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非遗传承 | 即将消失的甜蜜 永远传唱的非遗
来源: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9-01

老杭州人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咳嗽,咳嗽,郎中的对头,梨膏糖的拿手。

杭州最后一家小热昏梨膏糖厂因长期入不敷出传来了关停的消息。

杭州天一堂梨膏糖厂创始人,现年81岁的杨连根老人是杭州市非遗“梨膏糖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小热昏”艺人。杨连根13岁跟着师傅学习魔术和小热昏, 四处卖艺,街头卖艺没办法收门票,就“以糖带票”,靠卖艺和卖梨膏糖养家糊口。

1989年,杨连根有了做梨膏糖的想法,注册了“小热昏梨膏糖”,和6位老艺人一起在杭州市上城区开厂生产,一办就是30多年。

几天前,小编特地去河坊街想买一盒最后批次的梨膏糖,被告知已售罄。这股子带着中药味的甘甜,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

微信图片_20210901092255.jpg

▲河坊街上的梨膏糖售卖亭


唱“小热昏”卖梨膏糖

在老一辈杭州人心中,“小热昏”是街头巷尾的民间曲艺表演,梨膏糖是物质匮乏年代解馋的零食。对年轻一代来说,电视上播放的《阿六头说新闻》就是新时代的“杭州小热昏”。 

解放前后,这种既通俗又不需要花钱买票的说唱表演风靡杭城街头巷尾,深受平民百姓喜爱,他们演出没有固定场地,有生意唱上十天半月,没生意马上就走,凡居民集中之处,无不有他们的锣声、笑声、说唱声。


小热昏,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流行街头的“说朝报”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老底子的报纸,以前文盲多,老百姓自己看不懂报纸,想要了解国家大事、地方趣事没渠道,有人讲给他们听,那再好不过。说者便一边敲小锣,一边把“朝报”上的主要新闻用杭州方言说出来。艺人陈长生将说改为唱,演唱一些风行的民歌小曲,使表演丰富多彩,吸引观众,达到卖梨膏糖的目的。


小热昏真正盛行源于这位杭城梨膏糖生意人

杜宝林从师父陈长生手中接过“瞎热昏”诨号,自取艺名为“小热昏”,既尊师承,又表自我。1910年前后,杜宝林改革小锣的敲法,顿挫节奏,穿插说唱,并把杭州隔壁戏的道具三块毛竹板及优秀段子进行移植,融会表演,集南腔北调、各地方言及小贩叫卖于一炉,逐渐形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独立曲种。杜宝林在插科打诨、滑稽可笑的说唱中慢慢夹杂了对社会似是而非的讽嘲,随时随处抨击弊政,受到百姓追捧,为了避免遭遇迫害和麻烦,便以“小热昏”为艺名,意思是说唱的都是发热昏时的胡话,不能当真,亦算是一种自贬自嘲的自我保护。杜宝林还将它带进杭州大世界游艺场表演,灵活、俚俗、热闹、滑稽,小市民特别青睐,因此生意火爆。


唱“小热昏”卖梨膏糖,一句话道出了杭州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来小热昏说唱的目的是卖糖,一个场次要卖六七次,一分钱两块,拇指甲大小,豆腐干厚薄,有白糖的、玫瑰的、麻仁的、花生的、果酱的,无奈听众早已被噱头揪住,买糖事小听书事大,自然踊跃。

小热昏家当很简单,小锣一面,折扇一把,毛竹板三块。一场小热昏说唱大致分三部分,开始唱一段先锋锣,热闹非凡,大家闻锣声而来,更多的人是闻喧笑声围拢来的。接着是说唱一些有悬念的荒诞趣闻、民间轶事,以及“金铃塔”等传统节目。最后才是长篇,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济公传》等等。

唱“小热昏”卖梨膏糖,它们好比孪生的两姐妹,一个让人品味甘甜的杭州味道,一个唱出了杭城的市井百态,作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标出了杭州的别样注脚。

微信图片_20210901092259.jpg

小热昏艺人的精彩表演


小热昏与杭州滑稽戏

 


民国6年(1917),小热昏走进剧场

杭州第一所游艺场——盖世界游艺场在湖滨花市街(现一公园附近)开业,为招徕观众,专聘杜宝林去打头阵,这是小热昏从街头走进剧场演出之始,时称滑稽。当时盖世界只一个舞台,外面用竹篱笆围起,可容500余人。正本演出前需紧锣密鼓闹头场制造气氛,时间一到锣鼓声蓦然停止,杜宝林春风满面健步上场,抱拳作揖,开口就是一段《绍兴人乘火车》或者《瞎子借雨伞》等从隔壁戏移植、加工的热闹戏,南腔北调,插科打诨,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吊起看戏的胃口,然后,迪新剧团的文明戏开演。


民国12年(1923),两人联袂演出

杜宝林带私淑弟子江笑笑(小名阿魏)进西湖大世界游艺场共和厅小舞台演出时,已从单人演出发展成两人联袂合作演出了。师徒配合默契,动作心领神会,当时被誉为大世界“一对活宝”。江笑笑承师有志,技精心灵,不久应《大世界报》主编樊迪民之邀加入迪社文明新剧团,在正戏之前演趣剧。此时的滑稽已改过去的“葱花儿”作用,有一定地位了,节目有《近视眼比目力》《乱说三国》等,内容也由民间俚俗传闻转向历史轶事,讽喻时弊、醒世谈笑的技艺更成熟了。


民国16年(1927),挂牌滑稽独角戏

江笑笑与艺人鲍乐乐闯出杭州,加盟上海永安公司天韵楼演出,正式挂牌称为滑稽独角戏,时谓以“社会滑稽”出名,和苏州籍王无能、宝山人刘春山并誉为上海滑稽独角戏“说”“学”“唱”三大家。


40年代初,滑稽戏独占舞台

江、鲍两人久经磨炼终于联络滑稽独角戏同行及文明戏演员,组成“笑笑剧团”,在上海龙门大戏院独立演出整本滑稽大戏《荒乎其唐》。这是滑稽独角戏发展成滑稽戏独占舞台、群体演出而有乐器伴奏的第一个剧目,一炮打响,轰动上海。接着,笑笑剧团以《祝枝山大闹明伦堂》一剧走红,名声四扬,江湖“立万”。于是,江浙一带大中城市的同行纷纷成立滑稽剧团。

卖梨膏糖的小热昏能在短短几十年中发展成群众喜爱的滑稽戏,并列入戏剧之林,杜宝林、江笑笑等艺人功不可没,但真正原因,还是小热昏来自民间、贴近百姓,能反映群众喜怒哀乐的缘故。

微信图片_20210901092302.jpg

人民喜爱的曲种,唱进中南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少艺人纷纷重操旧业,这其中就有杭州小热昏第四代传人安忠文。1958年杭州曲艺团成立,安忠文成了杭州曲艺团一位专业小热昏演员。同年8月16日,安忠文跟随全国曲艺会演浙江代表团,将杭州小热昏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他手拿三巧板,唱着《比媳妇》,把周恩来、陈云、董必武等中央领导都逗乐了。当时,安忠文写下一句话——“只有我们劳动人民的领袖,才会爱戴劳动人民喜爱的曲种。”安忠文唱了60多年的小热昏,半个世纪来红遍了整个杭州城。


杭州唱腔,代代传承

2008年,84岁高龄的安忠文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周志华被文化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小热昏)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曲艺界德高望重的小热昏老艺人安忠文溘然长逝,他的儿子徐筱安,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的熏陶,三十多年来一直以业余演员的身份在街头巷尾演绎着这个属于杭州的国家级非遗曲艺。老杭州人至今都记得,当年柳浪闻莺夜花园里他激情飞扬的腔调。

从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退休后的周志华并没有待在家里享清福,作为杭州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一直在为杭州小热昏的传承发光发热。在其主持的电视栏目中插入小热昏唱腔,以扩大曲种在现代观众中的影响力;参与主办杭州曲艺培训班任小热昏主教老师,传授小热昏表演艺术;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志华工作室”,以传授小热昏表演技艺。


唱进《觉醒年代》,“杭儿风”再放光彩

微信图片_20210901092307.jpg

周志华将小热昏唱进《觉醒年代》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一段街头艺人敲小锣唱“小热昏”卖梨膏糖——“嚓啦啦小锣敲起来,《青年杂志》已出版,中国社会多磨难,陈独秀两张药方来公开,德先生,赛先生,已经跑到中国来……”剧中表演者也正是杭州“小热昏”传承人周志华老师。

七一前夕,徐筱安在杭州市红色档案故事展示活动现场表演了精彩的小热昏《奔小康》,用经典方言唱出新时代美好生活,为红色档案故事的展示增添了独特的演绎形式。

微信图片_20210901092311.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