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禹杭履迹
 
周必大的一封“报喜信”,为后人保留了解活字印刷术的重要信息
来源:《又见南宋——古代笔记中的大宋风骨》  作者:  日期:2021-04-23

绍熙四年(1193),已六十七岁的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经历过官场沉浮,先被贬职现又复封为益国公之后,渐渐萌生出退隐之心,开始追求优游自在的生活方式。这几日来,他心血来潮,在仔细研读了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后,决定亲自动手,采用这一新颖的技术,印些自己新作的作品。

 

图片

△ 《梦溪笔谈》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


这一新技术果然可行,很快,用活字印刷术排印的《玉堂杂记》二十八条就顺利完工了。周必大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立即将印成的书稿分发给四处的亲友览读。他在写给好友程元成的信里这样说道:

 

“最近我尝试了沈括在书中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术,把活泥字放在铜板上,排列好字词,再用粘药胶住每个活泥字,如今偶然印成了我这二十八篇随笔《玉堂杂记》,我把这本书寄给你望你斧正,还有十几件事情有待追记,就只好后续再补印进这本书里了。”

 

周必大也许不会想到,他的这一封“报喜信”竟会成为数百年后,后世了解活字印刷术实践的重要载体。


图片

 怎 一个“活”字了得


周必大此次所用的印刷方法,就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住在望江门附近的杭州平民毕昇所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相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曾出资在家附近的贴沙河上修了一座桥,名曰“始版桥”,而始版桥后的小路就是今日的始版桥直街。

 

当时,社会上盛行雕版印刷术。这一技术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但是,雕版印剧术存在明显缺点:

第一, 刻版费时费工费料;

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

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多年从事印刷的毕昇经过多次探索,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


用这种方法,印两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几十本甚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每字制成二十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因此,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这一技术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剧术早约四百年。

 

活字印剧术自诞生以后,屡有实践。北宋元符至崇宁年间(1098—1103)刊刻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就是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最早历史见证。到了南宋时期,周必大用胶泥活字印刷术刊刻《玉堂杂记》,还独辟蹊径地用铜板代替了毕昇所用的铁板,因为铜板的传热性比铁板高,易使粘药熔化。南宋末年,隐居北方的士人姚枢也让弟子根据沈括的记载,用胶泥活字印制了《小学书》《近思录》《东菜经史说》等书,广为散发。

 

此外,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范泽能刊刻范祖禹的《帝学》一书,更创新地采用了木活字印刷。再往后,南宋人又创造性地发明了金属活字印术,如锡活字、铜活字。可惜,金属活字难度较大,很少成功。宋亡后,活字印刷术依旧保持着生命力,在元明清历代均有延续。

 

图片

 寸 纸寸金“宋刻本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经过了历朝历代的传承与创新,最终形成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两大技术并立的局面,活字印刷术更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然而,虽然活字印刷术优点显著,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广为流行。在印刷业中,更大范围使用的一直是雕版印刷。

 

南宋一朝在印刷史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实践、发展了活字印刷术,更发展、深化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南宋达到鼎盛的。

 

南宋是一个文化繁荣昌盛的王朝,历朝皇帝都注重书籍搜罗、存藏和印刷。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大批的人力、物カ外,官绅之家、书香门第和佛寺宗庙也崇尚印书和藏书。

 

当时的临安是全国雕版印刷事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出现了许多刻书机构、书肆和个人,官刻和私刻并举,其雕版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印本流传范围之广,实属军见。这不仅繁荣了南宋印刷业,为南宋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更直接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与成熟。宋代的雕版印刷技术达到了古代最高水准,如今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寸纸寸金,极为精美也极为珍贵。

 

图片

 △ 《梦溪笔谈》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


如官绅人士、书香世家的周必大,在用活字刻书的两年后,退隐还乡时,便历经四年(1021—1024),主持用雕版印刷术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ー《文苑英华》(共一千),令这部巨著得以保留至今。而早在绍熙二年(1191),他就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使《欧集》自此以后有了定本。因其声名显赫,且刻本精湛,“周必大刻本”遂成为历代都追崇的私家刻书典范。


相关内容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