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院长您好,欢迎回到浙江,祝贺您成为良渚博物院首位外聘院长。 徐天进:谢谢!我祖籍永康,出生在新疆,出生后一直在永康生活到小学毕业,后来又随着父母亲去了陕西,我上学在北方,做论文在北方,北大的考古工地也全在北方,现在退休了,兜兜转转又回来了,也是很意外。以前觉得自己一直没有在南方发掘过探方,有几次别的遗址发掘时来看过,还畅想过退休以后可以到南方来看看考古工地的探方什么的,但都没有想过会来良渚,从他们开始提起这个(出任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想法,我一直不敢来,心里忐忑,有很多障碍。 ◆您太谦虚了,您可是顶级的考古学家。 徐天进:毕竟良渚是世界文化遗产,起点这么高,要做点像样的事情的难度就更大,目前的展览和活动似乎也做到了都让人非常满意的程度,怎么能在这个基础上再进步一点点,这个就不太容易。当然并不是说没有空间,空间还是有,就是怎么样完成是需要思考的。 ◆最终您还是来了,应该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吧? 徐天进:一定要说原因的话,那应该是源自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在博物馆实现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借良渚这样好的平台来实现一部分。况且良渚这边有极大的优势,从开始有想法到落地的执行速度是很快的。 ◆那在您出任院长后,有什么规划? 徐天进:我觉得还是要以良渚为核心,这是核心的核心,一点都不能丢,还要强化,另外还是要不断地引进新的东西进来,要把跟良渚有关系的结合起来,做一些新的内容。 ◆您应该是有了一些什么想法了吧? 徐天进:算是有一些吧,最早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把五千年文明源头这块做得更扎实。目前是想做几个主题,具体的内容暂时留个悬念。 ◆徐院长心里有一个理想的博物馆的模样吗? 徐天进:理想的样子的话,应该是所有考古的图、照片都在那里,这个馆可以跟图书馆一样,我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去借阅,我们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教育也需要,研究也需要,社会共享也需要,文创更需要。这对公众的素质也会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那在您出任院长后,有什么规划? 徐天进:我觉得还是要以良渚为核心,这是核心的核心,一点都不能丢,还要强化,另外还是要不断地引进新的东西进来,要把跟良渚有关系的结合起来,做一些新的内容。 ◆您应该是有了一些什么想法了吧? 徐天进:算是有一些吧,最早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把五千年文明源头这块做得更扎实。目前是想做几个主题,具体的内容暂时留个悬念。 ◆徐院长心里有一个理想的博物馆的模样吗? 徐天进:理想的样子的话,应该是所有考古的图、照片都在那里,这个馆可以跟图书馆一样,我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去借阅,我们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教育也需要,研究也需要,社会共享也需要,文创更需要。这对公众的素质也会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徐院长您应该也见过我们的文创产品了,您觉得应该怎么利用好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呢? 徐天进:我们要做的文创一定是最好的产品,而不是一次性的旅游产品。当我们把观念转变之后,那么对每一款产品开发的时候就会不一样,前提是学术研究要跟上,设计制作也要跟上,两者变成一体的时候才会有质变。比如说对良渚玉琮图案的美究竟美在哪里?其实颜色本身也是一种审美的对象,所谓的鸡骨白,几千年的时间停留在器物上,给器物带来的变化,中国审美里面的古色,我们审美的对象是时间,那种旧不是旧本身,是对待时间的一种态度。 ◆徐院长,作为一个资深的考古专家,您觉得考古人跟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徐天进: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人问过,我自己的感受,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时间尺度不一样,我们可能以千年或者五百年为单位,一般人可能就是以天为单位,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不同,用千年为单位的时候,现在所有事都不是事,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给未来能够留下一点什么值得留的东西,这才是更重要的。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