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堂,又名翮上(合上),如今隶属于安吉县山川乡,与余杭区仅咫尺之隔,而历史上,这一村落曾是余杭辖区。且在近现代的区划调整过程中,该村曾先后隶属于余杭、临安、孝丰、安吉四县。 
从民国时期的军用地图上可以看到,高家堂村被标注为临安境内的“余杭县飞地”,与余杭主体部分并不相连,而在清末宗源瀚编制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的余杭分图中,高家堂及周边的两个村庄与余杭主体部分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连,形成了一个突出部,因此这一时期高家堂周边地区的边界具体范围暂存疑。 
高家堂村及周边地区原属临安,明朝万历年间,一户高姓人家从临安县城迁徙至该地定居,之后因建有高家祠堂而逐渐以“高家堂”作为村名。相传在清乾隆年间,临安县兴建粮仓,粮仓建成后,余杭县发现临安的粮仓实际建在了余杭县地界上,从而产生了土地纠纷,于是官司打到了杭州府,杭州府最后裁定以土地交换的方式来解决两县纠纷,规定临安县将翮上(高家堂)割让给余杭县,当时称余杭县后乐村。 
【笔者根据上述地图资料结合当地地形推测还原的旧余杭县边界(黄线)高家堂段的两种画法】
全国范围内类似这样的“插花地”或“飞地”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前非常普遍,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纷繁复杂,长此以往便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而这类地方因处于政区交错地带,各方管辖效力薄弱,在旧社会往往会成为黑恶势力滋生盘踞的温床。因此在1949年,新生的共和国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区划调整,解决了众多的飞地和插花地现象,考虑到山川形便和便于管辖,高家堂村也在这一时期重新划归临安县山川乡。



之后在1954年,高家堂村与所在区域一起划归孝丰县管辖,更名为孝丰县山川乡张高村。 到了1958年,全国开始进行大并县,这一年,孝丰县撤销,并入安吉县,自此高家堂村由安吉县山川乡管辖直至今日。 如今的高家堂村植被良好,山清水秀,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成了杭州周边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载于《余杭史志》2021年第2期)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