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武林旧事
 
一眸春水破寒冰——寻访中美《联合公报》在杭草签历程
来源:政在解读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5-14

1.jpg


1963年元旦到来时,有感于国际时事的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以抒怀,毛泽东读后,随即作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诗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9年后被一位特殊的客人跨越辽阔的太平洋来到中国、并在欢迎晚宴上以此作为演讲结语。
 
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2月28日,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曾经长期尖锐对立的中美两国从此走上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道路。由此为开端,中国外交获得新的活力和广阔的活动天地,一个遍及世界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出现。
 
而这份公报的草签,就在本次尼克松访华的第二站——杭州。寒冬渐退、春意盎然的杭州,闪着西湖般明亮的眼睛,见证了这场震惊世界的“破冰之旅”。

红色档案

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运筹帷幄、慎重周密地作出了转变中国外交战略、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重大决策,中国外交随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经历了漫长的对抗和斗争,跨越了巨大的政治文化差异,中国与美国两双世界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促成这次尼克松访华的,还有个重要的事件——“乒乓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我国采取了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的政策,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也完全隔绝。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摆脱越南战争泥淖的困境,改变当时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积极谋求发展对华关系。从1969年下半年起,尼克松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表达改善关系的意愿:尼克松要同中国进行“重大的具体的会谈”、尼克松“准备开辟一条白宫通向北京的直接渠道”……毛泽东主席在1970年12月18日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以中美人民之间的交往作为打开两国官方关系的序幕,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4月12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巴基斯坦向美方发出访华邀请;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18日,尼克松启程来华,21日到达北京,成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在任总统。

辗转三地的《联合公报》


尼克松的此次访华历时7天。
 
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基辛格等美国客人,宾主进行了寓意深刻而又幽默风趣的谈话,并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从2月22日起,周恩来同尼克松等进行会谈。

2.jpg

 
杭州是尼克松访华的第二站,2月26日上午,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一行抵达杭州,入住西湖国宾馆(刘庄);下午,周恩来陪同贵宾游览。在西湖游船上,尼克松、周恩来、基辛格以及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等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讨论公报的相关细节。当晚,省革委会举行欢迎宴会,尼克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辞,由衷地赞叹:美丽的西湖,古老的城市,名不虚传。周恩来对杭州的接待工作十分满意,表扬了大家。

3.jpg
尼克松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参观花港观鱼。
 
27日上午,周恩来与尼克松在刘庄湖边的八角亭草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下午即去上海作正式签署,故该《联合公报》又称“上海《联合公报》”。
 
在《联合公报》中,双方以坦率和现实的态度列举各自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不同观点,肯定了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联合公报》强调,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郑重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关于台湾问题,中方重申自己的立场,并指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美方则表示: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联合公报》还规定,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提供便利;并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不仅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它所体现的求同存异的精神和双方在讨论中展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为以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留下了有益的历史启示,但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还相差甚远。

红色寻访

刘庄之夜


杭州,原本并不在美方最初的中国之行计划中。增加杭州一站,是中方主动建议的。
 
对于中方这一安排,一种最为合理的推断是,中方对于这次中美谈判做了充分预估,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发生的谈判必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放大,而杭州作为一处微妙的回旋地,可以用其温婉冲淡谈判的火药味。
 
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帕特和我一致认为,我们在杭州的逗留是这次旅行中最愉快的一段时间。”尼克松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帕特是尼克松的夫人)。
 
事实上,还是有“意外”发生过。
 
在来杭州之前,中美双方就经过谈判,确定了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底稿。然而就在2月26日来杭州的专机上,《公报》底稿被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象征性”地给美方代表团二号人物、国务卿罗杰斯过目后,他竟提出了十几处的修改,其中许多措辞已涉及根本立场的变更。许多史料也曾指出,当时尼克松和罗杰斯在部分政治立场、意见上都有相当的不同,所以“常有矛盾”。“我们刚到杭州,罗杰斯国务卿就交出了他的工作人员准备的修改意见,内容十分繁琐。”基辛格在回忆中称。
 
一场不在既定日程内的艰难磋商由此引发。
 
26日晚,时过午夜,西湖的夜空清凉,刘庄难寐。在宾馆一号楼、仅约15平方米的八角亭里,乔冠华和基辛格正在进行激烈的谈判。
 
那一晚,无眠的不止乔冠华和基辛格。周恩来和尼克松也在等待着最终谈判的结果。周恩来开通了直达中南海的专线电话,电话那头,毛主席也在等待。
 
那一晚,在后来出版的《浙江省外事志》中,被简洁地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宴会后直到次日凌晨,乔冠华副部长和基辛格继续就《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作最后商定。”

4.jpg
西湖国宾馆(刘庄)的八角亭。
 
那一晚究竟谈了些什么?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相关史料去佐证。不过这些年,对于刘庄的这个不眠之夜,很多媒体也曾爆出“猛料”——
 
在谈判几次陷入僵局后,基辛格望向窗外,只见八角亭外,湖水连天,在东方欲晓的朦胧中,一条长堤将西湖一分为二。
 
基辛格问乔冠华:“这条长堤叫什么名字?”
 
乔冠华答:“叫苏堤,它由六座桥组成。是由中国宋朝时的杭州市长苏轼修的,1000多年了。”
 
基辛格略有所思:“请问,苏堤的东边就是西湖了吧?那么西边呢?”
 
乔冠华说:“是的,西边也是西湖。”
 
基辛格激动地说:“苏堤两边都是西湖呀,就是说海峡两边都是中国人好了!怎么样?”
 
乔冠华站了起来说:“好!基辛格先生你说得好啊,我立刻去报告总理,你也去向尼克松总统报告。”
 
这也被称为《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措辞的由来。公报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红杉树


尼克松在杭州的逗留时间,按计划只有21个小时。但这短短的21小时,对于陆和森、王锦顺来说,却是平生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为了做好尼克松来杭州的接待工作,浙江省和杭州市于1971年11月联合成立接待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礼宾联络组、宣传教育组、新闻组、安全保卫组、电讯通信组等工作小组。
 
当时在省外事办公室接待组工作的陆和森,被抽调到礼宾联络组,负责各种计划、方案的起草和编写简报,为各种会议作记录,并负责与外交部和上海等外地有关部门的联络工作。
 
“中央提出的接待方针是‘不亢不卑,以礼相待’。”1972年的春节,陆和森没有回家,他和小组成员里的10余人,在杭州饭店接受了培训。2月20日,尼克松抵达北京的前一天,陆和森又随三名来自公安、宣传和外办系统的领导到北京“打前站”。
 
很快,《关于接待尼克松访杭的实施方案》也出炉了。
 
西湖游览时,什么时间哪只游船应该在什么位置,从哪个码头上岸、哪个码头下岸,由哪位同志负责;记者游览和采访应该怎么分批;如遇雨天,由谁负责准备雨具……个中细节面面俱到。

5.jpg
尼克松夫妇在西湖边偶遇一个小女孩。
 
菜单设计也极其考究。为体现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经多位专家学者讨论决定,邀请浙江美术学院(即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几位著名国画家绘制江南风情国画,再裱到菜单上作为封面。每份菜单封面各不相同,配上鲜艳的缎带,成了精美的工艺品。晚宴的菜肴则是体现地方特色,有油焖冬笋、金华火腿、川干贝、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绍兴蛋包、菊花酥、冰糖莲子等。
 
“我们的工作很谨慎、很细致,不能有任何疏忽,要确保万无一失。”尼克松访问杭州时,王锦顺在杭州植物园分管保卫工作。他回忆:“为了做好保卫工作,植物园共抽调了30多名治安保卫人员,并做了详细分工,甚至连周围居民情况都要探寻清楚,不能简单地口头汇报这里没有问题,而是要做正式的书面汇报。”
 
尼克松此次访华,送给中国5棵树苗,分别是4棵红松和1棵北美红杉。这棵北美红杉后来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种在了杭州植物园。

6.jpg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红杉。 
 
“红杉由一个圆形木桶装运,长约3米,从美国原封不动地运达这里,是种植时现场开封的,里面还附带着一份关于种植和养护这棵树的资料。”王锦顺介绍,北美红杉原生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温暖湿润的海岸边,杭州夏天高温干旱不适合红杉生长,因此,植物园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给它搭了荫棚,给它喷水,还在旁边造了一所小房子,派人日夜值班守护。
 
后来,园林科研所和园艺工人又试着把红杉的枝条剪下来扦插,发现成活率很高,于是便将它移种。


如今,这棵红杉已长成参天大树,它的“儿孙”也遍布天下。以它为母本,国内18多个省市进行了引种栽植,已繁殖出幼苗4万多棵。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