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美德嘉行 山高水长——西泠印社创社以来接受捐赠的情况概述
来源:杭州日报艺术典藏微信公众号  作者:诸葛慧  日期:2021-04-12

图片《西泠印社小志》收录的印谱捐赠情况,以及甲辰(1904年)至甲寅(1914年)的捐款情况

截至2020年末,西泠印社收藏的文物和资料数量达23000余件。其中,印章、印谱、书画等品类的珍贵文物收藏,因其完备的体系、鲜明的特色和出众的代表性,在公藏单位和学术界享有盛誉。这些珍贵藏品的背后,凝聚着几代西泠印社人和捐赠者存亡继绝的使命担当和印灯传续的无私奉献精神。

清光绪三十年(1904),“事关公益,体属私团”的西泠印社,在成立之初就“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玺泉刀,无不博采旁搜,藉资证经考史”。社员们将自己的收藏带到印社,一起观摩交流,将藏品赠予印社收藏,以备研讨之用。在印社百业待兴之时,社员和贤达们捐赠印社的财物林林总总,不仅有钱资、印谱、印章、器具,甚至还包括土地和房产。

虽然在民族危亡和战争风云来袭时,西泠印社的日常活动有所停顿,但是西泠印社中人爱国、护社,保存金石的文化自觉始终不曾改变。

1951年,当时唯一健在的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带着丁辅之的嘱托,与吴隐的儿子吴振平商议,将西泠印社所有资产无偿捐献给人民政府,仅要求保留“西泠印社”的名称。西泠印社几乎不再收藏有早期积累的可移动文物,性质由私而公。

1957年,浙江省文化局提出恢复西泠印社,组织成立“筹备西泠印社委员会”,展开相关恢复工作。但是依照“贯彻中央关于体制下放的指示”,西泠印社移交至杭州市文化局管理。1959年8月,杭州市文化局设置管理机构——西泠印社办公室,负责筹办西泠印社的恢复和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金石书画精品展览。西泠印社办公室主任王树勋、西泠印社原总干事韩登安等人,积极走访西泠印社社员和各大收藏家。西泠印社迎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接受捐赠的高峰。

1957年,为筹备观乐楼的“吴昌硕纪念室”,吴昌硕次子吴东迈先生向国家捐赠金石书画作品和吴昌硕生前作画的文房用具等珍贵文物,其中,吴昌硕旧藏的缶等器物,以及文具共43件于1964年移交西泠印社收藏。

1962年,叶宝琴女士遵照张鲁庵先生的遗愿,将其毕生收藏的历代印谱433部(近2000册),历代玺印、流派印章1525方捐赠西泠印社,为西泠印社的印章和印谱收藏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同年,社员高络园捐赠铜印;高络园的女儿高璧女士捐赠《朱雪个山水册》等明清绘画3件;社员葛昌楹捐赠文彭刻“琴罢倚松玩鹤”、邓石如刻“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等珍贵印章43方。这一笔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捐赠,引领了西泠印社捐赠之风的复兴。

1963年,西泠印社迎来建社60周年纪念大会。韩登安、朱醉竹等人从孤山鸿雪径将李叔同1918年赠予西泠印社的94方印章悉数取出。同年,陈叔通捐赠童大年等人篆刻印章40方;高维骞捐赠赵之琛等人篆刻印章34方;钱镜塘捐赠吴昌硕等人印章26方、王震绘画1件。

1964年,王福庵夫人朱娴女士遵照王福庵先生遗嘱,将家藏的书籍、印章、字、画、碑帖等共计887件捐赠西泠印社。1965年,张珏女士将父亲张宗祥的121方藏印和自用印捐赠西泠印社。

从1957年到1966年间,还有阮性山、丰子恺、张宗祥、张载人、王贶甫、魏廷荣、郑平、陈叔通、张开济、章劲宇、邵裴子、曹漫之、吴朴堂、胡佐卿、韩登安、朱醉竹、唐云、汪德侃、汪德峤、丁士麟、叶邦俊、沙孟海、施显火、施付贤、吴振华、张寒月等人向西泠印社捐赠藏品。

1979年,庆祝建社75周年大会,开启了又一次捐赠的热潮。社员王个簃向印社捐献朱雪个、吴昌硕等书画29件、杂件3件;程十发捐赠明代绘画和吴昌硕书法;1982年,刘汉麟将吴昌硕12方田黄自用印捐献西泠印社;吴振平家属捐赠印谱、书法、拓本等40件;1987年,戚叔玉将《十钟山房印举》的印拓捐赠西泠印社;丁仁的孙女丁望如、丁如留女士将王福庵、吴朴堂等人为祖父篆刻的73方印章捐赠西泠印社;1989年葛昌楹夫人冯梦苏女士向印社捐赠吴昌硕、钟以敬、叶潞渊篆刻的葛昌楹自用印10方;在20世纪80年代为印社捐赠的,还有陈巨来、郁重今、吴长邺、周哲文、丁吉甫、费新我、韩天衡、陈寿荣等。

20世纪90年代,捐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1999年,杨鲁安将商朝甲骨,阮元鉴赏、翁方纲题跋的《散氏盘》初拓本,陈介祺旧藏的《毛公鼎》精拓本,以及铜镜、钱币、印谱和战国至秦、汉、宋、元等历代官私古印共计200余件捐赠西泠印社;范曾捐赠宋元铜押印50方;小林斗盦捐赠战国、齐陶文50件;菅原石庐捐赠邺城古陶文50品;中岛蓝川捐赠藏传铁印50品;川合东皋捐赠印谱52种;孙家潭捐赠铜印、押印23方;青山杉雨、青山庆示、林乾良、方广强、张英田、路东之等人也向西泠印社捐赠了自己的收藏。

2000年,松仓晴海、今成晴已、梁章凯、沈欣等人开启了21世纪的新一轮捐赠。2003年,西泠印社喜迎百年华诞,来自海内外的捐赠接踵而至。小林斗盦捐赠吴昌硕所刻“西泠印社中人”;又有今村光甫捐赠43部印谱及8枚西藏铁印;梅舒适捐赠长尾甲花卉手卷1件;顾振乐捐赠王福庵等篆刻26方及印谱7部;刘新惠捐赠吴朴堂摹古玺印篆刻192方。为百年西泠捐赠的还有:王北岳、诸涵、诸毓、李岚清、韩天衡、童衍方、尾崎苍石、王传峯、刘乃中、龙乐恒、曹用平、章国霖、罗随祖、吴超、鞠稚孺、赤峰市巴林石集团、刘银华、彭城印社、关正人、钱骏、方箴、矫毅、沙更世、陈波、陆芳耕、吴永良、江成之、唐达聪、吕军、吴欢、丁肃君、丁云川等。

2005年至2010年,有刘创新捐赠封泥100件;刘江捐赠《百印贺西泠》所录印章原印100方;此外,还有丁裕年、俞克华、鱼住和晃、丁利年、龚文斌、青山庆示、黄教奇、张泽璋、高式熊、方箴、小林斗盦亲属、龙乐恒、仲贞子家属、许浒、钟久安等人在这一期间向西泠印社进行了捐赠。

2011年至2016年,许浒捐赠《削觚庐印存》等2部印谱;尾崎苍石捐赠吴昌硕篆书1件;师村妙石捐赠松丸东鱼印章18方。江照云、董宏之、江吟、丁裕年、孙双才、沈慧兴、罗光磊、薛平南、归之春、王良芳、王成发、鲁大东、金心明、姚伟荣、张雯、徐梦嘉、吴召南同期亦向西泠印社做出捐赠。

2017年以来,西泠印社迎来了全新的、史无前例的捐赠局面。从“进德修业——李刚田作品捐赠展”开始,全新的捐赠序幕豁然拉开。“回归初心——西泠印社戊戌迎春书法篆刻捐献作品展”“孤山仰贤——童衍方捐赠作品展”“得其友声——西泠印社日本名誉理事、社员捐赠展”,直至现在络绎不绝的各个专题捐赠展、全国印社交流展,印人们捐赠西泠印社的热潮风起云涌。2020年11月,西泠印社更是接收了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笔捐赠。椿农堂孙辉先生的捐赠,包括历代玺印316方、汉代封泥43方、战国瓦当1件、汉瓦当7件、南北朝画像砖6件、战国铭文陶片71件、汉魏画像砖1件、铭文砖瓦55件,数量共计500件。这种传承文化、奉献公益的精神,代表了新时期捐赠西泠的新风尚。

正是各方捐赠者在西泠印社文物及艺术典藏上的卓越贡献,使西泠印社得以将这些鲜明的中华文化印记,绚烂的中华文化基因,更广泛地传播,更长久地传承。在文化兴盛的征程上,西泠印社和无私奉献的捐赠者们一道,续传捐赠之风,镌写时代华章。

——本文摘录自《西泠艺丛》总第74期“西泠印社新入藏古玺印研究”专题,《美德嘉行,山高水长——西泠印社创社以来接受捐赠的情况概述》,文/诸葛慧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