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清末民初杭州灵隐寺大殿的复建
上泗山歌
史林春秋
 
龙协涛:文科论文写作中的“要”与“不要”
来源: 世界古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龙协涛  日期:2020-10-13
龙协涛,曾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教授、编审。

本文来源:《中国研究生》2003年第2期



论文写作对于正在读研究生的同学们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已故的王瑶先生经常给他的学生和同事们强调的做学问,要用“写”来带动一切。用“写”来带动科研,这个路子是肯定对的。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论文呢,这个问题不好讲。“鸳鸯绣成凭人看,不把金针度于人。”即使不那么自私,金针如何度人却也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沧浪诗话》这么说过:见过于师,方可传授,见不如于师,减师半德。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学生的长处,研究生做论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和超越的过程,学生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论文要勇于创新,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就如行规一样,不守行规,难以登堂人室;拘泥传统,又会固步自封,亳无建树,这二者是不矛盾的。

 

研究生经常碰到的论文写作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学期、学年论文,这些作为一个阶段学习作业的论文,还有发表在学术报刊上的论文,这一类,这一类论文大约在1万字左右。另一是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以前一般要求在13万字到17万字之间,现在不做硬性规定了。一味地要求字数有些机械,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求质不求量。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规定博士论文30万字,中文系去年有一位博士生的论文长达45万字,其中都有优秀的论文,而在西方某些国家,博士论文两万字也可以。写论文应该就如女孩子拧辫子,能拧多少就拧多少。张五常认为学位论文可写也可不写,就某些问题谈论一番显示出你的水平就可以毕业。当然这种形式有些不现实,但是现在要求博士生毕业前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也有不尽人情的地方。

 

当学生时读到鲁迅先生的一种说法,至今印象深刻。鲁迅说他写小说不是因为先看了什么小说作法。写作没有不二法门,因为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论文写作也是。我对创作过程缺乏研究,我的兴趣在于作品产生之后的传播过程中。如果我空洞地讲论文的一般规范,比如一定要创新啊,语言要通畅啊,现在对于你们就没有多大作用。做了这么多年的编辑,看的论文也很不少了,我就从编辑角度讲讲,写论文应该避免什么,或许会有些意义。应该怎样写难以说清,不要怎样写,可以结合自己审读论文的经验来谈体会。归纳一下,就是:

 

写论文的四个“不要”

 

对于论文的要求,编辑和学者有一致的地方,比如论文要做到严谨扎实等等。但是编辑考虑更多的是论文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反响方面的问题。比如1998年全国不少地方发生大洪水,我校城市与环境学系有一位老师写了一篇论文,主题是从全国洪水看我国长江领域的生态安全。有些学术刊物就把这篇论文给退了,作者自已也觉得不太成熟。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于是刊发出来,后来《新华文摘》转载了,并上了封面目录。刊物评奖要看社会影响的,能被《新华文摘》转载就说明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如果你能被《新华文摘》转载几篇文章,评副教授就没有问题了。我觉得同学们写作论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四个不要:

 

一、不要寄希望自己的论文填补了某某空白。

 

在学报工作,在接到论文的同时,往往还会接到作者附的信,这很好,不过不少人在信中自言自己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某某空白,这就很不好。不要轻易地说自己填补了某某空白,只可说这方面的问题较少人关注,相关的材料不多。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世上已经没有人没有设想研究过的问题。”不要动不动就讲学术处女地,名不副实只会让编辑和读者不悦。

 

二、不要着眼于自己完全解决了某个分歧。

 

风凰卫视台有一个阮次山的节目,他说世事风云变幻,“谁能说清楚,讲明白”,意思好像是他能做到,其实他也做不到。走出迷茫是很难的。比如苏共亡党这个历史事件,具体的原因至今也是见仁见智。某某某确证、确考、定评之类的题目虽然很有个性,但是的确要不得。历史的长河是无限的,学术也在永远向前发展,学术历史的发展不可能就在你我这里划上一个句号。况且论文中所用的很多材料都是靠不住的,靠一两个例子来确论一个问题不如儿戏。屈原自杀的原因有6种说法,三国演义的主题有15种之多,对于一句诗的解释可众说纷纭。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分歧?对分歧的原因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三、不要刻意追求创新。

 

学术研究追求创新是对的,但是不能刻意苛求。学术上的问题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好多问题都是接着讲,因为不可能全部都推翻重来。比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是有大师之谓也”,就借鉴了《孟子》中“夫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所谓也”的句式。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的写法也借鉴了冯友兰所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文。由此可见借鉴前人和继承传统是很有必要的。批评学术抄装非常正确,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青年学者往往从模仿起步。有些成果拿出来的确是最新的,但是却是国外别人的成果,这就很可耻,这就是刻意追求创新的悲剧。

 

四、不要热衷于倡导某些新体系、新名词。

 

(一)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1.泛论;2.探讨、商榷类;3.比较;4.介绍国外某一思潮;5.综述、概述某一问题,或者叫扫描某一人或者流派的思想;6.考证;7.新发现史料。

 

做论文不外乎探计问题,或者赞同、或者反对。或者提出新见解。但是整理资料和发现资料也非常重要。有些人瞧不起综述,但是做得好的综述也很有价值。另外就是发现新的史料,新史料发现的重要性不亚于发现一颗新的星球。像北大中文系的裘锡圭老师发现一个字,孙玉石老师发现几篇鲁迅的佚文,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某一学科发展相当长的时期,发现一个新的史料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机遇,还需要发现者各方面的学术素养,具有敏锐的头脑和皓首穷经的工夫。写好论文也需要各方面的工夫,论文要写好,其他小文章也要能写好。王力先生有《龙虫并雕集》,龙虫并雕,这就是大家风范。能把文章写短也很难。

 

写好论文要有提问题的勇气。理论形成的原动力是提问。史料就如法庭上的证人,要想让这个证人开口说话就必须提问题。论文的题目一定要提出问题,仅仅划定自己研究的范围是不行的。比如“鲁迅小说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就不好,另外也不能仅用专业中的一个概念作为题目,如“小说的典型性"这样的题目也不好。题目一定要明确,不要模糊,如“接受中的艺术真实"这样写就不如“从接受看艺术真实”更明确。顺便看看某本学报中的一篇论文的题目——《苏轼思想与宋词发微》,这样写就好像苏轼不写词,不是一个宋代人一样。

 

题目应该紧凑明确,也应通畅。如《论古优心理角色》,就应把“古优”写清楚,写作“古代优伶“或者“古代俳优”比较好。像“从某某作品看某某风格的形成”这样的题目就很好,具体而系统,像《意象说: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诗学理论》,不管它所论是否正确,这样明确提出问题、表明观点的题目就是比较好。

 

(二)论文写作的体例和格式

 

现在不少同学的论文并不严格符合论文要求的体例和格式,这会妨碍论文的尽快发表、耽误了科研成果彼专业领域接受的时间。论文的格式要求非常严格,这需要认真地学习,大家可以参照新闻出版署的规定,也可以参考一些学报的要求。

 

我具体谈一些细节 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论文的摘要与提要不一样。摘要是要写出自己最新锐的观点,不需要概括叙述,可以单刀直人,托出自已独特的观点。在摘要中不要出现“本文”等字样,评价性的语言也不能要,那样摘要就成了评论,摘要就是把自己的观点最干净地放在那里。

 

注释和参考文献要分开,注是进一步解释。未看的书不能列人注释中。引用同一本书的内容要使用同一个序号。在参考文献中,出版社的地点也要写清楚,大学出版社也要写清楚出版社的所在地。写论文要注意使用第一手的材料,汇编书不是第一手的材料。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读什么书 如何读书”来夏新:书卷多情似故人 2024-04-03
观像|邓小南:“山水”之间“阅读”天下 2024-03-14
荣新江:去邓广铭先生家拜年的往事 2024-03-13
吴宗国先生纪念专栏|邓小南:​忆念吴宗国老师 2024-02-02
戴逸 | 治史入门:我的学术生涯 2024-01-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