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史林春秋
 
钱教授答大学生公众史学问(一)
来源: 公众史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8-10-22


本学期给二个班的大学生开“史学概论”,一个班的大学生开“公众史学”课。前者是人文教育专业与历史教育专业,后者是面向全校的通识选修课。我的“史学概论”,糅合了公众史学与传统的史学概论,前半的主题是谈历史记录,后半的主题是谈历史研究。照例建立三个微信班级群,用于教学管理之用。本学期的一个全新做法是,每周上课前,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发在微信群中,公开征集问题,上传微信群中。

从实践来看,人文教育(历史方向)班效果最好,每周提出一大堆问题。因为学生的问题明确,我本学期的教学风格也有所改变,直接以回答学生的提问为主,真正实现了多年提倡的课堂教学“问题+话题”模式。此前的提问,不是建立在课前阅读材料基础上,多是课堂上临时提出的,层次过低。从实践效果来看,学习目标更为明确了,老师有的放夭地讲,学生的收获也大。也就是说,传统那种老师设定教学目标模式,从学生角度来看,不免大而无当,缺乏细分度与精确度。当然,这样的教育,不免碎片化。老师还得补充作些系统梳理。两者结合,更为理想。

人文教育(历史方向)试验成功,也许与她们是三年级有一定关系。不过,多年来的人文教育(历史方向)一直是我们历史系老师印象最好的班级,主体人员是浙江籍学生,且女生多,学习态度好,做事认真。现将她们的问题,我的简略回答,分期刊登出来,供大家分享。

  

学生问:公众史学强调个人的作用,要求以个人为中心来研究历史。这就会使得历史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一方面他可以丰富历史研究方面的思维,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但另一方面,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如何去评判某种方法是好是坏,如何选择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去看待历史。长此以往,是否会影响到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答:历史记录与历史研究,是两个层面。个人史书写,属历史记录层面。个人人,必定有个人偏见,这十分正常。再加工的研究,结合众人的偏见,会形成相当全面的全见,这就是所谓的客观。历史记录的立场与历史研究的立场,并不矛盾。

 

学生问:看了您发的几篇文章,里面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人人书写历史”,但是现实条件似乎不太允许。比如说,文章里面提到的可以号召有文化的老人也参与进来,那么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应该怎么办,我有想过可以通过口述史的形式解决,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这一类老人大多不会说普通话,只能由懂当地方言的学者研究,如果将其转化为文字稿,会容易存在错意的问题。那么对于社会中的难以参与到个人史书写的群体应该如何助力?另外,上节课您提到微博、微信、QQ动态等都属于公众史学中个人历史记录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自此作为研究公众史学的依据不太恰当。这些平台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没有权威的主导性。这样也对收集公众史学研究材料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在网上看了您2017年3月发表在《社会科学报》的《公众史学:从根本上解决史学的应用问题》这篇文章,综合网上的很多信息还有文章,公众史学作为与传统史学相较而言,普及面更广,主题更丰富的学术类别,研究确实有很多的好处,但是相对于传统史学而言,公众史学的材料收集、真假的判别、筛选等问题更大,困难更多,这些应该如何解决?

答:会写的写,会说的说,各有不同的要求。方言,不影响转录成文字稿。录音保留方言,转录稿以通过的文字本出现,可为更多的人使用。网络材料,更有动态性与不严谨性,是第一手材料。需要经过历史记录系统的梳理初加工。筛选,取决于作者的眼光与要求。考订,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功夫,不必担心有差错。

 

学生问:1.当个人传记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时,怎样理解个人史和社会主流历史的关系?2.自传就完全等同于个人史吗?

答:个人史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历史记录,范围更大,自传的面小些,重点会放在自我经历,当然也会涉及其他方面。

   

学生问:请问公众史学的勃发是否会削弱史学的研究价值,当历史成为平民都可以涉足的大众玩意后,专门研究历史是否还具有所谓明智的意义?

答:专业研究是深加工,仍然有明智意义。

640.webp.jpg

学生问:想问一下老师,在“人人都可写史”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保证公众史学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深入揭示历史本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但是大部分专业历史研究者将获得学术内部认同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追求,对于史学大众化缺乏热情,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答:一时无解,逐步推广,培养新手。

    

学生问:人人都能参与历史,都能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作为普通民众如何正确参与其中?我们又该怎样对这些公众史学领域的作品进行取舍,如何利用好公众史学中广泛出现的个人作品?怎样发挥学界与民众的共同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

答:写下来,且保证真实书写,最为重要。取舍,取决于使用的目标。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各司其职,大众记录历史,学者研究历史。前者是初加工,后者是深加工。

 

学生问:公众史学中普通民众的个人史(包括文本、影像等)是否需要像传统史学中的精英史一样交流推广普及,被大众了解熟知?民众书写的历史往往杂而乱,而且缺乏名人效应,要如何交流推广

答:不必,不同类型的作品,传播空间的大小要求是不同的。数据库建设,可以解决这个传播问题。

640.webp (1).jpg

学生问:1.个人史是一种个人色彩强烈的史学,在阅读自传材料个人史学材料时怎样去选择应该相信和运用的材料?2.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人生大事,很多人的生活是平淡如水的(包括我)。怎样去书写可以避免个人事件的枯燥乏味,以及可以向专业化靠近

答:消费性阅读与研究性阅读,规则不同。前者相信即可,后者要有限存疑,且要求论证,仅有怀疑是不够的。人人都有人生大事,只是衡量的标准不同而已。历史书写,有一个空间大小,衡量标准不同而已,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影响某个空间发展格局的事,就是大事。选择影响个人发展路径的事,就是大事。将其间发生的曲曲折折过程写出来,就会生动,就会感人。写真实的事,就是专业的。

 

学生问:老师一直强调书写者是大部分人,那么会出现大量的材料,材料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无用的,那针对这部分材料是直接舍弃还是继续保存呢?如果保存的话由谁保存呢?

答:个人史本身就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别人如何使用,何时使用,使用到什么程度,不影响其独立的价值。这是自身价值与别人使用价值的区别。当然由个人、家族保存,更为理想的是公共图书馆或档案馆保存,保存时间更为悠久。

640.webp (2).jpg

学生问:个人史的撰写大多都是由普普通通的个人完成的,大部分书写的内容都是几乎相同且是平常事,很难有可以供专业史学研究的点,那么在人人参与书写带来了大量的个人史的情况下,如何从中找到专业史学研究的方向并且在历史专业研究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完成大量的工作量呢?

答:大数据库建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问:平民的文化水平、素养以及对自身经历和社会现象的看法都是参差不齐的,首先未必能对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大多数人就是平平淡淡的一生,虽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大多群众的经历是类似的,真正被人记住和研究的是杰出的精英或者是已经由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那么其余平民的传记价值是否就只能局限于记录回忆时的自我发泄与放松呢?

答:小空间使用,也可能成为大空间的个案研究对象。

 

学生问:我想问一下,我们作为一本大学大三的学生,可以说是文化素养比较好的人群。但我们经过阅读一系列的相关文章,对公共史学和公众史学都不能有精准的把握。那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的中国,“公众史学”这个概念应该如何让民众理解,在民众中传播

答:公众史学是人人的史学。

 

学生问:公共史学是一门系统的学问,但是公共史学材料的汇编从一开始却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人人都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但并不是人人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写作素养的。历史材料的选择和汇编仍然需要专业的史学研究者,他们的工程量不是更大了吗?

答:是的,但是好事,选择余地更大了。

 

学生问:个人史书写总存在一些隐私问题,真正想被保密的部分难以被公开,可我们推崇公众史学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在平实的个人故事中折射出大时代的历史印记。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被记录下来的部分不完整个人史又是否真的可以体现社会变迁

答:两个版本来处理。完全可以。

 

 学生问:请问老师,当公众史学由“小众”发展成为“大众”,传统历史研究中对“君史”的研究的意义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其次,由于公众史学人人参与书写历史,那么对于一些社会下层的非知识分子阶层的人民激发其自述历史的积极性,从而使个人史的书写范围涵盖社会各个阶层?个人史由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书写,那么学者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收集到的方式更好更快的成系统成体系地进行研究?

答:公开出版与收藏,建立大数据库,方便检索。

 

学生问:公众史学是在借鉴美国公共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的公共史学是指在公共领域应用的实用史学。中国的公众史学是人人参与历史,人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使中国历史学社会化。人人参与书写历史会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历史学社会化后,同时也会存在历史的真实性难以辨别的问题,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这会不会变成一个更繁琐、更难研究的领域?历史学社会化后会不会对于历史学的研究应用产生更多问题?

答:材料越多,互证机会越多。问题更多,水平更高。

 

学生问:在公共史学研究中,历史书写是基础的,当人人都可以书写历史时,如何面对史料的极大丰富?就像老师写的文章,理想情况下最后可以成为总体史、国家史,但是否缺乏可操作性?最后研究者成为了整理资料的打杂员。历史书写的最终也要归于历史研究,大多平淡的个人史或许可以作为历史的佐证,但很难产生新观点

答:大数据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材料越多,灵感越多。个人史不是平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十分生动的活人经历的经验与思想。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中古史纪念|田余庆先生的“治学段子” 2024-12-20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唐五代江南史研究的广阔天地——张剑光教授访谈录 2024-11-26
学缘中的恩情与亲情——深切缅怀恩师金普森先生 2024-11-22
张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类别与特点 2024-10-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