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杭州。杭州的学生积极响应,5月12日,杭州14所中学以上学校学生三千多人,在湖滨公共运动场开大会,宣布杭州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会后,学生在杭州热闹街道游行,并积极投入劝用国货、抵制日货的斗争。 6月下旬,不仅学生罢课,而且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进入高潮,一直到放暑假,由于学生大部分回乡去宣传,杭州的运动才暂告一段落。 五四运动不仅是爱国的政治运动,而且也是新文化运动。这个新文化运动从北京开始迅速地发展到全国各地。暑假过后,在杭州这个运动的中心,逐渐转到新文化运动上来。
浙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一师校长经亨颐,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一师。
经亨颐 五四运动开始不久,经亨颐即在一师试行4项教学改革。这4项改革是: 学生自治,发动学生建立自治会; 国文改授国语,即语文课废止读儒家经典著作,选读白话文,学生作文也用白话文写; 教员专任,即一师的教师不得在其他学校兼课,其每月收入,学校规定一律暂给70元; 学科制(学科制经氏在任时来不及推行)。
为了贯彻这3项改革,经校长在暑假中请了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和原在学校的夏丏尊等4位新派教师为各年级的语文主任教员。这4人后来被旧派称为一师新文化运动的“四大金刚”。 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在经校长和新派教师的倡导下,学生中掀起了阅读新进报刊和追求新思想的热潮。《新青年》《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介绍新文化的报刊,深受他们的欢迎。
这年秋天,一师校长经亨颐,教师陈望道、李次九、夏丏尊,学生傅彬然、施存统、周伯棣、张维祺等人,以“一师校友会”的名义,于10月10日出版了4开铅印报刊《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校友会十日刊》。在《创刊词》中,他们大声疾呼:“我们要改造社会,转移人心,打破数千年来的偶像和权威,赶紧改革现行学制,使我们学校里的学生的创造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同年11月1日,以一师学生联合了省一中和甲种工业学校学生,在《双十》改组的基础上,出版了《浙江新潮》。
《浙江新潮》第一期 《浙江新潮》虽是一种4开的铅印小报,然以其思想之清新,言论之犀利,一开始发行,就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而且遍销全国各地乃至四川省等边远地区。
“废孔”与《非孝》 五四运动开始后,“打倒孔家店”的呼声早已响彻云霄,可是浙江当局还是照样要举行“祭孔”大典。往年祭孔,省长或教育厅长是主祭,省教育会会长兼一师校长经亨颐则是主要的陪祭。一师高年级的学生是祭孔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有的要担负司乐,有的要跳“八佾舞”。祭毕,参与的每个学生可以分到一刀肉。 思想觉悟逐步提高的学生,首先是《浙江新潮》社的学生,他们表示不愿再去祭孔。他们一面在同学中进行宣传,一面向学校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孔子是打倒的对象,这个偶像不能再崇拜下去了。经亨颐完全支持学生的意见,借口要到山西去出席全国教育会议,毅然提前离开了杭州。 11月7日,《浙江新潮》第二期出版刊登了一师学生施存统写的《非孝》一文。该文的中心大意是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这篇文章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施存统
查办一师 省长齐耀珊、教育厅长夏敬观二人,对经亨颐在一师的种种革新,早就深为不满,如今看了《浙江新潮》第二期上的《非孝》一文,虽然他们不尽了解文章的深意,但“非孝”二字,却激起了他们的万丈无名火。 反动派立即下令禁止《浙江新潮》的出版和邮寄,勒令拆毁《浙江新潮》第三期的排版,并通令全省所有印刷厂,一律不得承印《浙江新潮》。可是《浙江新潮》社的学生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几个人研究后,决定派人将第三期送到上海去出版。 该刊在上海印好后,带回杭州秘密发行,这使得杭州的反动势力大为惊动。
调经与留经之争 1920年2月上旬,一师放了寒假,学生大都已回家,校长经亨颐因为校内尚有事,因而还未回上虞故乡。齐、夏二人打算把经亨颐调离一师,到教育厅当个“随时顾问”的省视学。经氏不愿受命,当即辞职,正中齐、夏二人下怀。他们调经离开一师的目的已达,于是任命原省视学金布兼一师校长。 2月17日,新任校长金布来上任,他宣布原有教师一律续聘。可是只有2人愿受聘,其他的教师一律拒聘。金布无奈,只得暂缓开学。 到2月底,回家过寒假的同学们陆续返校。学生会组织回校学生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商讨对策,决定联合教师共同斗争,请求收回成命。结果厅长批复:“挽留前校长一节,应无庸议。” 到3月13日止,同学来校者已过半数。当晚,学生会在评议长徐麟书的主持下,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商讨对策。会议正在进行,忽然有人来密报说:“教育厅要解散本校!”闻讯之下,大家非常气愤,立即通过4条决议: 维持文化运动,坚持到底; 无论何人不得暴行; 校事未妥善解决前,无论何人,概不得擅自离校; 留经目的不达,一致牺牲。
解散一师 “解散一师”的谣传,竟成为事实。3月24日清晨,校门口竟贴出这样一张教育厅布告:“省立第一师范新任校长暨教职员等遵令分别进校训诫,该校学生等竟敢围聚辱骂,实属荒谬,应即暂行休业。学生一律即日离校,勿得有误。” 经亨颐亲笔题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碑 25日下午,有40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进驻校内,分成二排,轮流分批站在校门口,都是背朝外,面朝校门,以便监督校内动静。 学生们忍无可忍,27日清晨4点半,全体同学在宣中华、徐麟书的带领下,避开前门警察的监视,静悄悄的从后门步行到教育厅去请愿。学生原先推选的四位代表去见夏敬观,向夏提出3个条件: 校内军警全部撤回; 撤消金布为校长的命令; 准允原来的教职员进校维持校务 夏敬观见势不妙,立即请中国银行杭州分行行长蔡谷卿(蔡元培之弟)出来调解。蔡表示三个条件可以办到,当尽力而为,并答应明日到校报告详情。
考验和大决斗 一夜过去了,驻扎一师的军警不但没有撤退半个,反而增加了许多。反动派的卑劣伎俩,使杭州各校的学生都非常气愤。 3月28日上午,杭州学联会理事长宣中华发动杭州全体学生,约四千人左右,从平海街省教育会(现杭州总工会址)前集队出发,前往教育厅和省公署请愿。 学联代表在听了省长的高论之后,就准备到督军公署去向督军卢永祥请愿。当队伍从省公署的东辕门穿过西辕门时,门口的卫队受齐耀珊的指使,对学生破口大骂,百般污辱,甚至对学生拳打足踢,还用枪托和刺刀,向学生乱打乱戳。反动派用武装来镇压手无寸铁的学生,制造流血惨案,这是五四运动以来全国第一起流血事件,是对一师和杭州学生的第一次考验。 1920年3月29日,是浙江第一师范的历史上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日,也是中国学生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清晨4点多钟,有500多名军警,在齐耀珊的指使下,悄悄的来贡院一师,把前门和后门都封锁起来,禁止任何人出入。警察动起手来,每两个警察挟持一个学生,连拉带推,把学生拉出校门。校门口停着他们叫来的300多辆人力车(那时校门口还有一大片空地),他们把学生推上车子,拉了就走,警察押着学生上车站或轮船码头,然后叫学生自己回去。 警察进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当警察开始拉人时,学生会领导人宣中华、徐白民一看形势不妙,立即通知全部同学到操场集中,300多名同学就集中坐在健身房前的操场上。教师们集合在文龙巷奉化试馆内,决定兵分二路,一路去购买大量馒头糕点,从西面围墙外抛进操场,给被围困的同学充饥;一路火速到其他各校去讨救兵。 这时约在中午12点半,忽然一阵哨子声响,500多名警察,飞快冲进操场,把坐在地上的同学团团围住,内外水泄不通。正在此时,警察队长把手一挥,大喊一声“动手!”,数百名军警便如虎狼,向学生猛扑过去。他们每四个人一组,强拉一个学生,把学生硬拖出去。 学生与军警在大操场上对峙 正在这时,杭州各学校的学生队伍来了,女子职业学校的女生队伍打先锋,一下就冲开了学校大门口的第一道防线,接着是女子师范、女子蚕桑、女子工读互助团等女校队伍,后面跟着省一中、安定、宗文、惠兰、商校、医专等男校队伍。大批援军冲破了操场上的包围圈,和被围在操场上的一师队伍会师了。各校学生和一师教师带来许多馒头、糕饼等食品。师生队伍的扩大,使警察不得不放松包围,但仍不肯撤出学校。 杭州女校学生支援一师 反动派非法解散一师,派军警强迫学生离校的暴行,引起杭州各界人士与学生家长的强烈谴责。在一师师生的坚决斗争和各界的声援下,反动派不得不与学生代表宣中华、徐白民等重开谈判,并请蔡谷卿居间调停。
胜利了 当晚10点多钟,正当操场上的同学望眼欲穿,万分焦急的时候,宣中华、徐白民等代表和蔡谷卿赶来了。 蔡谷卿当即向大家宣布谈判的结果是:官厅同意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即: 立即撤退驻校的军警; 立即收回解散学校的命令; 定期开学,原有教职员复职。 此外关于校长问题,立即取消金布为一师校长的命令,新任校长必须维持一师的革新精神,且必须取得全体学生的同意。 关于这一点,这里需要补充说明:原来一师同学提出的口号是:“留经目的不达一致牺牲”,后来学生与经校长多次联系,经亨颐表示坚决不愿再留任,所以学生改为上述条件,表示其他人来做校长也可以,也算是向官厅作了一定的让步。 4月2日,经校长原聘的教职员回校,部分学科开始上课,新校长来校之前,校务由教务主任陈纯人暂代。陈望道、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等4位教师坚决不愿再留校任教。 由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南下活动,商请暨南大学教务长姜琦来做校长,学生同意。11日,姜琦到校就职,向学生表示:“自己当极力的贯彻经校长的主义。”17日全校复课。历时两个多月的“一师风潮”告终。 发生于1920年2、3月间震撼全国的“一师风潮”事件,是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生为主,师生联合共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这场斗争的胜利,在浙江的革命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