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书写滩涂围垦的不凡传奇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9-28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滩涂围垦呈蓬勃发展之态。1958年7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浙江省围垦海涂指挥部。同年8月,省人委颁发《浙江省围垦海涂建设暂行规定》,并召开第一次全省围垦海涂工作会议。浙江省大规模的围垦造田工程由此启动。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浙江的滩涂围垦工作,深入了解沿海滩涂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如今的农庄、工厂、高楼。


人均半亩耕地,对浙江发展是一大瓶颈,但浙江省也有得天独厚的造地优势。全省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北邻水量充沛和泥沙丰富的长江口。长江以及浙江的6条入海河流及沿海内陆架底质为浙江沿海滩涂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每年约在1.6亿吨左右。据1997年调查,全省有滩涂资源25.884万平方米,其中适宜围垦造地资源18.15万平方米,而且每年还以0.253万平方米的增长速度继续淤涨。

微信图片_20210928100131.jpg

滩涂围垦在浙江也有着悠久历史。“秦海汉涂、唐灶宋居”,祖祖辈辈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围垦造地,把1000多万亩滩涂变成了富饶的家园。温瑞平原、温黄平原、鄞奉平原、萧绍平原等,都是围垦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围垦,主要措施是沿用“长草围涂”,即高滩围涂。在围垦政策上,小片围垦以群众自办居多,大片围垦以国营的农垦农场居多。60至70年代,贯彻了“依靠集体力量为主,结合国家必要的支持;坚持大、中、小结合……”的工作方针和“谁嗣垦、谁种植、不能平调”的政策,围垦工程也从高滩围涂发展到中滩围涂、促淤围涂(低滩围涂)和治江围涂、堵港围涂等多种类型。特别是在滩涂涨坍多变的钱塘江河口段,结合江道整治,进行大规模围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微信图片_20210928100133.jpg

钱塘江河口段的治江围涂工程,主要分布在南岸的萧山、绍兴、上虞和北岸的海宁、余杭等县、市及杭州郊区一部分。从1963年至1983年,萧山先后组织26期大规模海涂围垦,参加人员达128万人次,累计投工6100工,完成土石方6400多万立方米,共用海涂49.43万亩,是全省围涂面积最大的一个县,成为“中国围垦第一县”。用萧山人自己的话说:“半个萧山是围垦出来的”。


80年代开始,围垦工作以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工程规模,保证重点,择优扶持,同时积极探索围垦体制改革途径。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围垦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加强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互动平衡的研究,让滩涂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轮同转。


据统计,从1950年至1989年,全省累计已围海涂215.27万亩,平均每年围涂5.38万亩。沿海七个市、地:嘉兴4.86万亩,杭州61.66万亩,绍兴24.82万亩,宁波54.05万亩,台州38.87万亩,温州13.54万亩,舟山17.47万亩。


滩涂围垦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围垦极大地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维持了耕地占补平衡,为发展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在围区内兴建了诸如镇海炼化、北仑电厂、泰山核电站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数以千计的乡镇企业,建造了北仑码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温州机场、舟山朱家尖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沪杭甬高速公路在围区内穿行。杭州下沙开发区、舟山东港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苍南龙港镇、平阳鳌江镇、萧山宁围镇等。在35个围垦县(市、区)中,全国百强县有18个,占全省30个百强县的60%。

微信图片_20210928100135.jpg

作为治江治水的重要措施,围涂造田对防台御潮、防灾减灾、保一方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祖国的东海之滨,昔日一片片浊滔滚滚的沿海滩涂,如今是绿浪翻滚的农庄、拔地而起的新城、星罗棋布的工厂、人车如流的大道交通……这就是浙江人围垦出的“新大陆”。


作者:张旭东(杭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社科院副院长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