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浙江大学报》2008年7月1日第6版,现已收入胡可先教授新著《半亩方塘——我的思想学术之路》;网络来源:经纶图书 ————
有时候我们评价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会称其为“有学问”;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会被称为“搞学问”。但学问是什么,怎么搞学问,却是常常谈到而思考并不深刻的问题。
学问的最初意涵是学习与询问。《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故马一浮的《释学问》作了明确的解说:“学是学,问是问,虽一理而有二事。……学是自学,问是问人。”这里指明了学问的获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学。研究生的自学,不是一般地学习知识,否则与中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社会上普通人的学习就没有区别了。自学的精髓不仅要增加知识,更在于提高悟性,也就是自己证悟。目的在于形成自己的学术个性与知识结构,他人替代不得。所以作为研究生的学习,自悟极为重要。二是问人。也就是借助别人以获取学问,促进自悟。当然研究生问老师,特别是导师,就是最重要的获取学问的途径。当一个问题不清楚时,问了导师而解决了,就会称导师在“指点迷津”,或“金针度人”。研究生与老师,特别是导师的关系最为重要,导师是研究生明确的指路人,选择导师而问途学术是研究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即如迷者问路,病者求医一样,“须是遇善知识,不然亦有差了路头、误服毒药之害。”(马一浮《释学问》)而问人(包括问导师)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自悟。有的硕士、博士生到了毕业时还没有达到自悟的境界,我们就认为他不善于搞学问,当然这也是老师指导的失败。
言学问时有两个误区。一是把知识当学问。知识与学问关系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知识多了,我们称之为见识广,功底深,但不能说他就会搞学问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学理化,达到创新的境界,又能系统地表述出来,这样才是研究生所要追求的学问。二是把才气当学问。比如一个研究生有才气,我们就以为其悟性好,适宜搞学问。其实也不尽然。才气可以转化为学问,但要加上恒心与勤奋的。否则才气转化为小聪明,就值得担忧了。明人袁于令《今世说》云:“聪明,诗之贼也。”我觉得聪明也是做学问之贼,当今的一些学术投机与学术腐败,很大一部分是“聪明”造成的。因此我们提倡做学问时,要用智慧,而不是用“聪明”。 学问之好坏,与读书的关系至为密切。读书在于穷理,否则就是读死书。硕士、博士生读书,首先应以穷其学理为要。观近年的博士论文,能上升到学理层面者颇少,硕士论文就更不用说了,这是读书未能穷理之失。读书而不穷理,容易导致两种倾向:一是不知书之大旨,死钻胡同,终入歧途;二是读书虽多,却一知半解,傲然自足,结果眼高手低,少有成就。其次是读书要专精。近年有些研究生读书撰文,以检索软件为要务,尚未专心沉潜,就轻易立说,这是读书不用心的弊端。再次是不要做文献的奴隶。读书而重文献,增强功力,提升学力,是为正途。但过重文献,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其失亦大,往往会流于琐屑饾饤,识见不高。
我们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阶段,要使自己经历一个严格的、全程的学术训练,成为才、学、识兼长,真正的高层次追求学问的人。这样毕业出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和工作,都会逐渐臻于自己希望的境界。胡可先《半亩方塘——我的思想学术之路》浙大出版社出版 | 2020年5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