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武林旧事
 
传藏录 | 抱残归书 珍贵文献——《文澜阁与四库全书》节录之四十八(一)
来源:文澜书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顾志兴  日期:2022-05-20

▲文澜阁《四库全书》原抄本书影

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浙江省教育厅主持、浙江图书馆承办的浙江文献展览会在杭州西湖孤山开幕,在“丁、藏书家遗像及其他”展室中展出了《文澜补书图》一卷、《文澜归书图》一卷、《书库抱残图》三卷,同时展出的还有《松梦寮主人著书图》等图卷,均为钱塘八千卷楼丁氏家藏之物。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704.jpg

▲浙江省文献展览会(1936.11.1)

尤其是《书库抱残图》三轴、《文澜补书图》一轴、《文澜归书图》一轴(两图合裱一轴),反映了文澜阁圮书散和抢救库书、重建故阁,库书归阁和丁氏主持的第一次补抄的全过程。这几轴图卷中,都是原作者手书装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图文形式展示这一段历史。

当时浙图有关刊物曾载文作过简略介绍。笔者在撰写有关文澜阁史事文章时曾多次寻访,也曾询及丁氏后人,答以未见,并未听长辈谈起过下落。后想起展览会的次年,即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杭州沦陷,或许此数轴图卷均已佚失。及之21世纪的某年突然接到杭州博物馆洪女士电话,告知近日馆内藏品中有我前所询及的当年展出的《书库抱残图》等图轴,即匆匆前往观赏,饱览之下,的是原物。遂建议对这一重要珍贵文献辟专室展览,馆方接受了我的建议,曾短期展出。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707.jpg

▲杭州博物馆

2017年与文澜文化公司杨绍斌先生一起又在杭州博物馆杜正贤馆长陪同下从库房调出仔细观察和欣赏了这几轴圈卷。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浙江文献展览会展出以来,中经抗日战争及“文化大革命”等,图轴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个异数,真可谓是若有神助。

由于这几卷图轴记载了文澜阁与《四库全书》在清末的一段历史,我认为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很高,甚至超过本身的艺术价值。现集中作如下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710.jpg

▲陆光祺绘制的《书库抱残图》

《书库抱残图》第一图卷:此图卷高33厘米,长140厘米。绘图者为陆光祺(掬珊),此图绘于同治三年(1864),文澜阁遗书自沪迁回杭州暂贮杭州府学尊经阁时,其先丁丙于上海遇陆光祺,因陆曾在咸丰间主司文澜阁事,且善画人物花鸟。丁丙遂请陆回杭续管暂存府学尊经阁库书,并请陆绘图纪事。陆允其所请遂绘《书库抱残图》第一图,画面主要绘孤山全景,建筑物如清行宫及文澜阁等均完好无损,当系陆光祺凭记忆绘文澜阁未遭劫难前的情景。

陆光祺绘图后并在图右题有跋语,文曰:

竹舟、松生两昆季,慕义嗜古。当辛酉避地西溪,得文澜阁藏书万余卷,皆昏夜暝搜,获诸颓顷败瓦间,其掇拾可谓勤矣。余从事阁中十余年,咸丰庚申之变,会垣惨被兵燹,而阁独存,书籍无恙。不虞辛酉之复遭蹂躏也。萍飘沪渎,得遇贤昆季于流离琐尾之余,谈次得悉阁中崖略。余惟维扬、金山各赐书,皆化云烟,即吾浙收藏家如四明之天一阁、二老阁,嘉禾之知不足斋,杭州之小山堂、绣谷亭、振绮堂俱散佚殆尽。惟此阁书经贤昆季收合余烬,虽仅十分之二,而守缺抱残,非有心人其能冒险担此耶?同治甲子春,会垣再复,重返里门,因作是图,以纪两昆季慕义之殷,不仅嗜古云尔。

同治六年(1867)莫友芝又应丁氏兄弟之请,为书篆文“书库抱残图”置于卷端,并署有“同治丁卯九秋为丁君竹舟松生昆仲作。友芝”。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933.jpg

▲莫友芝为《书库抱残图》书写篆文引首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贵州独山人。曾官翰林院庶吉士,为清末

著名书法家,目录学家。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712.jpg

▲丰子恺绘制的莫友芝画像

图后有“武昌张裕钊跋”,下钤“廉卿”朱印。张为咸丰、同治间著名书法家、古文家。题辞者有章鋆、丁寿祺、高心夔、吴昆田、陈铦等,皆手迹装裱于卷中。著名学者孙衣言时在杭州紫阳书院任教职,并为作记,孙记云:

西湖文澜阁向藏四库赐书,咸丰十年毁于粤贼。后三年,贼弃杭州去。予友钱塘丁君竹舟、松生兄弟,甫入城即购求残本,得其十之三四,移庋郡学而为图自纪其事。大帅某为之名曰《书库抱残图》。丁君复嘱予为文以纪之。予谓丁君曰:唐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以诸道兵讨贼,克复两京,再造唐室,功烈伟甚。其麾下爪牙,往往起屠沽,躐将相,天下之势一折而趋于藩镇。武夫悍卒,僩然肆于人上,以至唐亡,而其祸遂延于五代,迄宋初而后止。盖自唐之衰,人君渐不悦学,而士大夫方竞于进士浮薄之习,不复深求大道,虽以陆贽、韩愈、李翱、刘 之贤,不能少行其志。至五季之乱,则礼义廉耻荡然尽矣。此其势之所以一折而归于藩镇,而武夫悍卒之所以能祸天下也者。今日粤贼之祸,无异于安史。然自湘乡相国以文学大儒倡义乡里,而胡文忠、江忠烈、罗忠节皆一时儒者,左提右挈,卒夷大难。虽一时后先攀附,类多汗马之劳,然每克复省会,守土官即以兴学为事。天子复明下诏风厉之使,求遗书、刻经籍,与学者更始。惟杭州受祸最惨,当时所谓达官贵人,张皇戎马,日在搴旗斩级之间,而于丁君之收罗散佚,亦若有深喜焉。岂太史公所云识时务者耶!然或谓董晋、裴度辟用翰愈、于頔,以礼聘温、石二处士,未尝不崇重儒雅,卒无救于唐之衰,岂势之所趋,固不可返耶?抑虚声浮慕,彼固不足以知之耶?要以明天子在上方,以崇儒重道纲维国本,而士大夫忧危患难之余,孳孳向学如此,此国家气运之隆,所以异于唐之季世者矣,而丁君此举,又能仰维祖宗右文之泽,首为士林读书之倡,则其事尤可书也。

同治六年,岁在丁卯七月六日,瑞安孙衣言书于紫阳书院。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716.jpg

▲孙衣言画像

孙衣言在文中以唐末藩镇割据造成五代衰世,而认为应以“崇儒重道纲维国本”,进而赞扬“丁君此举”又能仰维祖宗右文之泽,首为士林读书之倡,则其事尤可书也。

此外,撰诗文者尚有章鋆等多人。

微信图片_20220520103719.jpg

▲文澜阁《四库全书》丁抄本书影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