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新书 | 《杭州飞来峰摩崖萃…
精彩预告 | 宋学大讲堂 第…
书讯 |《杭州文史》第38辑
《湖山也需红诗映》一书出版发…
 
特别关注
 
细数钱塘江出海口的潮神信仰
书讯 |《杭州文史》第38辑
雷峰塔的前世
把中国画传统传承下去——访谈…
史林春秋
 
转载 | 刘进宝:《姜亮夫先生与“敦煌学”讲习班》
来源:ZJU古籍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9-24

姜亮夫先生与“敦煌学”讲习班

刘进宝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大学及研究生招生和教学逐渐走上正规,学位制度的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量很大。1982年和1983年,“新三级”大学生毕业后,留在高校和分配到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数较多。当时教学科研单位的年轻人员,主要是出生于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工农兵大学生和1982、1983年毕业的“新三级”学人,所受教育不完整。

为了快速提高现有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一些高校采取举办助教进修班的方式,提高现有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教育部和高校也通过举办讲习班的方式,着力提高某些课程的讲授水平,如教育部组织的“中共党史”讲习班、“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讲习班、“法律常识”讲习班。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革命史”讲习班、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史学概论”讲习班,还有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现代文学”讲习班、中国地理学会举办的“人文地理”讲习班等。

一、敦煌学讲习班举办的背景

 

除了为培养上课师资的讲习班外,教育部还根据学术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决定和支持举办了一些专题或专门的讲习班,其中就有委托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姜亮夫教授主持的敦煌学讲习班。

教育部决定举办敦煌学讲习班,是与当时敦煌学的发展,尤其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传言有关。实际上,在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全国历史学规划会议上,“西北史地综合考察组着重讨论了西北史地考察的重要意义。代表们说,目前国外研究我西北地区的人很多。‘敦煌学’在国外已成热门。‘敦煌在中国,研究中心在日本’,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1981年初,南开大学吴廷璆教授接受《外国史知识》专访时就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学术评判。4月8日,日本京都大学藤枝晃教授在南开大学主讲敦煌学,主持讲座的吴廷璆教授根据当时敦煌学研究的现状,为了突出藤枝晃和日本,就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5月26日,藤枝晃在西北师范学院演讲时,引用了吴廷璆在《外国史知识》上的话,因藤枝晃是用日语讲座,中文翻译,而且主要是讲日本的敦煌学研究概况,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并误传为此话就是藤枝晃所说。这就引起了中国学人的愤慨,并影响到社会各界和政府层面。

1981年8月初,邓小平在王震、王任重等同志陪同下,视察了莫高窟。在听取敦煌文物研究所段文杰的汇报后说:“敦煌是件事,还是件大事”。并嘱咐王任重负责解决敦煌文物研究所提出的问题。

邓小平视察敦煌,并将敦煌作为一件大事对待的谈话传到北京后,教育部就开始调研敦煌学研究的现状。教育部调研后,得知国内敦煌学的研究力量比较薄弱,与敦煌学研究有关的学者比较少,“估计国内有研究的学者,老中青合计约一百多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约四五十人。”研究队伍呈倒三角形,即老年学者多、中年学者次之,青年学者少。因此,培养人才就成为最急迫的重要问题了。

在教育部开始调研全国敦煌学研究现状的前后,中共中央于1981年9月17日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紧接着,国务院于1981年12月10日发布《关于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通知》,决定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李一氓同志任组长,教育部周林和出版局王子野任副组长。

教育部副部长周林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后,在教育系统成立了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由周林同志兼任主任;1982年,教育部下发了经国务院核准的《高等院校开展古籍整理研究、培养整理人才的方案》,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成立若干古籍研究中心和增设古典文献专业。在这个背景下,杭州大学于1982年9月6日向浙江省高教局提出申请,建立古籍研究所,由姜亮夫先生任所长,编制20人。于是浙江省高教局向教育部递交报告,希望由教育部批准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1983年4月2日,教育部以“(83)教高一字020”号文件,“批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十一所高校建立古籍整理研究所。”由于杭州大学不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所以教育部文件是“同意浙江省高教局报告(浙高教字(82)第226号),在杭州大学建立古籍研究所”。4月18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挂牌成立。

教育部批准杭州大学古籍所、举办讲习班

根据当时古籍整理人才青黄不接的现实,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等六校”于1983年举办“古籍整理研究、讲习班”。具体方案由各承办高校提出,“所需经费由学校编制预算,由我部专款拨给。”各校举办的讲习班专业或方向,主要是根据首席专家的专业特长,“重点是请老专家们讲授最擅长的专题课”。“参加学习的是高等院校的文科教师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研究人员,其中讲师和助理研究员以上的占三分之一。”

古籍整理的基础课程有版本学、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在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专业目录中,没有单独的“古籍整理”,只在中文学科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历史学科有“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再未细化,“历史文献学”则包含版本学、目录学、档案学、敦煌学、古文字学等。由于敦煌学和古文字学都包含在“历史文献学”中,所以就在吉林大学由于省吾教授主持古文字学培训班,在杭州大学由姜亮夫教授主持敦煌学讲习班。

二、为什么由姜亮夫教授主持敦煌学讲习班

培养人才的主体在高校,从敦煌学研究的范围及当时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还不好在哪所高校设置敦煌学的相关本科专业,虽然已经考虑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置敦煌学的专业。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很少,师资力量有限,无法满足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对敦煌学人才的急需,短期讲习班的举办是有效的办法。正如季羡林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说:“培养人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大学里设置有关敦煌、吐鲁番学的专业,招收这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一个途径。此外还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期限不同的讲习班,这也是一个的效的办法。”

教育部决定举办敦煌学讲习班,为何选定杭州的姜亮夫先生主持,而不是研究人员相对雄厚、研究人员较多的北京或甘肃?

第一、教育部在《关于发展敦煌学的建议》中说,王国维、罗振玉是敦煌学研究的第一代,向达、王重民、陈寅恪、常书鸿和姜亮夫是第二代。此时,向达、王重民和陈寅恪已去世,常书鸿长期在敦煌,此时也卸任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到北京任文化部顾问了。只有姜亮夫先生还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担任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1984年1月被国务院评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第二、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学者只有刘复、胡适、向达、王重民、于道泉、王庆菽和姜亮夫等少数学者赴英法等国阅读过敦煌文献原卷。到1982年时,健在并留在大陆的只有王庆菽和姜亮夫,王庆菽任教于长春的吉林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敦煌俗文学研究。姜亮夫任教于杭州大学,虽然擅长的是敦煌语言文字,但治学全面,在1955年就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讲述敦煌学的著作——《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并有研究敦煌历史和石窟艺术的《莫高窟年表》。杭州大学还有蒋礼鸿、郭在贻、张金泉等研究敦煌学的学者,是全国高校中敦煌学研究人员较多的重镇。

第三、姜亮夫一直关注敦煌学的发展,并勇立潮头。在敦煌学方兴未艾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发表了《敦煌经卷在中国文化学术上的价值》、《敦煌学必须容纳的一些古迹文物》。邓小平视察敦煌后,又写了《敦煌学规划私议》,文中说:听说“某领导去敦煌视察,听人说起日本谣传‘敦煌材料在敦煌,敦煌学在日本’,便立即电告北京筹备,使敦煌学有所发展。”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敦煌文献的内容外,从10个方面提出了敦煌学研究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还特别说明:“要规划某件事并私议一番,就得对这件事有个全面的认识,而不能以个人喜、怒、爱、恶为标准来衡断一切。譬如我爱好韵书历史,我便只看见韵书一端,而不承认他人的辛劳、他人的成就,这嘞那嘞批评起人来,这不仅是气量太小,而且至少也是种笑话;要是严格点说,也是种近于毁谤的作风。所以既要避免片面性,更要避免专断、专横。”

当中宣部批准由教育部协调组织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后,教育部积极筹备,决定周林顾问代表教育部在开幕式上讲话。为此,教育部高教一司于1983年7月初将周林的报告初稿寄给有关学者征求修改意见。姜亮夫先生虽然目疾严重,但坚持读完初稿,并撰写了《对教育部周林在敦煌学术会上的报告的一些补充意见》,提出了4条宝贵意见,其中之一就是人才培养:“培养人才的问题,似乎也应在大会闭幕时请领导提出来让大会商量。由部里大力扶持有培养条件的机构、大学,也可以由地方来担负一部分工作。”


在对周林的报告提出补充意见的同时,姜亮夫还提交了《敦煌学规划之一》,作为对《敦煌学规划私议》的补充,提出了建立专门研究机构、修建通往敦煌的铁路、在莫高窟附近盖“至少十幢旅游大楼”等设想。并强调说:这个设想如能 实现,“在十年后,‘敦煌学不在中国,而在日本’的耻辱才洗得清。”

可能正是由于姜先生的意见,在学会成立大会和学术讨论会期间的8月16日晚上,参加会议的杭州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院、北京师大、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院、东北师大、山东大学、中央美院、四川大学、中央民院、西北民院、西藏民院、西南师院、南开大学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代表专门座谈讨论了“敦煌、吐鲁番学”人才培养问题。其中“杭州大学张金泉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姜亮夫、蒋礼鸿先生计划在今年九月举办‘敦煌学讲习班’以及课程安排的情况”。在季羡林的大会报告中,也讲了举办讲习班的可行性,并特别说明:“杭州大学等单位已经这样做了。”

三、“敦煌学”讲习班的运作

在杭州大学同意并向浙江省高教局、教育部申请成立古籍研究所的时候,姜亮夫先生就有了举办敦煌学讲习班的设想。“一九八二年冬,姜老在有关部门的鼓舞下,创议办班,得到教育部与全国高校古籍整理规划会议的一致肯定和推举。”在姜亮夫先生提议举办敦煌学讲习班时,教育部也正在计划在有条件的高校举办古籍整理研究、讲习班,主要就是根据首席专家的专业特长。1983年4月2日,教育部委托杭州大学古籍所举办的讲习班,就是敦煌学。4月18日杭州大学古籍所成立后,立即将“敦煌学讲习班”作为所里的重点工作。1983年5月9日,就以学校的名义发出了“敦煌学讲习班”招收简章:

杭州大学

招收敦煌学讲习班学员简章

我校古籍研究所,受教育部委托,开办敦煌学讲习班。兹将招收学员条件及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开办本班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对敦煌学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从历史、语言、校勘等各方面研究敦煌经卷的能力,以期成为继承老专家的学术成果,发展敦煌学的骨干力量。

二、修业期限:1983-1984学年的第一学期,全程共一学期,修业期满后,发给结业证明书。

三、招生对象、人数和办法。

对象:各高等学校于敦煌学有基础,有志趣的讲师以上的中青年专业人员,以及学术研究机构中相应的研究人员。

人数:二十名以内。

办法:个人申请,填写报名单,经所在校、(院)教务处(或科研处)审批推荐,再交本人有关专业论文一篇,于六月十五日前寄我校古籍研究所查核。经指导教师认可后,发给报到通知书。学员按规定时间办理报到手续。

四、收费标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学员每人收费贰百元。

五、指导教师:姜亮夫教授。

六、开设课程:

1.敦煌经卷综述。2.敦煌经卷研究。3.敦煌艺术概论。

4.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5.业务实践。

以上课程,除指导教师讲授外,将聘请国内知名学者讲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张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类别与特点 2024-10-08
访谈 | 浙江大学孙竞昊教授——假如再读一次博士生 2024-07-08
包伟民:史学从业简述 2024-06-06
追求开放与有公信力的史学研究境界——陈红民教授访谈录 2024-05-13
文人视点|龚延明:我的宋代官制与中国科举研究 2024-04-3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