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称之为“江墅铁路”,即从江干到拱墅的铁路。 1897年,江墅铁路起初拟定的路线是从拱宸桥向东经乔司、横塘等镇,直达钱塘江口。 同年秋,杭州绅商组建了“利远公司”,计划招股兴建。其规划的路线改从拱宸桥西大关出发,从猪儿潭一带转松木场,经青芝坞,大小麦岭,绕出西子湖畔,再由南屏山麓转至凤凰山下,直达江干。 这条江墅铁路经过的路线相当于现在杭州的莫干山路、曙光路、玉古路、龙井路、三台山路、南山路、万松岭路直达闸口。
江墅铁路穿城走线示意图 这条穿城而过的路线遭到了杭州市民的强烈反对。 原杭州松木场及大小麦岭一带,沿途都是墓葬。1897年秋,当人们听说八月即将开工的江墅铁路穿城而过,沿途将拆迁大量的坟墓和建筑时,顿时谣言四起,城内大道两旁贴满了各种匿名“大字报”。“大字报”声称:“如将坟墓掘开,一时无法安葬,可将骸骨棺木暂时借办理铁路的杭人祖坟上掩埋!拆我的房屋,一时无处存身,可以暂向办理铁路的杭人家借住!” 原来估计沿途约有五六十座墓葬。随着谣言四起,公司只能派人前去实地勘察。勘察人员回报,只有五六处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公司遂派工人钉桩标记,钉桩落实,不料古墓竟达数百处之多。 杭城的风云引起杭籍御史陈其璋的重视,立即上奏,反映情况,要求朝廷下令,让浙江巡抚廖寿丰停办此筑路方案。如果江墅铁路必须要建,建议改走绕城线路。 奏爲浙江杭州拟筑鐡路,有害无利,羣情汹惧,恳恩电饬抚臣迅卽停止以安衆心,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维鐡路之兴所以爲利用便民尅期致远也,津芦之路成效已昭,芦汉之路接踵兴办,此外凡可以通商惠工者,罔不宜力筹兴筑,期于必成。然从未有舍三四里至近之路而弗由转迁道筑路三四十里而谓可以求利,便如杭州之欲开鐡路者也。杭州省城左江右湖,爲水所限,不能跨钱塘江而至浙东之宁波绍兴等处,人皆知之。乃欲办鐡路者,创爲自湖墅至江头运货之说。查杭省十门,南爲凤山,西南爲清波,东南爲候潮,北爲武林,其武林门外至大关卽湖墅是也,由大关进武林门,仅二三里,有拨船可逹城内通江桥,至江头亦止三四里,由凤山、清波、候潮三门至江头约一二里,二三里不等。若货自浙东渡江而来起拨入城,或苏杭之货至浙东由大关起运,亦不过费二三里,四五里之运脚,用资不多,且自江头至大关亦片时可逹,不必鐡路以期速也。卽欲速矣,应自大关筑一路至武林门,由江头筑一路至凤山候潮等门,然均止有三四里,亦无所用之,是以创办者故迂其途,欲由湖墅以逹江头,且不言大关而言湖墅,以惑当道之不知地理者。闻其挿标之处,皆舍正路,而不由转由大关之西南,武林之西北,折而绕至距城数里之松木塲,由彼凿通西湖背面之山,以逹于湖,再由湖上凿通小麦岭,绕出省城,西南经清波、凤山二门以至江头,经此一绕,约有三四十里,以三四里一蹴可至之路,改而爲三四十里迂曲之鐡路,虽火轮迅速亦属有限,若谓意在运货,今浙西茶丝由轮船一日夜可至上海,由上海一夜可至宁波,浙东之货亦可由轮船以逹上海,而欲恃腹地三四十里之鐡路,以分轮舟之货物,势必不能。至江西之货多由九江附搭轮船,亦断未有由钱塘江而来者,此皆于事无益,于理不通者也。然尤有于情不顺者,一经筑路,废田拆屋,势所必然。而标识之处坟墓约以万计,臣闻近日杭城徧黏匿名帖,士民公议,欲与创办者爲难,有拆一屋卽迁于其所居之室,掘一坟卽厝于其祖父之茔之语。夫果使有益于公家,有利于商贾,虽民情弗恊,或不妨强使必从,若祗便一二人牟利之私,转而激千万户难堪之怒,深恐酿成巨祸,利未见而害已形,地方官当亦不愿有此。现闻十月间卽要开工,爲期已迫,民情悚惧,讹言日滋,可否请旨,电饬浙江抚臣谕令停止,非独免创办者怨讟之归亏折之害,而圣恩所被保全实多矣。臣籍隷浙江,闻见较确,用特缕陈,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又附片云:再。利之所在洋人计之最精,在西湖所开鐡路,果有大利洋人,奚独不言?诚恐竭蹶以图,而异日并不获利,仍抵押于洋人,则转不如少此一举之爲得也。如谓怵他人之我先,爲此先发制人之计,查省城自艮山门沿城行可逹东南清泰门,至江干不及十里,卽宋时之沙河塘也。此处地形径直,田庐不多,坟墓亦少,于省城形势是弓弦,若自西湖一带则爲弓背,舍弦就背非智者之所爲也。若因杭州新开码头非有鐡路不可,当就艮山门向东南而爲之,其路平坦,事半功倍,尙属权宜之计。是亦不得已之办法也。谨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谨奏。 陈其璋的奏折引起光绪皇帝的重视,随即下旨,要求浙江巡抚廖寿丰“如开办并无大利,自以停办为是”。如果必需铁路,对于从艮山门绕城走线,请“一并查核具奏。” 军机大臣面奉上谕:御史陈其璋奏浙江杭州鐡路有害无利羣情汹惧请饬抚臣迅卽停止以安衆心一摺,所奏各节颇属详细,如开办并无大利,自以停止爲是。着廖寿丰体察情形,据实具奏。另片奏,杭州如必需鐡路,当就艮山门向东南兴筑事半功倍等语,着廖寿丰一并查核具奏,将此谕令知之,钦此 江墅铁路的穿城方案最终因迁坟风波被彻底否定,从此以后,江墅铁路的建设一直按照绕城线思路加以设计和发展。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