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珍仿宋版创制缘起 (丁辅之1923年印行) 整整一百年前,时为1920年8月,刚过“不惑”之年的丁辅之(1879—1949,又名丁仁),收到了一封政府批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国家认可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字体发明者和使用者。(对,这位丁先生也是西泠印社的创建者之一。)
聚珍仿宋印书局商标批件,1920年
内务部批第六三五号 原具呈人聚珍仿宋印书局经理丁仁,呈一件呈送仿宋欧体字模暨样本,请注册给照由:据呈称广征宋版书籍,精摹字体,出资聘人仿刻铅质活字,精制铜模,范铸铅字,仿宋版格式排成书籍,现总计铸成之字有头号、二号、四号及二号、三号长体夹注各欧体宋字共计五种;已摹写样本陆续创铸者,计顶号、初号、三号、五号及头号、四号长体夹注等字,又创制长短体字及西夏字体。凡已制未成之字共计八种,一俟全副制成即可分次发行。等情并将已制成之头号钢模及铅字等五种暨仿宋欧体字模样本,聚珍仿宋版式样本各二份,注册费五元到部。核与著作权法第七条暨第十三条尚属相符,应准注册。给照以后,续成之字仍应及时呈送备案,合行批示执照,并发此批。 中华民国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署内务总长张(印)
丁氏发明的这种字体,在中国古典书法与现代印刷工业之间架设了一条通道,也为追逐复古风尚的国人提供了一种批量制造的标准。丁氏发明的这种“仿宋欧体字”与“聚珍仿宋版”,使得中国传统书籍(尤其是木板刻印书籍)的印制,开始摆脱对纯手工的依赖,不再只依赖于底版书写者、刻版工匠以及刻印书籍出资人与投资者本身的偏好与个性,而可以成为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还可以随之成为全民普及性质、物美价廉的一种文化熏陶。
为先父编印诗集,丁氏兄弟创制“聚珍仿宋版” 1919年,丁立诚所著《小槐簃吟稿》刊印面世。丁氏并不是什么明清两代的“古人”,只不过清末一介文人。中华民国刚一成立,丁氏即病逝;《小槐簃吟稿》是他的两个儿子(丁辅之、丁三在两兄弟)为其刊印的诗集,以资缅怀先父。 这一部诗集正文印制使用的是三号方体字,虽形体方正庄重,但却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横细竖粗的“宋体字”,而是横竖笔画结体均匀,富于清朗劲挺的楷书意味。 丁氏兄弟从1911年开始筹划为先父编印诗集,却始终觉得当时通行的方形“宋体字”,庄重有余、灵秀不足,印行诗集不应该用这么刻板重拙的字体。可是,当时根本找不到,也没有现成的符合其标准的那种“理想字体”;市面上普遍存有的,皆是沿袭、套用或局部修整清代官版刻书标准字体,皆为横细竖粗的方形“宋体字”,模式无一例外。丁氏兄弟想要的那种,流露着清秀流畅楷书笔意,又有略微连动态势的精雅字体。失望之余,从小饱读经典、精于书法篆刻的两兄弟心生创意,决意自己动手,刻铸一套合乎自己心意的字模。 丁氏兄弟决定广征宋版书籍,亲自仿写,刻制活字,然后拼版印刷。原本打算以黄杨木刻字(曾试刻过一批),但工费太大,才决定易木为铅,并赴上海出资聘请当时的名刻工徐锡祥、朱义葆二人合刻铅质活字,并精制铜模,范铸铅字。 时至1916年,这种经过丁氏兄弟加工设计之后的楷体字,这种经过模仿欧体(欧阳询的书体)的统一改型的字体,由于字体原形均出自宋版书籍,他们即将这一字体命名为“仿宋欧体字”。 丁氏兄弟为之钟情并因之倾力创制的这种字体,其出现的年代,远远早于已经明清两代固化为方形符码的“宋体字”,它的形态根基仍然是楷体字,成形时间是早于宋代的“欧体字”。 所谓的“欧体字”,即其开创者欧阳询所书字体,这一字体的出现,若按年代划分则应称之为“初唐体”,而绝非“宋体”,似乎也更不应命名为“仿宋体”。只因这种“欧体字”,在宋代才被书商及印书者摹写定型,大量使用于刻板印书,成为宋版书的“标配”字体。 一百年前,丁氏兄弟为“欧体”正名,明确称其创制的字体为“仿宋欧体字”。与此同时,还为以此字体为核心技术,摹仿宋版书版式的活字印书版式命名,称之为“聚珍仿宋版”。此新发明的版式与“仿宋欧体字”一道,共同申报国家专利。 所谓“聚珍”,就是活字印刷的意思,始于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也是认为“活字”一词不雅,而替之以“聚珍”一词,“聚珍”有聚拢字模印就珍本之意(所以乾隆皇帝是个“讲究”人)。于丁氏兄弟而言,此“聚珍”前缀,除了沿袭成说、有所增饰之外,或可用来形容丁氏兄弟多年聚集宋版字体样本,多年精心铸造,方得成就珍贵字模之意。
须知,“仿宋欧体字”与“聚珍仿宋版”还未申报专利之际,丁氏兄弟之一丁三在,即不幸于1917年英年早逝。其兄丁辅之,全力承续兄弟合作未竟之事业。 当商务印书馆希望与之合作,觉得“聚珍”二字太过繁冗不欲在书籍中予以标示时,遭到了丁辅之的断然拒绝。不久,丁辅之创办“聚珍仿宋印书局”,一时名扬海内。后虽为中华书局购并,丁氏仍一直居于技术总监地位,且“聚珍仿宋版”的专利名称,一直明确地标示于所印书籍的版心及页面之上。
聚珍仿宋事务部旧影
可以说,“聚珍”二字,从被丁辅之用于专利名称开始,一直处于与“仿宋”二字同等重要之地位。“聚珍”二字,包蕴着丁氏兄弟共同创制专利字体与版式的某种独特情感寄托。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