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德千鹤妇女下田参加劳动的照片档案。 当时,全国农村正进入农业合作化高潮,为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建德千鹤村妇女打破旧俗,走出家门参加劳动,投身农业生产,喊出了“劈山拦河溪改田”的口号,形成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千鹤妇女精神。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德县千鹤村妇女下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场景
1955年5月24日,《浙江农村工作通讯》刊登了建德妇联胡采薇撰写的《千鹤农业社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夏收夏种中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报告。同年9月,这篇文章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编入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高潮》一书,毛泽东审阅时亲自将标题改为《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并题写了512字的按语。 按语中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发动妇女参加劳动,必须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浙江建德县的经验,一切合作社都可以采用。”1977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时,毛主席关于千鹤妇女的批示列于其中。在批示的鼓舞下,千鹤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持续涌现了诸多妇女典型。 新时代千鹤妇女继承和发扬千鹤红色基因,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忠诚奉献共圆家国梦”的新千鹤精神,成为新时代妇女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社会治理的澎湃动力。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