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武林旧事
 
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与杭州市政建设
来源:《民国杭州市政建设》  作者:毛燕武  日期:2020-10-21

“博览会之价值,固不仅限于物质方面,其建筑之形式与内容,往往足以代表一国历史与地理,其有裨于国民精神教育者至大。”在杭州圣塘路旁一座叫“来音小筑”的别墅内,张静江、蒋梦麟、程振钧、林风眠等经常在此饮茶座谈,中心话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推进杭州的城市建设。最后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借提倡国货为名,举办一个西湖博览会,以大型会展活动推进市政建设,使杭州的各项建设全盘更新。     

首届杭州西博会于1929年举行,但酝酿筹备长达5年之久。早在1924年,浙江军事善后督办卢永祥、省长张载阳任职期间,就已草拟计划,选派筹备委员会主任李思浩,预算经费150万元,“一时赞成者颇众”。在经费方面准备发行公债,并加5厘的盐税为公债担保基金。但因国内军阀混战,社会不稳,工商界“唯恐借口为西湖博览会集资而军阀掳资,充实军备”,资金迟迟未能到位。直至1928年10月27日,西湖博览会筹备委员会才正式成立,设址省建设厅内,由建设厅长程振钧任筹备委员会主任,下设总务、场务、征集3股。其中,总务股掌理职员的任用、经费的开支、预算决算的编制等事宜;场务股掌理博览会会场的选择、布置及产品的陈列、装饰、园景、房屋修建等事项;征集股掌理博览会展品的调查、征集、保管、运输、免税、车船减费交涉等事项。另设工程、财务、交际、宣传、各馆所筹备、驻沪办事、驻京通讯等机构。在安徽、湖北、上海市及浙江省内75个市、县设立西湖博览会筹备分会,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诸城以及安南(今越南)南圻、爪哇(今印度尼西亚)万隆等地同时设立征集博览会出口委员会,广泛征集展品。筹备会先后开会14次,参加筹备人员先后达数千人,其中在杭州直接参加筹备工作的就有600余人。筹备会认为,博览会冠以“西湖”两字,可借重西湖的盛名,“西湖为天下名胜,凡游览西湖者,莫不顿起爱慕之心。此次博览会,借以征集全国著名物产陈列,供国人研究比较,冠以西湖名称,并即在西湖开会,是欲使天下人移爱慕西湖之心爱慕国产,则国产之发达,正未可限量”。筹备会结束后,西湖博览会大会正式成立,省政府主席张静江任会长、程振钧任副会长。筹备处专门设计了西湖博览会的会旗、会徽、纪念章和纪念册,发行西湖博览会有奖游券和纪念明信片。会场设有临时邮局,凡加盖“民国十八年西湖博览会开会纪念”戳记的明信片,可免贴邮票,投递国内各地。

博览会原定于3月1日开幕,后延为4月1日,再延为6月6日。参加开幕式的有国民党中央政府代表孔祥熙,中央党部代表朱家骅,委员林森、褚民谊,行政院代表蒋梦麟,监察院院长蔡元培,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以及中央各部、各省市代表和来宾共数百人,观众达10万余人。浙江省政府举办西湖博览会的目的一是“争促物产之改良,谋实业之发达”,二是为我国的产品正名,扩大国产的知名度,三是“起用国货,救济工商”,四是为壮大本省经济实力,五是为了纪念北伐之胜利。西湖博览会会场面积约5平方公里,环行一周约4公里。展出扬所借用沿西湖白堤、孤山、里西湖一带的公共场所、祠堂、庙宇、私人庄舍及添造部分房舍。博览会共设8馆2所3个特别处:(1)革命纪念馆。 (2)博物馆。 (3)艺术馆。 (4)农业馆。 (5)教育馆。 (6)卫生馆。 (7)丝绸馆。 (8)工业馆。 (9)第一特种陈列所“建设新浙江”。 (10)第二参考陈列所“师夷长技以制夷”。 (11)铁路陈列厅。 (12)交通部电信所陈列处。 (13)航空陈列处。

西湖博览会不仅展品丰富,而且建筑宏伟,构思新颖,引人人胜。大门位于里外西湖之交点、断桥的东北处,为宫殿式外形城堡建筑,屋顶三角形,金脊高耸,邸角分张,黄瓦朱垣。中设二门,分别为陆行进口之正门和水埠进口之水门,正面上书“西湖博览会”五个大字。临湖楼上装有一座大时钟,大门四周安装彩灯。大礼堂位于葛岭南麓,在丝绸馆和工业馆之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高15米,有3000个座位,为整个博览会之中枢所在。在中山公园前的湖中建有一座喷水纪念塔,以钢筋水泥制成,塔建基栏,四牛环伏。塔之中级筑有三头牛突出塔外喷泉,如珠下注。为方便游人参观,在孤山和葛岭之间跨湖架桥即博览会桥,全长194米,用34排木桩作桥基。桥面建有三亭,中大而丙小,亭各设座筑栏供游客休憩。中亭之顶装有无线电扩音机,播送大礼堂之演讲与戏剧以及跳舞厅之音乐、歌曲,“声闻十里、音遍全湖”。音乐亭建在西泠桥畔原秋瑾墓旁,占地约100平方米。亭左右分装两方形喇叭口,向天矗立,每遇演奏,葛岭之顶,西湖之面均可听及。为适合各国人员普遍娱乐,博览会特设跳舞厅,地处葛荫山庄之西,总面积2000平方米,设内厅和露天舞场。内厅四周列室座可容300余人,能供50对同时起舞,灯光灿烂,瞬息万变。露天舞场中间水泥磨光,滑如镜面,四周立柱,高悬彩灯,为杭州空前未有之一大跳舞场。百芝园设址西湖惠中旅馆之对面,设有三个露天戏台。中台罗致南北名家,表演杂技、滩簧、大鼓、评弹、口技等,左右两台分别演出四明文明戏(即越剧前身)与武林昆曲(即杭剧前身)等。

66日至9日,沪杭路局开通西湖博览会专列,每日上午730分由上海北站发车,中午1215分抵杭,中途停靠松江、嘉兴、长安3处,下午655分,由杭州开回上海。711日,辟教育馆特别陈列室3间,展出国宝《四库全书》。917日,举行商务印书馆宣传会,掀起杭城百姓购书订报热潮。博览会前后编印的刊物总计不下30种。其中《西湖博览会日刊》记载了西博会的空前盛况,图文并茂,印制精良,影响甚大。另外,西湖博览会开幕后,海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有许多学者专家、名人要角。博览会分函敦请他们莅会演讲,以此“启民智、振民心,寻求各种事业改进的途径”。大礼堂作为演讲台,并用无线电向国内外播送。主要演讲有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西湖博览会与文化的进展》、外交部长王正廷《最近外交上的方针》、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农业为工商业之基础》、军政部航空署署长张景惠《航空界在中国之地位》、军事参议院院长唐生智《参观西湖博览会的感想》、教育部长蒋梦麟《教育的四个问题》、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教育实业的结合》、教育部次长马叙伦《西湖博览会与科学教育》、浙江省教育厅长陈布雷《出版界与读书界》、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郭任远《改造社会与改造人格》、浙江省民政厅秘书工学士许炳望《人造丝问题之研究》、上海炼钢厂厂长胡庶华《中国钢铁业的现在和将来》等。

博览会原定于1010日闭幕,但游客踊跃、参观者络绎不绝,宾客纷至沓来。全国各地各行业代表、海外商人、华侨团体、各国记者、考察团等1000多个,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因此延至1020日结束。前后历时137天,参观总人次达2000余万人次,共耗经费120余万元。西湖博览会是民国时期杭州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盛会,也是杭州最繁忙的旅游活动,盛况空前,轰动中外。西湖博览会达到了近代中国博览会的高峰,它在提倡国货的同时引进游艺内容,将名园古刹、水墅山庄与展览会有机结合起来,融旅游、观摩、游艺于一体,与历史上著名的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费城博览会”并称为国际性庆典,在秀丽的西湖山水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从某种意义而言,会展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最有效工具,因为会展要求从基础设施人手,加快市政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是市政建设的“加速器”。西湖博览会既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社会巨变的产物,也是晚清以来中国博览会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江浙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西湖博览会作为民国时期惟一全国规模的展览盛事,对杭州、浙江乃至整个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博会给举办地杭州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开会期间,参观者遐迩毕集,举凡舟车之供,居食之需,无一非仰赖于本会,不特大商巨贾得藉以畅销货品,即下至贩夫走卒亦无不沾其惠,于本省经济裨益尤多”。西博会通过编辑发行《西湖博览会指南》和《西湖博览会参观必携》等资料,以及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详细介绍了杭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提升了杭州的知名度,促进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塑造良好城市形象。而且,西博会的会场建设促进了西湖风景区的改造。为了便于市民参观,在会场修建了音乐亭、跑马场、跳舞厅、电影院、木桥、厕所等休闲公共设施,在附近整修了道路,铺设了轻便铁路,开通了公共汽车。为了确保会场安全,布置了消防设施,还给大商家、会场建筑投了保险。大会结束之后,以西博会存留展品为基础,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博物馆。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杭州市政建设。气势恢宏的西湖博览会是推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杭州市政建设的重要载体,较好地诠释了大型会展活动与市政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给市政管理者以重要启示。这种理念一直影响到杭州令天的市政建设。

相关内容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校史寻踪|清末浙江高等学堂之学风 ​——和风篇呈吾师张阆声先生(1941年11月1日) 2024-11-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