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想起了中东河的那些往事
来源: 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  作者: 顾志法  日期:2021-01-08

从城南凤山桥向东经河坊街,再向北到京杭大运河,流经南宋老皇城根的中东河是杭州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厚、居民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河道。我曾在离中河一巷之隔的地方居住了15年之久,对这条从南到北贯穿杭州主城区的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上世纪80年代中河的老照片,其中有上世纪80年代初中河治理前盐桥、丰乐桥、凤山桥、荐桥、柴垛桥两岸的景象,也有中河治理后全新的河道景观。

退休后,在家翻看着那些老照片,一些往事就浮现在眼前,那古老的中东河两岸,大都是清末民国初所建的典型水乡民居,依河而建,粉墙黛瓦,站在桥上远远望去,屋檐层层叠叠。现在还有不少历史建筑。

当年由于河道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河埠废弃、驳石勘残缺,河水失源,水质黑臭,人称“杭州的龙须沟”。这里的民居卫生条件极其简陋,每天要倒马桶,没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也没有阳台,有的住户一年四季连太阳都晒不到。据当时的资料统计,中东河两岸开设有300多家工厂和居住着约35万居民,每天泻入河中的污水有12万吨以上,其中含汞、氨、硫等有毒物质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许多倍。溶解氧为零,能见度为零,水生物绝迹。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民权路、民生路居住过,离中河也就100多米。让我记忆最深的是那中河上的回回新桥,它是一座石拱桥,位于解放路丰乐桥的南面,小伙伴相约去延安路的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看电影(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地方),到中山中路去购物都要经过忠孝巷、珠宝巷,在这座小石桥上等候。翻过小桥,右边是一垛高大的院墙,里边有个小天井,住着七十二家房客;左边是一个弹棉花的铺子,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每当炎炎夏日的傍晚,住在小桥东边珠宝巷内的居民,挡不住中河里散发的臭气,纷纷在青石板铺的小巷内歇息,有的在自家门前摆张竹床,有的放个竹躺椅,点上个蚊香。小孩子们就在灯光下看着小人书,与同伴们玩耍;大人们有的听着收音机,有的则谈论着一天的新闻;母亲在洗好澡的婴儿身上扑些香粉,给婴儿戴个肚兜,让他躺在竹榻上,守候在一旁轻轻地摇着鹅毛扇,驱赶着蚊子,逗着孩子乐;有的聚在一起看电视,那时大多是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当数是武打片了。在这时候,我们要到小巷子里去买点饮料之类物品,走路要小心一点,一不注意就会碰到歇息的居民,但即使碰到了,都会互相理解,笑笑就没事了。

由于河道的严重污染,危及了中东河两岸居民的身心健康。1982年3月,国务院和浙江省政府在听取了杭州市的汇报后,分别拨款7500万元和2000万元人民币,支持杭州市进行中东河综合治理。在此基础上,杭州市政府提出了以治理中东河为中心,把搞活水体、提高水质、改善居住条件、兼治交通、绿化环境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方案,得到了国家和省建设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市政府在1982年8月10日下发了《关于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决定》,建立了杭州市中东河综合治理总指挥部和上城、下城、江干三个区的分指挥部。同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中东河综合治理全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为治理中东河工程多作贡献,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大力支援,共同把这一造福市民和子孙后代的事业办好。

经过市城市规划和城建部门近一年的努力,中东河综合治理的规划与设计方案完成。1983年3月,杭州市在上城区横河公园举行了隆重的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典礼,在整个治理工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驻杭部队的大力支持,到1988年工程基本建成,并陆续交付使用。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一系统工程包括了10多个单项工程、近500个单位工程,工程之间互相交错,环环相扣。主要有:河道治理。包括疏浚河道,砌筑两河驳石勘 ,新建、修整滚水坝及水闸等;污水处理。包括埋设污水截流管1.65万米、雨水管1.06万米,铺设杭州市第二污水干管6825米,在四堡建设日处理能力达40万吨的一级污水处理厂等;道桥建设。包括整修及改建、新建桥梁38座,建设凤山桥至梅东高桥长5.28公里、宽14米的中河路,成为当时市区南北主要交通干道之一,极大地缓和了当时的交通拥挤状况。建造了时为杭州最大的现代立交桥,就是中河路立交桥,它跨越京杭大运河,直行四车道沟通主城区南北交通,宽17.6米、长840米;拆迁房建设。包括拆迁工厂、学校、商店等单位342个、居民7237户,疏散人口2.7万余人,在市区周边朝晖新村等20多个住宅小区新建拆迁安置房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使拆迁户的人均居住面积从拆迁前的6.22平方米提高到8.1平方米,80%以上的拆迁户增加了居住面积。使久居“杭州龙须沟”两岸的住户结束了旧屋陋巷的居住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由于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极大拥护,7000多户居民动迁只用了2年7个月,没有发出一张限令拆迁的通知。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2.2亿多人民币,为当时杭州市解放以来最大的市政建设工程。1989年7月,工程顺利通过验收。1991年,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获全国环保优良奖,设置在中河源头的石碑“银河双落”为张爱萍将军所题。

河道治理后的中东河两岸,1985年开始了绿化工程,其中中河两岸新增绿化面积6.92公顷,种植乔灌木5万多枝,还选种了香樟、桂花、垂柳等树木67种,铺设草坪1.44万平方米。绿化后的中东河两岸,柔软的草坪,扶疏掩映着红花绿叶,玲珑古朴的亭榭石桥,不仅美化了沿河的环境,改善了市容景观,还起到了调节城区小气候的作用,正是“中河车马东河柳,长伴西湖不再羞”,千年古河换了新颜。

治理后的中河,水变活了,水质在逐渐变清过程中,岸边生活了很多的水蚤,杭州人俗称金虾儿。我家养了一缸金鱼,每当傍晚我就带着小孩到河边散步,用纱布和铁丝圈做成的网兜,绑在小竹杆上,到河里捞水蚤,水蚤生长在不同的水质里,分米黄、粉红、深咖啡等多种颜色,中河回回新桥两边的金虾儿大都是粉红色的,南边比北边多,一次能捞一大杯,下过雨后特别多,捞来的金虾儿用自来水漂洗干净后喂金鱼,金鱼十分爱吃。吃不完的金虾儿还可以速冻,一天喂一点,能喂好几天金鱼。后来中河里的水越来越干净了,金虾儿就越来越少了,而小鱼儿却越来越多了。

中河路建好不久,就开始建中河高架了,当时人们觉得中河路的规划设计前瞻性不够。有一次,笔者与一位杭州城市规划的老前辈聊天,从杭州主城区道路拥堵,停车难,行路难,谈到了当年中河路的建设。据他说:中河路是杭城主城区南北向的主要交通要道,上世纪80年代中东河综合治理,在设计中河路的建设方案时,就意识到那时设计的中河路宽度不能适应杭州城市发展的交通需求,但要再向西侧拓宽因拆迁量巨大而不允许,有专家就提出将中河盖掉变成道路,但这一提议很快被建设部的专家否定了,而是采用了在中河路上建高架的方案解决交通发展的需求不足问题。说明当时的规划设计者们不是没有远见,而是客观条件所限。

   如今的中东河沿途结合景观提升改建了主题公园,修建了以水杉、银杏、垂柳、香樟等植物为特色的绿道,新建了八亭八廊,全面提升了河道景观,人们可以坐在小船上欣赏杭城风景。还结合沿线的立面整治、亮灯工程和87处历史文化展示,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创造了优良场所,同时也展示了杭州整个南宋遗风和市井民俗。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