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武林旧事
 
老浙大文学院的院系调整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宽福  日期:2022-04-12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布局调整的迫切需要,教育部根据政务院提出的院系调整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这场关乎全局的大调整中,浙江大学作出了极具份量和意义的贡献。1949年起高等学校进行小范围院系调整,1952年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开始实施,至1953年基本完成,经过院系调整,浙大文、理、工、农、师范、法、医七个学院所涵盖的众多学科及师资像种子一样播撒至全国各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重新布局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70周年,本期我们与大家一起回顾浙大文学院在院系调整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至1948年浙江大学文学院下设中文、外文、史地、教育、哲学、人类学6个学系及中文、史地2个研究所,另设史地教育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文学院的哲学系和史地系中的历史部分暂停教学,地理组独立为地理系隶属理学院。据《1950年4月浙江大学组织系统表》,在院系调整前浙大文学院有中国文学、外国语文、教育学、人类学、哲学(暂停授课)、历史学(暂停授课)6个学系及中国文学、教育、人类学3个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654.jpg

1950年4月浙江大学组织系统表

全国院系调整明确浙江大学也不再设文学院,除少数外文系和体育、音乐教师作为工科院校公开基础课配套保留,中文、教育系及中文研究所全部转入浙江师范学院,外文系教师除部分保留在浙江大学外分别转入浙江师范学院和复旦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全部转入复旦大学。

中国文学系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655.png

中国文学系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郑奠(兼系主任)、夏承焘、胡永声、孙席珍、王西彦5名教授,陆维钊、薛声震2名副教授,张仲浦、蒋祖怡、刘操南3位讲师和王学初助教。调华东师范大学的有徐震堮教授。

外国语文学系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658.png

外国语文学系留浙大作为外文公共教研组编制的有周则孟、夏禹勋两位教授,成章、周天裕、陈楚淮三位副教授,徐济元、徐望孚、张儒秀三位讲师和李增荣助教。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方重(兼系主任,后转复旦大学)、戚叔含(后转复旦大学)、严群、德梦铁教授,李树化、鲍屡平、郑儒铖、蒋炳贤副教授, 陈士衡、叶之蓁讲师和冯昭玙助教。

教育系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701.png

教育系在院系调整中,孟宪承教授调华东师范大学,任校长。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王承绪(兼系主任)、郑宗海、陈立、俞子夷教授,赵端锳副教授,陈学恂、周淮水讲师和吕静、顾子含、董远骞助教。

人类学系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704.png

人类学系吴定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田汝康、马长寿教授和王伯扬助教全部调入复旦大学人类学系。

历史系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706.png

历史系虽暂停授课,但仍有老师留在浙大。在院系调整中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陈乐素教授,黎子耀副教授和管佩韦、倪士毅2位助教。调华东师范大学的有顾谷宜教授。调复旦大学的有谭其骧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夏鼐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调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公共科目

微信图片_20220412093708.jpg

体育、音乐等其它公共科目的教师中留浙大的有沈思岩教授(后调华东师范大学,蒋新、屠鼎锳、吾舜文、杨鸿材、王基恩副教授,杨增慧(后调华东师范大学、张重英、周定章、朱方东讲师,黄华烈、王永生助教。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舒鸿教授和胡士煊副教授。

体育、音乐等其它公共科目的教师中留浙大的有沈思岩教授(后调华东师范大学),蒋新、屠鼎锳、吾舜文、杨鸿材、王基恩副教授,杨增慧(后调华东师范大学)、张重英、周定章、朱方东讲师,黄华烈、王永生助教。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舒鸿教授和胡士煊副教授。

文学院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向浙江师范学院、复旦大学等院所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文学院除人类学系外其余各系以及体育部都有优秀教师去了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育系师资全部调入浙江师范学院。在浙江师范学院重建历史系时,召回了因1949年浙大停办历史系而去各中学自谋职业的一批骨干教师。这批文学院调整去的教师日后都成为了建设杭州大学的基本力量,1998年四校合并又回归了浙江大学,也是最大的喜事。由当时吴定良院士一手创建的国内顶尖人类学系与人类学研究所,全部调去复旦大学,另历史系的谭其骧教授和外语界德高望重的戚叔含、方重教授也最后去了复旦大学,成为复旦大学这些学科的领军人物。一部分顶尖的人才被调入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1955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除马寅初校长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外,浙江大学文学院还有孟宪承、陈立两位教授后来分别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和杭州大学校长。由此可见,在全国院系调整中浙大文学院对全国的支持与贡献也是相当卓著的。

(本文系浙大退休教师王宽福老师梳理,感谢广大校史爱好者对校史工作一贯的关心与支持)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校史寻踪|清末浙江高等学堂之学风 ​——和风篇呈吾师张阆声先生(1941年11月1日) 2024-11-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