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的最后二年,钱唐郡终于出现。钱唐郡是一直延续到隋朝时杭州的涎生。 关于钱唐的设立的原因和背景等问题,是陈后主为了安置投奔而来的西梁二萧,于是改吴郡为吴州,升线唐县为钱唐郡,作为吴州的属郡。然后任命萧瓛为吴州刺史,下辖吴郡和钱唐郡二郡。 那么,钱唐郡下辖属县情况如何呢?关于这一问题,《陈书》并没有明载,只提到了“割钱唐县为郡”。所以对属县情况,还需要做一番考证。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县呢?据地方志的记载,至少还有富阳、新城二县。 《成化杭州府志》:“属钱唐郡县二:富阳、新城。” 《万历杭州府志》:“陈祯明元年以吴郡钱唐县置钱唐郡,领县二:富阳、新城。” 这二县本来都是吴郡属县,而地理位置在钱唐县以西。如果要钱唐郡,这二县自然被纳入到钱唐郡境内,应该无疑,无需努深论。 实际上,除了富阳、新城之外,应该还有桐庐。因为从地理位置看,桐庐县更在富阳、新城以西。按道理讲,此时划归钱唐郡属于情理之中。但是前引臧励和的《补陈疆域志》中,桐庐县并没有归人钱唐郡下,而是依然列为吴郡属县——这就相当于ー块飞地。这种情况是令人费解的。而且对此怪现象,臧励和书也有列出证据。 如果桐庐不属于钱唐郡,那么是否有可能划归西部的新安郡呢?孙权时,以黔县、歙县为主体,分离出四个县,共六个县,建立了新都郡,晋太康元年改名新安郡。其辖境一直较为稳定。其东部与吴郡的建德、桐庐、寿昌接境。 南朝的宋、齐,都有州郡志,据《志》文可知,建德、桐庐、寿昌三县,在宋、齐也一直属于吴郡。但到了梁、陈之交时,建德县划归东阳郡,而寿昌县则在梁普通二年(521年)时,改属新安郡。桐庐县没有说明有何归属,那么,最大的可能应该还是属于吴郡。而此时,当也应该划归了钱唐郡。 我们还可以从《太平寰宇记》中寻找一点旁证,桐庐可能是列入了钱唐郡的。《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五《江南东道七》“睦州”条下有: 隋平陈,废郡为新安县,省遂安县。仁寿三年割杭州桐庐,并复立遂安县,仍改新安为雉山,以三县置睦州。 虽然这是隋代的资料,而且经历了州郡县大调整。但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大概可以推断:新安郡在隋废之前,也并没有辖有桐庐县。相反,可能在隋代一开始,桐庐县境就划入了杭州境内。则此前,桐庐县可能为钱唐郡之属县。 此外,还有一些方志和地理书,还认为於潜、余杭二县,也是钱唐郡属县。 《嘉靖余杭县志》:“余杭县,陈为钱唐郡地”。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於潜,陈属钱唐郡”。 《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除了认为新城县是陈属钱唐郡之外,於潜县下也注明是“陈属钱唐郡”。 前引臧励和的《补陈疆域志》中,在钱唐郡下所列属县,除了钱唐县外,有富阳、於潜、新城。其证据都是《方舆纪要》和《ー统志》,当即《读史方與纪要》和《大清一统志》。而这两书中,都没有能提供更早的证据。 又根据前引《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三《江南东道五・杭州》:“隋平陈,废郡,.....割…吴兴之余杭.....置杭州。”可见,在隋的时,余杭县还是属于吴兴郡的,并未归属钱唐郡。 余杭县既然还属吴兴郡,则更在余杭以西的於潜县,当也还属吴兴郡,不会隔着余杭县来割属钱唐郡。 此外,钱唐郡的属县可能还有一个:盐官县。 前引明代的严行《资治通鉴补》卷二百七十“唐纪二十三”,在“后以天官侍郎盐官顾琮同平章事”条后加注: 盐官县,汉属吴郡;吴属嘉兴,置海昌郝尉;梁、陈属钱郡;隋属余杭郡;唐属杭州。 严衍的这条注解,不知有何依据。《资治通鉴补》的此条记载之后,胡三省也有加注,但内容与此有不同,并没有提到“梁、陈属钱塘郡”的内容。 “梁、陈属钱塘郡”,似乎仅此一见,目前属于孤证。首先,梁朝尚无钱唐郡,“梁”字必误。至于“陈属钱塘郡”,是否可信呢? 据“海宁郡”的考证可知,海宁郡大概是在祯明元年废除的。而据前引《陈书》卷六:“(祯明元年)冬十ー月乙亥,割扬州吴郡,置吴州;割钱塘县为郡,属焉。”可知陈朝的钱唐郡的设置,恰恰正在陈祯明元年。两者的时间吻合得非常好。这是不是可以认为:在祯明元年,陈后主在设置吴州的同时废除了海宁郡,同时设置了钱唐郡,而其中海宁郡的海盐县也废省,并入盐官县。而盐官县再归属钱唐郡。 但是根据《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三《江南东道五・杭州》:“隋平陈,废郡.....割…吴郡之盐官.....置杭州。”按照这个材料,那么盐官可能并未曾属于钱唐郡,而是在海宁郡废除之后,仍然归属吴郡。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盐官县本来一度割属给钱唐郡,但后来很快又从钱唐郡分离,仍归属吴郡。只是史籍缺载。这样解释,自然能够把史料的矛盾给弥缝上。不过这种解释也缺乏证据,暂置于此。 根据以上考证,我们可以认为,钱唐郡在明元年设置时,属县有:钱唐、富阳、新城、桐庐、盐官(包括海盐地)。共计五县。不过后来盐官可能很快再度分割出去,划归吴郡。则钱唐郡后来实有钱唐、富阳、新城、桐庐四县之地。 随着陈朝被隋所灭,钱唐郡也在新政下被废除了。不过它同时又获得了一个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