦桧为了防止产生不测,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首先是命岳飞与张俊一起,前往楚州按阅淮东军,捃摭韩世忠在军队中的隐私,以制造韩、岳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个阴谋被韩世忠和岳飞识破了。恼羞成怒的高宗,终于将屠刀指向了岳飞,先于八月初九日,解除了岳飞枢密副使一职,继于十月十三日,以“谋反”的罪名将他投入大理寺。此时,韩世忠也被罢去枢密使,出任醴泉观使的闲职。当得知朝廷以谋反罪谋害岳飞时,韩世忠便去责问秦桧,秦桧回答道:“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历1142127日),岳飞被“赐死”于大理寺。

在岳飞的量刑过程中,刑部和大理寺曾作了如下判决: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岳云私罪徒。可是经过高宗“裁断”,改为:岳飞赐死,张宪、岳云处斩。比前次更加凶残。从中也可以证明,高宗是杀害岳飞的元凶,秦桧则是一个重要的帮凶。在以往历史中,一些人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把杀害岳飞的责任全部推到秦桧身上,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到此,高宗完成了收夺兵权的任务,使南宋政治重新走上了以文统武、以文制武的老路,这便严重地制约了武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后来抵抗蒙(元)的战争,产生了恶劣影响。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