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武林旧事
 
这位杭州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失踪者”
来源:《民国杭州文学》  作者:  日期:2022-05-20

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后,受左联、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想的影响,杭州文学界开始吸纳西方文学理论,出现了现代文学理论代表人物陈大悲。

微信图片_20220520104211.jpg

△ 陈大悲

陈大悲(1887—1944)原名陈听奕,浙江杭县人。著有论文《中国戏剧界与西洋》、《十年来中国新剧之经过》、《戏剧指导社会与社会指导戏剧》、《演剧人的责任是什么》等,或总结文明戏由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过程;或论述戏剧的教育作用、审美作用等社会功能;或提倡戏剧的民族化。其戏剧论著《爱美的戏剧》,重视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反对商业化的戏剧。《戏剧 ABC》,则介绍一般的戏剧知识,是普及现戏剧之作。(注:“爱美的”这个词脱胎于拉丁文Amator,意思即是爱美的人,法国的字意,是指爱艺术而不借以糊口的人。)

微信图片_20220520104214.jpg

△ 

△ 《戏剧ABC》

“五四”文学革命犹如汹涌澎湃的怒涛呼啸着、奔腾着冲进了小说、诗歌和散文领域,使昔日的面貌为之一变,而戏剧领域里的变革显得要迟缓一些。胡适在写了《终身大事》之后,又把精力转到了别的方面,实际上是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在这个时期里,戏剧领域最活跃的人物要算陈大悲了。也就是说,陈大悲的活动填补了现代话剧萌芽时期这段历史的空白。

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陈大悲是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正是由于他和他的伙伴们在茫昧之中开辟道路,中国话剧才得以在同旧剧所进行的斗争中,从萌芽状态逐渐成长和走向成熟。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一位奋斗者与倡导者又是实践家,人们曾把他在近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和胡适在文学上的地位相提并论,可见其贡献之大。

陈大悲是我国现代戏剧拓荒者之一。辛亥革命前后,以演“文明戏”蜚声一时。“五四”时期,他在批判旧戏和堕落的“文明戏”的同时,积极倡导“爱美剧”运动。这一时期,他的现代戏剧创作和舞台实践,在爱美剧运动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爱美的戏剧》一书。这本书1921年4 月开始在《晨报》上连载,翌年结集出版,是他为了指导当时的群众业余演剧而作,以西方戏剧著作为依据,并结合了中国实际。

微信图片_20220520104216.jpg

△ 

△ 《爱美的戏剧》书影



书中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勾画了“五四”新文化先锋们大力提倡而广大国人尚不甚了了的西方戏剧,涉及实行剧本制、设立导演(书中称“舞台监督”)、建立排练制,以及表演、化装、布景诸方面,因此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第一本入门书,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指导了业余的演出。陈大悲在《爱美的戏剧》一书中,泛论了爱美的戏剧之后,提出了爱美的剧团选择剧本的四项标准:“第一,要选值得耗费精神与物质去排演的剧本。第二,要选能够在现在这个环境里演的剧本。第三,要选能使意料中的观众了解的剧本。第四,要选演作与设备都在爱美的剧社可能性之内的剧本。”这四个条件既照顾到观众的实际需要,又考虑到爱美的剧社本身的条件,可以说是比较切合实际。陈大悲不赞成演翻译剧,而主张多创作大家都懂的剧本,这对于开展爱美的戏剧活动也是很有益的。


附记

纵观陈大悲的一生,他在话剧艺术领域是不容置疑的耕耘者,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曾在南京做官,觉得自己并非当官的料,最终赤忱之心的呐喊,让他回归话剧行业,脚踏实地奉献自己的余生……演唱《天涯歌女》的周璇,其实是陈大悲一手提拔的,他未提及,周璇也未提起。周璇认识陈大悲的时候才15岁,当时话剧播于电台,陈大悲让周播了三天,敲定她为电台的女报告员。周璇因此从电台播音迈向歌星、踏入演艺生涯,火遍了全国。抗战时期,陈大悲客死武汉,而周璇正在上海和陈云裳、李香兰大拍《万世流芳》,出尽了风头。陈大悲在中国话剧史上所做的贡献鲜为人知,人们应该怀念这位话剧史上的先驱。

相关内容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校史寻踪|清末浙江高等学堂之学风 ​——和风篇呈吾师张阆声先生(1941年11月1日) 2024-11-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