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0月10日,“一师”学生在杭州创办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介绍新思潮。11月1日,省立一中学生查猛济、“一师”学生施存统、甲种工业学校学生沈端先(夏衍)等人将其改组为《浙江新潮》周刊,在《发刊词》中提出了“改造社会”的主张。《浙江新潮》的思想倾向比较接近社会主义,但是有很浓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创刊者们认为,目前人民大众都在被剥削,生活相当艰苦,这不公平,因此,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在根本上对已有的制度废除,消除这些政治体制,才能实现全天下的自由与平等。
《浙江新潮》 《非孝》这篇文章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出来的。作者施存统的家庭很不幸,是个典型的封建家庭,父亲在家里很专制,事事要求别人服从他,而母亲年老多病,经常遭受他父亲的虐待。他的父亲宁愿求神也不愿意花钱给他母亲看病。因此,施存统认为,如果按照传统的孝道,服从父母的哪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不孝,因此,他对家庭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 《浙江新潮》第二期刊登施存统《非孝》一文,对孔孟的“孝道”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这种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被当政者视为大逆不道,该刊随之被强令封闭。《非孝》这篇文章甚至引起了北洋政府的注意,北洋政府发来电令,称《浙江新潮》“主张家庭革命,以劳动为神圣,以忠孝为罪恶”,要求将其负责人缉拿,施存统也被迫离开学校。浙江省政府派人去《浙江新潮》的承印单位浙江印刷公司搜走其底稿,不准印刷第三期,但学生们毫不屈服,拿着重新写的稿子,移至上海印完第三期后又遭查封。 《浙江新潮》虽然总共只出了3期,却是浙江最早受十月革命影响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刊物,作为宣传新思潮的一面旗帜,在全国颇有影响,陈独秀等人纷纷发表评论,对《浙江新潮》的遭遇表示同情。在浙江,继《浙江新潮》之后,又出现了《浙人》、《曲江工潮》等新兴报纸,继续着《浙江新潮》的斗争精神。
《曲江工潮》
1920年1月1日,《钱江评论》创刊。该刊在《发刊旨趣》中表示,它是《浙江新潮》精神的继续,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潮流”、 适应“中国时势的趋向”和自由“发表新思想”而创办的。该刊第9号发表的《浙江学生联合会答俄国劳农政府书》,热情歌颂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对苏俄宣言最早的反应之一。在出版13期后,《钱江评论》于同年6月终刊。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