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这部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绝版老地图,让你看到90年前的杭州
来源: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5-11

1.jpg

武林门,《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第5号分图
杭州,正在进入中国的一流城市行列,近年来的变化尤其迅速。这种变化,却也常常引发人们对往昔的探寻。

你还能记得30年前,60年前,乃至90年前的杭州吗?


图片

许多老照片旧游记被重新整理,相关出版物占据了书店的一隅,满足我们对于历史的好奇心。在这种阅读中,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尺度和城市的成长。但照片和文字,或太局部,或不够直观,难以全面呈现城市的构成。


一幅优秀的地图,可解此惑。


10年前,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启动历史房产档案抢救性修复。从馆藏中,发现了一套共和国成立之前最大比例尺的杭州地图。耗时10年,此地图终于付梓。


不仅有地图,编研者还根据地图,讲述了许多老底子的杭州故事。




可能已是存世“孤本”
套大比例尺杭州地图



翻开这部足足和一只手臂等长的大书,最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幅大彩图拼成的1:5000《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一套整整12幅。艮山门、庆春门、武林门、吴山、松木场、净慈寺……围绕着西湖,各个标志性地标分布其中,凑成一个90多年前的微缩杭州。


“这样大比例尺的杭州地图,以前还从没有发现过。”杭州市房产档案馆的编研人员,常年在各种图书馆、档案馆和资料馆搜罗材料,都再没有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版有如此大比例尺的地图。


地图与杭州市几乎“同龄”。1927年,当时的浙江省政府划出杭县城区和西湖全境,正式设立杭州市。1928年开始,省城的测绘部门曾花了四年多时间,对整个城区包括西湖,作了实地测量,将《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绘制而出。但很长时间里,这幅地图被默默地遗忘了。


直到2010年,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启动实施历史房产档案修复扫描工程,意外发现这一馆藏地图。


但惊喜之余,也不免有遗憾。


据地图信息推断,全套地图应有14幅彩图构成。如今缺了两幅。尽管编纂者们曾分头前往省内外各大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寻找,却终究空手而归。“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暗示地图的珍贵——它可能已是存世的‘孤本’!”


这套大比例尺杭州地图采集的信息相当丰富。据统计,除了自然地理信息,现存的12幅彩图中标注内容共有有名有姓的人文地理信息2420个(重复不及),包括街巷里弄、园墅胜迹、学校、会所、桥梁、墓葬等15类。


尽管《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展示的只是平面杭州,但大比例尺地图因测量精度极高,提供的人文地理信息都有精确方位,有助于人们厘清已模糊的记忆。比如,今天有人撰文说“杭州的风波桥就是小车桥”。然而,在地图中,风波桥和小车桥分明是横卧在浣纱河上的两座不同的桥。


精确的信息,甚至从地上延续到了地下。地图标注了玉皇山麓八卦田的中心凸起的圆点一座坟墓。墓主人是谁?有人说是世称广陵相国的海宁人陈阁老,甚至有传是南宋皇帝。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答案是个谜团。直到地图被发现,杭州房管部门的同志对照地籍资料,很快就弄清了墓主人的身份是清朝工部尚书陈敱永。


当年,地图是用于整个城市建设的,即为城建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重要依据的。今天,这套详细记录着杭州建市之初全城历史风貌的地图,则为后人了解杭州老城、勾勒城市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2.jpg

建筑演变追溯城市发展
一部图文并茂的杭城变迁史



这部书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尝试运用大量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籍资料、房产档案,来梳理《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中的人文地理信息。


书中配有相关档案图片的26篇梳理文章,使地图中的26个平面信息点变得鲜活。读者的眼光不再停留在90年前的杭州上,而是看到城市的演进,以及演进中的脉络。


“能接触到这些信息,实在让我喜出望外。”浙江日报资深编辑张学勤对杭州文史颇有研究,被受邀担任本书的学术指导。他曾经居住在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加之大学读的专业汉语史养成了他重考据的习惯,写老建筑的故事成为他的爱好。


这幅地图,在更长的时间横轴上,让城市发展的脚步被一一追溯。


比如,一座医院历经了杭城的沧桑巨变——现在,坐落于环城东路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前身是仁爱医院,其所属地而今高楼林立,是杭州的中心地带;曾经,这片地区是郊野,是菜园子,遍布田地和水荡。1924年建院购地的地契上写着“桑地”。一座55亩左右的大医院由此在当地拔地而起。


又如,杭州邮政局局址见证近代交通事业的日益发达——地图用五种不同图式绘制了一幅民国时期杭州邮政营业网点分布图,其中杭州市邮政局总局位于铁路杭州城站前。编著团队把档案搜索的目光放远。从清朝末年交通不便的民宅,到繁华的城中运河畔,再到民国时期的铁路旁,这条邮政局的迁移路径,不仅展示了杭州邮政的发展轨迹,更揭示了近代交通对邮政事业的积极影响。


本书所附的26个建筑故事中,9个建筑已经消逝于岁月更迭。但建筑背后的历史不应就此忘却。


杭州运河畔,古来繁华,舟楫不断。人人知道富义仓。很少有人知道与另一个比富义仓大数倍的官方粮仓——永济仓的渊源。据地图和房产档案记载,永济仓大致东至仓河下,西至大营盘,南至体育场路,北至御跸弄,占地50多亩,仓内布局清晰可见。现在粮仓已经变成了居民楼,除了附近那条名叫“仓河下”的小路,还提示着当年江南米仓的繁华痕迹。

3.jpg

《90年前的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北山街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但是,其中的一座历史建筑,即北山街35号大院的身份却一直很模糊,门额上挂着“海盐馆”,但到底与那位海盐人士有瓜葛,没有人能回答。也有传说这里曾是军阀孙传芳的住所,但也拿不出确凿依据。《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明确告诉后人:当时这里是浙江省卫生试验所的所址。该书编著者则依据地籍资料、房产档案等史料,更进一步揭示了这座大院最初的身份——麻风病院。同时,还对晚清民国时期杭州麻风病院从城内迁往城外,从湖边迁到山上的迁移路径,作了一番梳理。弄清了这条迁移路径,读者也就明白了:正是杭州城一步又一步的发展,才促使这座麻风病院一步又一步地离开杭城。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讲述着各自地方的文化内涵。《90年前的杭州》编研组在前言中诉说初衷,他们不想“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城市的历史需要书写、城市的文脉应该传承时,老杭州已经渐行渐远”。


在读者眼中,这本书的价值已了然。第一时间阅览书稿的《浙江通志》副总编李志廷所言:“对于宏观的杭州而言,这些都是微观世界。正是这些微观使得杭州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书名中还有个副标题——“民国《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初读”。“初读”暗示未完待续,今后或还会有“二读”“三读”“四读”的推出。让我们期待一部越加丰满的近代杭州城市变迁史呈现人们面前。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