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武林旧事
 
红色档案故事丨于子三运动:冲锋在黎明前夕,脚踏着血迹前进
来源: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12-21

在杭州市档案馆馆藏的大量革命历史档案中,有一系列反映解放前爆发于浙江大学的“于子三运动”的照片档案。这些照片留下了于子三烈士的身影,展现了解放前那场大规模学生运动的珍贵片段。

微信图片_20211221100807.jpg

于子三(1925-1947),原名于泽西,山东牟平人,出生于一个小学教师家庭。家乡被日军占领后,由于忍受不了当亡国奴的生活,1942年,18岁的于子三从烟台乘船到天津,又从天津偷偷坐上一列日本运兵的火车南下,经徐州、商丘,再步行到亳州、阜阳的国民党统治区,进入阜阳国立22中学习。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后,安徽也沦为敌后,于子三又开始了他第二次逃亡。他从安徽临泉出发,穿越敌占区,步行流浪几千里,奔向当时的抗战大后方重庆,又展转贵州,1944年秋考入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农艺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秋,于子三随浙大迁回到杭州。  

于子三(1925-1947),原名于泽西,山东牟平人,出生于一个小学教师家庭。家乡被日军占领后,由于忍受不了当亡国奴的生活,1942年,18岁的于子三从烟台乘船到天津,又从天津偷偷坐上一列日本运兵的火车南下,经徐州、商丘,再步行到亳州、阜阳的国民党统治区,进入阜阳国立22中学习。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后,安徽也沦为敌后,于子三又开始了他第二次逃亡。他从安徽临泉出发,穿越敌占区,步行流浪几千里,奔向当时的抗战大后方重庆,又展转贵州,1944年秋考入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农艺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秋,于子三随浙大迁回到杭州。  

在浙江大学求学期间,浙大的求是精神,民主气氛,使于子三从彷徨和思想苦闷中解脱出来。他加入了学生进步团体“新潮社”,成为该社的校内负责人。他与进步学生一起,秘密收集、学习马列著作,在思想上逐渐倾向进步势力。他积极参加一系列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运动中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民主战士,受到同学的广泛拥护。在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前夕,身为学生自治会代表会的秘书,农艺系三年级的学生于子三当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微信图片_20211221100811.jpg

▲1947年夏,于子三在浙大校园留影

当时国内形势,国民党当局对内发动内战,对外则投靠美国,出卖国家利益。广大人民在抗战结束不久,又坠入了苦难的深渊。随着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日益严重,各种民主运动此起彼伏。为了稳住后方,支撑前线,国民党当局对爱国民主运动,尤其是高涨的学生运动,开始了疯狂镇压。

浙江大学是浙江历次学生运动的中心,国民党对此尤为关注。他们在校内建立了中统特务和反动学生为骨干的势力,准备阴谋夺取本校学生自治会的权力,企图从内部破坏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而同时中共地下党也积极加强对校内进步学生的领导力度,1947年建立了浙大地下支部以及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青年社”,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之间,就浙大学生运动以及学生自治会领导权问题正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于子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他明知前方道路的艰险,但却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追求民主的重担,坚定地站在进步势力一边。当时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五月运动”正在各大城市中如火如荼地进行。于子三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下,担负起领导浙大“五月运动”的重任,成功组织领导了浙江大学、之江大学、英士大学等13所大中学校3000多人的大游行,又机智顽强地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系列合法与非法的斗争。1947年8月,于子三参加了在杭州秘密召开的全国学联(处于地下状态)会议,被确定为浙江学联联络人。同时,于子三还加入了“新民主青年社”,并被党组织指定为华家池(时为浙大农学院和一年级所在地)分社的负责人。9月以后,浙大学生自治会代表会的改选和理事会的普选工作全面展开,于子三以学生自治会主席的身份公开负责具体筹备工作,他主动与浙大地下党合作,接受党的领导,紧密团结校内各进步团体,与校内的反动势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于子三本人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但他积极向中共地下组织靠拢,中共地下支部也确定他为重点发展对象。

于子三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图谋夺取浙大学生会领导权的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忌恨。他们决定逮捕于子三,由此夺取学生自治会领导权,扼杀杭州学生运动。

1947年10月25日,于子三到清泰第二旅馆,与“新潮社”几位社友会面并商讨社务,晚上宿于延龄路的大同旅馆。中统特务认定这是共党骨干在杭州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于26日凌晨将于子三等人秘密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同学郦伯瑾,校友陈建新、黄世民。

国民党当局原想通过对于子三等人的审讯,获取浙大中共组织、新民主青年社和全国学联的情况。但于子三始终坚强不屈,他身为浙大学生会主席,新潮社负责人,明知李景先等人是共产党员,也十分清楚一些进步组织和成员的活动情况,尤其是敌人急于要破坏的当时处在地下的全国学联的情况——这几天正在上海秘密开会。但他咬紧牙关,坚持不吐一字,以自己的生命保守有关中共组织和先进社团的秘密。敌人从26日到29日始终得不到他们所要的东西,最后于10月29日下午将于子三残忍杀害。

微信图片_20211221100815.jpg

▲1947年11月16日,浙大学生在健身房为于子三举行公祭

于子三的被害,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被引爆,一场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由此爆发。10月30日,浙大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广大师生群情激愤,一致声讨国民党当局的暴行,1200多名浙大学生,以于子三巨幅遗像和“冤沉何处”的大横幅为前导,高呼“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等口号,集体前往小车桥监狱探望被囚的其他3位同学,并赶赴省保安司令部,瞻仰于子三遗容。沿途积极宣传,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

国民党当局惊慌失措,对浙大的教师学生施加了各种威胁、恐吓,但无法遏止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的发展。10月31日,浙大学生发表告同胞书,提出释放被捕同学、严惩凶手、保障人权等五项要求。11月3日浙大教师学生员工举行了建校以来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罢教、罢课、罢研、罢工,向国民党当局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浙大学生展开了一系列哀悼、公祭以及罢课、游行活动,进一步把运动推向了高潮。

微信图片_20211221100818.jpg

▲杭州市档案馆馆藏《踏着血迹前进—于子三运动纪念刊》

浙大的抗议运动还迅速波及到国内许多大中城市。1947年11月4日开始,清华、燕京、北大、南大、交通、同济、中央大学等各地学校陆续罢课抗议,声援浙大。经统计共有29个大中城市,约15万名学生先后罢课与游行示威。甚至国际学联也由布拉格发来信件,对于子三的死表示慰问和声援。国民党当局在政治舆论上陷于孤立。

11月2日,浙江大学学生投票进行学生自治会首届普选,在“以普选来纪念于故主席”的口号下,由中共地下组织进步社团所推荐的23名理事候选人全部当选,从而完全掌握了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国民党在学生中的势力败北。

斗争一共持续了4个多月,1948年3月14日,于子三的灵柩被送入凤凰山墓地安葬,“于子三运动”才基本结束。这场爱国学生民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爆发在国统区的最后一次具有全国规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的重要一环。它与第一条战线遥相呼应,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权,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谱写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光辉一页。

于子三作为浙江大学学生运动领袖,他短暂一生的历史功绩,正如浙大的学生在他的葬礼上所宣布的“我们埋葬的不光是于子三烈士,而是一颗烈性的民主炸弹,他会在领导着走向解放的斗争中炸毁那反民主的暴君”。于子三为追求民主和真理,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

微信图片_20211221100820.jpg

▲国际学联自捷克布拉格发来的慰问信

杭州市档案馆保存的相关照片档案,包括当年“于子三运动”中拍摄的历史照片21张(部分系于子三同学郦伯瑾捐献),以及解放后各界纪念于子三烈士活动的照片20余张。这些档案资料记录了于子三的生前形象,以及以于子三为代表的浙大进步师生追求民主、追求进步的斗争历史,对于研究浙江地区的革命发展历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